棉花纤维发育相关的GhFSN1基因鉴定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4805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4 05: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棉花纤维发育相关的GhFSN1基因鉴定及应用。棉花GhFSN1基因序列全长2130bp,如SEQ.ID.No.2所示。该基因的mRNA在棉纤维细胞次生发育时期中特异性大量积累,表明它是纤维次生壁发育相关的特异性基因。GhFSN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在棉花中过量表达GhFSN1基因导致棉纤维细胞次生壁增厚,纤维素含量增加,但成熟纤维长度有所变短。GhFSN1蛋白能够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结合到下游靶基因启动子上,调控其表达,影响棉纤维细胞次生壁生物合成。上述表明GhFSN1作为转录激活因子在棉纤维细胞次生壁发育中发挥作用,调控棉纤维强度及长度等品质性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棉花基因。具体是一个棉纤维次生壁特异表达的NAC转录因子基因GhFSN1(Fiber Secondary cell wall-related NAC transcription factor)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技术介绍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与我国2亿农民的收入和1900万纺织工人的就业息息相关。随着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纺织工业及其相关产业对棉纤维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我国皮棉总产世界第一,单产也居五大产棉国首位,但我国棉花纤维品质较差,不能用作一些高附加值高质量纺织产品的生产原料。因此,我国每年需进口优质皮棉100多万吨,造成国产原棉积压。棉纤维品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棉花遗传改良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棉花纤维的产量和品质。棉纤维的产量和品质不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基因特别是纤维特异表达基因的调控。目前,国内外除了利用常规育种手段外,还逐步运用遗传工程对棉纤维品质进行遗传改良。将优良的农艺性状,特别是纤维品质相关的优良性状引入棉花主栽品种,不仅可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减轻对环境的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棉花GhFSN1基因,其特征在于,序列如SEQ.ID.No.2所示,包含5’‑上游区、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5’‑上游区为第1–784bp,第一内含子为第969‑1034bp,长66bp,第二内含子为第1304‑1431bp,长128bp。

【技术特征摘要】
1.棉花GhFSN1基因,其特征在于,序列如SEQ.ID.No.2所示,包含5’-上游区、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5’-上游区为第1–784bp,第一内含子为第969-1034bp,长66bp,第二内含子为第1304-1431bp,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宝张杰黄耿青邹丹鄢静秋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