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后视镜保护膜或侧窗玻璃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06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后视镜保护膜或侧窗玻璃保护膜,包括保护层、与保护层下表面贴合的粘贴胶层、与粘贴胶层下表面贴合的底面隔离层;所述保护层为钢化玻璃层;所述钢化玻璃层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纳米涂层,所述纳米涂层为疏油疏水材料层,用于防水防雾防油污;所述纳米涂层、钢化玻璃层、粘贴胶层均设置为适配车辆后视镜玻璃的形状或均设置为适配车辆侧窗玻璃的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车辆的后视镜或侧窗玻璃上的保护膜既强度高,防止刮花,在雨雾天行车又不会粘附水珠,避免了遮挡后方及侧方视线而影响驾驶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后视镜保护膜或侧窗玻璃保护膜
本技术涉及汽车玻璃保护膜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后视镜保护膜或侧窗玻璃保护膜。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人们日程生活、工作的代步工具,方便人们的出行。为了保护车辆上的玻璃,如后视镜、侧窗上的玻璃等,往往在后视镜、侧窗上采用贴膜的方式对其上的玻璃进行保护。但是,现有技术中,汽车玻璃的贴膜一般采用PET材质,容易刮花,不耐划,同时,该类贴膜在雨雾天气行车时后视镜及侧窗的贴膜表面会粘附水珠,导致视线模糊不清,严重影响驾驶安全。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后视镜保护膜或侧窗玻璃保护膜,旨在使得车辆的后视镜或侧窗玻璃上的保护膜既强度高,防止刮花,在雨雾天行车又不会粘附水珠,避免了遮挡后方及侧方视线而影响驾驶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后视镜保护膜或侧窗玻璃保护膜,包括保护层、与保护层下表面贴合的粘贴胶层、与粘贴胶层下表面贴合的底面隔离层;其中,所述保护层为钢化玻璃层;所述钢化玻璃层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纳米涂层,所述纳米涂层为疏油疏水材料层,用于防水防雾防油污;所述纳米涂层、钢化玻璃层、粘贴胶层均设置为适配车辆后视镜玻璃的形状或均设置为适配车辆侧窗玻璃的形状。其中,所述纳米涂层包含有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其中,所述粘贴胶层为防水耐高温胶层。其中,所述钢化玻璃层的边缘设置为2.5D弧度。其中,所述纳米涂层喷涂设置于钢化玻璃层的上表面。其中,所述底面隔离层设置为PET膜层。本技术的车辆后视镜保护膜或侧窗玻璃保护膜,通过依次设置保护层、粘贴胶层及底面隔离层;其中保护层为钢化玻璃层;钢化玻璃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疏油疏水功能的纳米涂层;纳米涂层、钢化玻璃层、粘贴胶层均设置为适配车辆后视镜玻璃的形状或均设置为适配车辆侧窗玻璃的形状。这样,当本技术的保护膜贴设于车辆的后视镜或侧窗时,由于保护层采用钢化玻璃,则具有非常好的耐磨性能,防止刮花,同时,由于钢化玻璃层外设置有疏油疏水功能的纳米涂层,则即使车辆在下雨或者有雾的天气行车,水珠也不会粘附在车辆的后视镜或侧窗的保护膜上,保证了在下雨及有雾天气时的后视镜及侧窗的驾驶视线清晰,保障驾驶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车辆后视镜保护膜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车辆侧窗玻璃保护膜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a-后视镜保护膜,100b-侧窗玻璃保护膜,10-保护层,10a-钢化玻璃层,20-粘贴胶层,30-底面隔离层,40-纳米涂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请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辆后视镜保护膜100a或侧窗玻璃保护膜100b,包括保护层10、与保护层10下表面贴合的粘贴胶层20、与粘贴胶层20下表面贴合的底面隔离层30;使用时,将底面隔离层30与粘贴胶层20分离,然后将后视镜保护膜100a的粘贴胶层20的下表面粘贴至车辆的后视镜的玻璃上或者将侧窗玻璃保护膜100b的粘贴胶层20的下表面粘贴至侧窗玻璃上即可。底面隔离层30在本技术的保护膜100a、100b使用之前如运输过程中起保护作用。粘贴胶层20的材料可以采用AB胶。本技术的保护层10为钢化玻璃层10a;钢化玻璃层10a相对于现有技术的PET膜层具有高强度的耐磨性能,防止被刮花及划伤,延长了本产品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钢化玻璃层10a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纳米涂层40,所述纳米涂层40为疏油疏水材料层,用于防水防雾防油污。所述纳米涂层40、钢化玻璃层10a、粘贴胶层20均设置为适配车辆后视镜玻璃的形状或均设置为适配车辆侧窗玻璃的形状。即本技术的保护膜用于安装在车辆的后视镜玻璃上时,纳米涂层40、钢化玻璃层10a、粘贴胶层20均设置为适配车辆后视镜玻璃的形状;本技术的保护膜用于安装在车辆的侧窗玻璃上时,纳米涂层40、钢化玻璃层10a、粘贴胶层20均设置为适配车辆侧窗玻璃的形状。本技术的具有疏油疏水功能的纳米涂层40上喷洒水滴或油滴时,由于材料的特性,水滴或油滴不会粘附在纳米涂层40上而会被冲走掉落,这样在下雨、下雪、或有雾的天气形式车辆时,从空中落在车辆的后视镜或侧窗玻璃上水滴会自动沿着保护膜100a、100b的纳米涂层40表面向下掉落,而保持后视镜或侧窗玻璃的清晰度,同时配合车辆雨刷对前窗玻璃的清理,给驾驶人员提供前方、后方和侧方的全方位的清晰视野,从而保障在下雨有雾等恶劣环境下的驾驶安全。优选地,本技术的纳米涂层40包含有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是经过改性后形成的疏水性结构,采用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作为纳米涂层40的成分,使得纳米涂层40既具有疏水的效果,又具有耐磨性。本技术的纳米涂层40喷涂设置于钢化玻璃层10a的上表面,即采用喷涂工艺将纳米涂层40覆盖于钢化玻璃层10a的表面,便于本技术保护膜100a、100b的加工。优选地,本技术的粘贴胶层20为防水耐高温胶层,这样,粘贴胶层20为能耐高温和防水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视镜保护膜或侧窗玻璃保护膜,包括保护层、与保护层下表面贴合的粘贴胶层、与粘贴胶层下表面贴合的底面隔离层;/n其特征在于,/n所述保护层为钢化玻璃层;/n所述钢化玻璃层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纳米涂层,所述纳米涂层为疏油疏水材料层,用于防水防雾防油污;/n所述纳米涂层、钢化玻璃层、粘贴胶层均设置为适配车辆后视镜玻璃的形状或均设置为适配车辆侧窗玻璃的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视镜保护膜或侧窗玻璃保护膜,包括保护层、与保护层下表面贴合的粘贴胶层、与粘贴胶层下表面贴合的底面隔离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层为钢化玻璃层;
所述钢化玻璃层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纳米涂层,所述纳米涂层为疏油疏水材料层,用于防水防雾防油污;
所述纳米涂层、钢化玻璃层、粘贴胶层均设置为适配车辆后视镜玻璃的形状或均设置为适配车辆侧窗玻璃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视镜保护膜或侧窗玻璃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涂层包含有疏水性纳米二氧化硅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辉胡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盾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