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缓震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934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凑型缓震滑板车,涉及滑板车领域。紧凑型缓震滑板车包括前车架、后梁体、踏板以及后轮,踏板向后悬伸出后梁体的尾部,后轮转动安装在踏板的后端,踏板的前部与后梁体铰接,且铰接轴线沿滑板车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后梁体的尾部与踏板之间还设有用于缓冲踏板相对后梁体转动的避震结构。仅通过一处避震结构便可将来自前轮和后轮的震动能量抵消,后梁体本身形成以铰接位置为支点、以前段部分为动力臂、以后段部分为阻力臂的杠杆结构,通过阻力臂和避震结构对前车架产生的震动力矩进行有效抵消,在踏板与后梁体之间进行安装操作更方便,保证了滑板车的整体结构简单。

A compact cushioning scoo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缓震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
,具体涉及一种紧凑型缓震滑板车。
技术介绍
滑板车是一种简单易学、方便携带的代步工具,滑板车通常会在户外使用,道路的平整度较差使得滑板车的缓震能力成为一项重要的性能。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7140087A、申请公布日为2017.09.0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滑板车,并具体公开了电动滑板车包括车身踏板、安装在车身踏板前侧的车头部和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身踏板后侧的车后轮,车身踏板和车后轮之间设有避震结构,避震结构包括弹簧,弹簧位于车身踏板上方并斜设在车身踏板和车轮之间。通过在车后轮和车身踏板之间斜向设置弹簧来作为避震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电动滑板车的避震效果。通过车后轮处的弹簧仅能够消除车后轮与地面接触所产生的震动,而在车前轮处也需要设置相应的避震结构以消除车前轮所产生的震动。但是,在前、后轮处分别设置避震结构会造成避震结构的数量多,无疑会增加滑板车的结构复杂程度,避震结构的装配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紧凑型缓震滑板车,以解决在滑板车的前、后轮处分别设置避震结构,会造成避震结构的数量多,增加滑板车的结构复杂程度,避震结构的装配操作困难的问题。本技术的紧凑型缓震滑板车的技术方案为:紧凑型缓震滑板车包括前车架、转动连接前车架的后梁体、安装在后梁体上侧的踏板以及后轮,所述踏板向后悬伸出后梁体的尾部,所述后轮转动安装在踏板的后端,所述踏板的前部与后梁体铰接,且铰接轴线沿滑板车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后梁体的尾部与踏板之间还设有用于缓冲踏板相对后梁体转动的避震结构。有益效果:踏板向后悬伸出后梁体的尾部且在踏板的后端安装后轮,踏板的前部与后梁体铰接,当乘骑者站立在踏板上,踏板相对于后梁体绕铰接位置发生转动,并通过避震结构弹性支撑乘骑者,行驶经过路面的不平整部分时,经过避震结构的弹性变形可吸收大部分车轮处产生的震动,而且仅通过一处避震结构便可将来自前轮和后轮的震动能量抵消,后梁体本身形成以铰接位置为支点、以从前轮的轮轴到铰接位置之间的部分为动力臂、以从避震结构连接点到铰接位置之间的部分为阻力臂的杠杆结构,通过阻力臂和避震结构对前车架产生的震动力矩进行有效抵消,在踏板与后梁体之间进行安装操作更方便,保证了滑板车的整体结构简单。进一步的,为了便于铰接连接踏板和后梁体,所述踏板的前部悬伸有两个间隔布置的铰接臂,两个铰接臂和后梁体之间设有铰接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了避震结构的可靠性,所述避震结构包括中间的伸缩件和套设在伸缩件外的圆柱拉簧,所述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踏板、后梁体铰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踏板包括踏板本体、连接在踏板本体后部且间隔布置的两个支撑臂,所述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间隔形成供后轮转动装配的容纳空间。进一步的,为了确保了支撑臂具有更好的竖向结构强度,避免了因支撑能力不足而折弯变形,所述两个支撑臂为板面处于竖向平面中的条状板件。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踏板的结构整体性,所述踏板本体的宽度两侧边缘设有向下翻折的翻沿,且两侧翻沿与所述支撑臂平滑过渡连接。进一步的,为了增大了踏板表面的摩擦力,确保乘骑者站立在踏板上的稳定性,避免因脚底打滑发生跌落的情况,所述踏板本体的中部为承载区,所述承载区的表面设有增摩层。进一步的,为了能够吸收缓解踏板本身的震动,提高了滑板车的缓震避震能力,所述增摩层为弹性橡胶垫层。