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507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膜,包括依次设置的成品离型膜、硅胶保护膜、第一单面胶、石墨片、双面胶、导电胶带、第二单面胶、第三单面胶;导电胶带与第一单面胶与导电胶带的形状大小相同,石墨片在所述导电胶带上的投影落在所述被裁切过后的导电胶带内。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使多层膜的生产一体化,自动化一次性完成,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膜
本技术涉及导电膜领域,具体指一种多层膜。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中对电子设备的需求不断扩大,电子设备上所使用的导电材料需要不断地通过石墨等材料来散热,在导电材料的加工过程中,由于技术上的一些缺陷一直没有办法和石墨结合在一起制作加工,导致电子设备在组装过程中很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膜,使多层膜的生产一体化,自动化一次性完成,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膜,包括依次设置的成品离型膜、硅胶保护膜、第一单面胶、石墨片、双面胶、导电胶带、第二单面胶、第三单面胶;导电胶带与第一单面胶与导电胶带的形状大小相同,石墨片在所述导电胶带上的投影落在被裁切过后的导电胶带内。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成品离型膜上设置有一无胶区,所述硅胶保护膜不与所述无胶区接触;所述成品离型膜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小孔;所述第一单面胶、石墨片、双面胶、导电胶带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孔洞区、第二孔洞区、第三孔洞区、第四孔洞区,所述第一孔洞区、第二孔洞区、第三孔洞区、第四孔洞区依次与所述无胶区贴合,所述第一孔洞区、第二孔洞区、第三孔洞区、第四孔洞区均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小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小孔。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面胶为一条状单面胶,所述条状单面胶贴合设置于所述导电胶带靠近所述无胶区的一侧;所述第三单面胶具体为透明单面胶,所述透明单面胶也为条状。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胶带具体为铜箔导电面。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单面胶具体为黑色单面胶;所述第二单面胶具体为黑色条状单面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膜,通过减小石墨片的面积来避免石墨片被暴露,同时这种完整的多层膜结构能够直接被使用,无需再进行零件整合等加工步骤,使用简便,有利于减少下游使用步骤,为接下来的使用工序节约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多层膜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多层膜的结构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多层膜的结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多层膜,参考图2至3,包括依次设置的成品离型膜101、硅胶保护膜102、第一单面胶103、石墨片104、双面胶105、导电胶带106、第二单面胶107、第三单面胶108;导电胶带106与第一单面胶103与导电胶带106的形状大小相同,石墨片104在所述导电胶带106上的投影落在所述被裁切过后的导电胶带106内。为了使成品离型,101便于撕离硅胶保护膜102,所述成品离型膜101上设置有一无胶区,所述硅胶保护膜102不与所述无胶区接触;所述成品离型膜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小孔;所述第一单面胶103、石墨片104、双面胶105、导电胶带106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孔洞区、第二孔洞区、第三孔洞区、第四孔洞区,所述第一孔洞区、第二孔洞区、第三孔洞区、第四孔洞区依次与所述无胶区贴合,所述第一孔洞区、第二孔洞区、第三孔洞区、第四孔洞区均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小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小孔。