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阀点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70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喷射阀点胶机,涉及点胶机技术领域,包括下机架控制柜,下机架控制柜上设置有底板,底板顶部设置有上料预对位挡边,底板顶部设置有产品吸附部分、点胶和CCD拍照部分、热熔胶预热部分、上料部分、显示器、拍照X轴、人机界面和点胶X轴,人机界面设置在操作控制平台的上方,上料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安全感应光栅,上料部分和产品吸附部分安装在产品移送Y轴上,点胶X轴上安装有喷射阀,拍照X轴上安装有拍照Z轴,喷射阀和拍照Z轴均与伺服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显示屏边沿宽度窄、受胶面积小,用人工的方式无法完成点胶的问题,喷射阀点胶机点胶效率高,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射阀点胶机
本技术属于点胶机
,具体涉及喷射阀点胶机。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产品,在国民经济生产和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手机产业呈加速发展态势。作为手机的核心部分——手机触控显示屏(LCM),实际消费领域中出于美观、操作方便等原因,消费者对于触控显示屏的边框宽度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智能手机触控显示屏的边框越来越窄。为了实现对窄边框的需求,智能手机厂商将原用于触控显示屏两边的背光支撑挡板去除,实现窄边框的目的。但挡板去除带来了漏光等新的问题,这就需要点胶来实现对背光边沿进行封堵、同时也加强了背光贴合的牢固性。由于显示屏边沿宽度窄、受胶面积小,用人工的方式无法完成点胶,所以需要喷射阀点胶机点胶装置来完成对触控显示屏的背光贴合进行点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喷射阀点胶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显示屏边沿宽度窄、受胶面积小,用人工的方式无法完成点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喷射阀点胶机,包括下机架控制柜,所述下机架控制柜顶部设置有底板,底板顶部设置有上料预对位挡边,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产品吸附部分、点胶和CCD拍照部分、热熔胶预热部分、上料部分、显示器、拍照X轴、人机界面和点胶X轴,所述人机界面设置在操作控制平台的上方,所述上料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安全感应光栅,所述上料部分和产品吸附部分安装在产品移送Y轴上,所述点胶X轴上安装有喷射阀,所述拍照X轴上安装有拍照Z轴,所述喷射阀和拍照Z轴均与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喷射阀包括伺服电机、推膜片胶头支撑板和检胶固定板。优选的,所述喷射阀上设置有保护膜撕手避开装置。优选的,所述操作控制平台上设置有操作按钮。优选的,所述点胶和CCD拍照部分包括拍照Z轴、相机光源、点胶Z轴、喷射阀Z轴、拍照X轴、点胶X轴、拖链和点胶阀控制器。优选的,所述产品吸附部分包括翻转部分、旋转部分、产品移送Y轴、龙门架和带磁性吸附板。优选的,所述点胶X轴和拍照X轴所在机台架上设置有磁性保压板自动分合机构。优选的,所述操作控制平台顶部左侧设置有鼠标键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喷射阀点胶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料部分和产品吸附部分,实现初步定位,产品吸附和360度旋转,正90度负10度翻转;点胶和CCD拍照部分,采用高精度直线模组定位,品牌伺服电机驱动,进一步提高整机的精度,更进一步的提高点胶的成功率;点胶Z轴部分,喷射阀可精密控制点胶量,提前预热,避免等待,提高工作效率;整机控制软件,设置要点胶的位置,视觉系统自动定位,引导点胶系统自动到达要点胶的位置开始点胶;自动保压系统:保压板可自动分合,自动校正位置,高平面度可保证背光被压平。2、本技术通过设置上料预对位,减少因人工操作的失误率;左右工位独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单个工作所需时间;高清CCD拍照部分,快速精准定位工作位置,以提高点胶的成功率;产品吸附平台带有3轴伺服系统,实现点胶产品的360度精密控制;机台自带有热熔胶预热部分,避免了因换胶需要预加热的时间。3、本技术通过在喷射阀上装有保护膜撕手避开装置,以便防止撕手因变形影响点胶质量,提高点胶的成功率。