进一步的,为了在前轮处构造出足够的安装空间,提高了滑板车的通行能力,同时保证较低的踏板高度,所述后梁体包括前部的斜向上延伸的倾斜段和后部的水平段,所述踏板本体设置在水平段的上侧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紧凑型缓震滑板车的具体实施例1中滑板车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紧凑型缓震滑板车的具体实施例1中滑板车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紧凑型缓震滑板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紧凑型缓震滑板车的具体实施例1中滑板车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紧凑型缓震滑板车的具体实施例1中避震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中:1-前车架、10-车把主杆、11-把手、2-后梁体、20-水平段、21-倾斜段、22-转动套、3-踏板、30-踏板本体、31-支撑臂、32-翻沿、33-铰接臂、4-前轮、5-后轮、50-后轮轮轴、51-后轮轮架、52-后轮轮罩、6-避震结构、60-圆柱压簧、61-套管、610-套管端板、611-套管铰接轴、62-杆体、620-杆体端板、621-杆体铰接轴、7-铰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紧凑型缓震滑板车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如2所示,紧凑型缓震滑板车包括前车架1、后梁体2、踏板3、前轮4以及后轮5,前车架1包括竖向延伸的车把主杆10、安装在车把主杆10上端且沿水平方向横向延伸的两个把手11,车把主杆10的下部设有前轮轮架,前轮4转动安装在前轮轮架中。后梁体2包括前部的斜向上延伸的倾斜段21和后部的水平段20,设置倾斜段21使得在前轮处构造出足够的安装空间,提高了滑板车的通行能力,同时保证较低的踏板3高度。其中,后梁体2由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弯形纵梁组成,两个弯形纵梁的前端连接有转动套22,转动套22套设在车把主杆10上,后梁体2与前车架1之间转动连接,乘骑者握持把手11根据路况转动车把主杆10从而调整缓震滑板车的行驶方向。如图3、图4所示,踏板3包括踏板本体30、位于踏板本体30前部且向前悬伸的两个铰接臂33、位于踏板本体30的后部且向后悬伸的两个支撑臂31,两个铰接臂33分别间隔布置在踏板3的左右两侧位置,两个支撑臂31分别间隔布置在踏板3的左右两后侧位置,两个支撑臂31之间的间隔形成用于供后轮5转动装配的容纳空间。踏板本体30的宽度两侧边缘设有向下翻折的翻沿32,两个支撑臂31为板面处于竖向平面中的条状板件,并且两侧翻沿32向前延伸分别与对应侧的铰接臂33之间平滑过渡连接,两侧翻沿32向后延伸分别与对应侧的支撑臂31之间平滑过渡连接,踏板本体30与两个铰接臂33、两个的支撑臂31形成整体式结构,可使用机器将完整的金属板件折弯、冲压制成踏板3。由于两个支撑臂31为板面处于竖向平面中的条状板件,安装后轮5时可将后轮轮轴50垂直于支撑臂31的板面固定在两支撑臂31之间,为后轮5营造出了更大的装配空间,而且条状板件的支撑臂31与翻沿32的一体设计,确保了支撑臂31具有更好的竖向结构强度,避免了因支撑能力不足而折弯变形。踏板本体30的中部为用于供乘骑者站立的承载区,承载区的表面设有弹性橡胶垫层,设置弹性橡胶垫层一方面增大了踏板3表面的摩擦力,确保乘骑者站立在踏板3上的稳定性,避免因脚底打滑发生跌落的情况,另一方面利用了弹性橡胶垫层的弹性性能,可吸收缓解踏板3本身的震动,提高了滑板车的缓震避震能力。踏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缓震滑板车,其特征是,包括前车架、转动连接前车架的后梁体、安装在后梁体上侧的踏板以及后轮,所述踏板向后悬伸出后梁体的尾部,所述后轮转动安装在踏板的后端,所述踏板的前部与后梁体铰接,且铰接轴线沿滑板车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后梁体的尾部与踏板之间还设有用于缓冲踏板相对后梁体转动的避震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缓震滑板车,其特征是,包括前车架、转动连接前车架的后梁体、安装在后梁体上侧的踏板以及后轮,所述踏板向后悬伸出后梁体的尾部,所述后轮转动安装在踏板的后端,所述踏板的前部与后梁体铰接,且铰接轴线沿滑板车的横向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后梁体的尾部与踏板之间还设有用于缓冲踏板相对后梁体转动的避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缓震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踏板的前部悬伸有两个间隔布置的铰接臂,两个铰接臂和后梁体之间设有铰接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凑型缓震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避震结构包括中间的伸缩件和套设在伸缩件外的圆柱拉簧,所述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踏板、后梁体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凑型缓震滑板车,其特征是,所述踏板包括踏板本体、连接在踏板本体后部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哈士奇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