所述第二单面胶107为一条状单面胶,所述条状单面胶贴合设置于所述导电胶带106靠近所述无胶区的一侧;所述第三单面胶108具体为透明单面胶,所述透明单面胶也为条状。所述导电胶带106具体为铜箔导电面。第一单面胶103具体为黑色单面胶;所述第二单面胶107具体为黑色条状单面胶。下面介绍制作上述多层膜的一种多层膜制作工艺,依次设置有第一加工工位11、第二加工工位12、第三加工工位13、第四加工工位14、第五加工工位15、第六加工工位16、第七加工工位17、第八加工工位18、第九加工工位19;参考图1,包括以下步骤:一、取成品离型膜101及一带有自带第一离型膜的硅胶保护膜102输送至第一加工工位11并被裁切成一定形状,所述成品离型膜101位于所述硅胶保护膜102的下方,具体来说,所述成品离型膜101经由第一进料工位21进入所述第一加工工位11,所述硅胶保护膜102经由所述第二进料工位22进入所述第一加工工位11。所述第三离型膜由第四进料工位24输入经由第二运送装置52被输送至第三加工工位13,石墨片104由第五进料工位25输入至第三加工工位13。所述硅胶保护膜102传输至第一排废工位31时,所述第一离型膜由第一排废工位31排出,成品离型膜101及不带有所述第一离型膜的硅胶保护膜102经由第一运送装置51传输至第二加工工位12;二、自带第二离型膜的第一单面胶103由第三进料工位23被输送至所述第二加工工位12并被裁切成一定形状,且所述第一单面胶103与所述硅胶保护膜102背向所述成品离型膜101的一面贴合;所述第一单面胶103与硅胶保护膜102依次经由第二运送装置52及第三加工工位13被输送至第四加工工位14;三、第三离型膜与石墨片104被输送至第三加工工位13并相互贴合,所述石墨片104在第三加工工位13被裁切成一定形状,所述石墨片104被裁切过后的废料经由第三加工工位13被排出;第三离型膜与被裁切过后的石墨片104被输送至第四加工工位14;四、自带第四离型膜的双面胶105由第六进料工位26进入,经由第二排废工位32排出第四离型膜后被输送至第四加工工位14,所述石墨片104背向所述第三离型膜的一面与所述双面胶105贴合并一起被输送至第三排废工位33,所述第三离型膜经由第三排废工位33被排出;所述石墨片104与双面胶105被输送至第五加工工位15;五、所述第一单面胶103与硅胶保护膜102由第四加工工位14经由第四排废工位34被输送至第五加工工位15,所述第一单面胶103被裁切后的废料经由第四排废工位34被排出;所述第一单面胶103及硅胶保护膜102在第五加工工位15与石墨片104及双面胶105贴合;所述双面胶105、石墨片104、第一单面胶103与硅胶保护膜102依次贴合在一起并一起被输送至第六加工工位16;六、导电胶带106由第七进料工位27输入并被输送至第六加工工位16并被裁切成一定形状并与所述双面胶105背向所述石墨片104的一面贴合;所述导电胶带106被裁切后的废料被排出;所述导电胶带106、双面胶105、石墨片104、第一单面胶103与硅胶保护膜102一起被输送至第七加工工位17;七、自带第五离型膜的第二单面胶107从第八进料工位28输入后所述第五离型膜同时从第八进料工位28排出,进入第七加工工位17并被裁切;所述第二单面胶107被裁切的废料通过第七加工工位17排出;被裁切后的第二单面胶107经由第三运送装置53再次进入第七加工工位17;八、自带第六离型膜的第三单面胶108从第九进料工位29输入后所述第六离型膜同时从第九进料工位29排出,进入第九加工工位19并被裁切,所述第三单面胶108被裁切后的废料随被裁切后的第三单面胶108从第九加工工位19被传输至第八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成品离型膜、硅胶保护膜、第一单面胶、石墨片、双面胶、导电胶带、第二单面胶、第三单面胶;导电胶带与第一单面胶与导电胶带的形状大小相同,石墨片在所述导电胶带上的投影落在被裁切过后的导电胶带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成品离型膜、硅胶保护膜、第一单面胶、石墨片、双面胶、导电胶带、第二单面胶、第三单面胶;导电胶带与第一单面胶与导电胶带的形状大小相同,石墨片在所述导电胶带上的投影落在被裁切过后的导电胶带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离型膜上设置有一无胶区,所述硅胶保护膜不与所述无胶区接触;所述成品离型膜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小孔;所述第一单面胶、石墨片、双面胶、导电胶带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孔洞区、第二孔洞区、第三孔洞区、第四孔洞区,所述第一孔洞区、第二孔洞区、第三孔洞区、第四孔洞区依次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霖斌张茂槐许炳跃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美塑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