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上料部分和产品吸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点胶和CCD拍照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产品吸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点胶Z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点胶X轴;2、拍照X轴;3、拍照Z轴;4、热熔胶预热部分;5、下机架控制柜;6、人机界面;7、显示器;8、操作控制平台;9、操作按钮;10、伺服电机;11、喷射阀;12、产品吸附部分;13、底板;14、推膜片;15、上料预对位挡边;16、胶头支撑板;17、点胶阀控制器;18、点胶Z轴;19、检胶固定板;20、龙门架;21、翻转部分;22、拖链;23、产品移送Y轴;24、旋转部分;25、带磁性吸附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喷射阀点胶机技术方案:喷射阀点胶机,包括下机架控制柜5,下机架控制柜5顶部设置有底板13,底板13顶部设置有上料预对位挡边15,底板13顶部设置有产品吸附部分12、点胶和CCD拍照部分、热熔胶预热部分4、上料部分、显示器7、拍照X轴2、人机界面6和点胶X轴1,人机界面6设置在操作控制平台8的上方,上料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安全感应光栅,上料部分和产品吸附部分12安装在产品移送Y轴23上,点胶X轴1上安装有喷射阀11,拍照X轴2上安装有拍照Z轴3,喷射阀11和拍照Z轴3均与伺服电机10电连接,喷射阀11包括伺服电机10、推膜片14胶头支撑板16和检胶固定板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开机准备,检查急停开关是否按下,整机通电,整机控制主机自动开机,按复位键所有联动轴回原点;操作员将产品放入工位,按吸附,点胶按钮。此时产品移送Y轴23将产品送至上压板位;保压板自动开合机构放下磁性保压板,吸附平台利用磁性吸紧保压块,然后回拍照位;拍照完成后,产品移送Y轴23将产品送至点胶位,之后进行三边或者两边点胶;点胶完成后,翻转轴返回水平位,进行静置保压,保完成后回上压板位脱压板,然后回上料位,点胶完毕;左右工位动作相同且互不干涉,按先准备好先点胶进行;通过PLC控制的方式,X、Y、Z轴调节均采用伺服驱动,通过相机精准定位,单阀点左右双工位的方式完成点胶工作,简单的操作软件,保证了使用便捷,无需长时间培训。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喷射阀点胶机,包括下机架控制柜(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架控制柜(5)上设置有底板(13),底板(13)顶部设置有上料预对位挡边(15)、产品吸附部分(12)、点胶和CCD拍照部分、热熔胶预热部分(4)、上料部分、显示器(7)、拍照X轴(2)、人机界面(6)和点胶X轴(1),所述人机界面(6)设置在操作控制平台(8)的上方,所述上料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安全感应光栅,所述上料部分和产品吸附部分(12)安装在产品移送Y轴(23)上,所述点胶X轴(1)上安装有喷射阀(11),所述拍照X轴(2)上安装有拍照Z轴(3),所述喷射阀(11)和拍照Z轴(3)均与伺服电机(10)电连接,所述喷射阀(11)包括伺服电机(10)、推膜片(14)胶头支撑板(16)和检胶固定板(19)。/n

【技术特征摘要】
1.喷射阀点胶机,包括下机架控制柜(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架控制柜(5)上设置有底板(13),底板(13)顶部设置有上料预对位挡边(15)、产品吸附部分(12)、点胶和CCD拍照部分、热熔胶预热部分(4)、上料部分、显示器(7)、拍照X轴(2)、人机界面(6)和点胶X轴(1),所述人机界面(6)设置在操作控制平台(8)的上方,所述上料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安全感应光栅,所述上料部分和产品吸附部分(12)安装在产品移送Y轴(23)上,所述点胶X轴(1)上安装有喷射阀(11),所述拍照X轴(2)上安装有拍照Z轴(3),所述喷射阀(11)和拍照Z轴(3)均与伺服电机(10)电连接,所述喷射阀(11)包括伺服电机(10)、推膜片(14)胶头支撑板(16)和检胶固定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阀点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阀(11)上设置有保护膜撕手避开装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吉峰罗建强唐文志龙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申工业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