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永新专利>正文

一种植骨用导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557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植骨用导向器,包括植骨套筒与植骨活塞,所述植骨套筒的前端为植骨口,后端为活塞差入口,所述植骨套筒的侧壁上设有植骨填充口;所述植骨活塞的活塞头从活塞差入口插入到植骨套筒内,所述植骨活塞的尾端设有植骨手柄,所述植骨手柄暴露在植骨套筒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植骨用导向器设置植骨套筒与植骨活塞,二者配合将骨移植材料逐个导出,实现快速植骨,避免浪费及异位成骨等并发症,有利于手术操作者使用,节省手术时间,植骨效果好,有利于患者治疗。

A guide for bone im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骨用导向器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植骨器
,具体涉及一种植骨用导向器。
技术介绍
由外伤、炎症、骨肿瘤摘除等各种病变治疗造成的骨缺损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骨缺损达到一定距离后不能骨性愈合,一直是骨科修复领域中的难题。现有对骨缺损的植骨,采用人工钳夹骨移植材料放置,骨移植材料容易被夹碎,掉落,浪费骨移植材料,并产生异位骨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植骨用导向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钳夹骨移植而导致的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植骨用导向器,包括植骨套筒与植骨活塞,所述植骨套筒的前端为植骨口,后端为活塞差入口,所述植骨套筒的侧壁上设有植骨填充口;所述植骨活塞的活塞头从活塞差入口插入到植骨套筒内,所述植骨活塞的尾端设有植骨手柄,所述植骨手柄暴露在植骨套筒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植骨口的形状为枣核状。进一步地,所述植骨套筒的活塞差入口处设有套筒手柄。进一步地,所述植骨填充口设置在植骨套筒中心处。进一步地,所述植骨活塞的活塞头上设有套帽状软胶密封塞。进一步地,所述植骨套筒设有医用高分子透明筒身,所述植骨套筒的外侧壁上标有容积刻度。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植骨用导向器设置植骨套筒与植骨活塞,二者配合将骨移植材料逐个导出,实现快速植骨,避免浪费及异位成骨等并发症,有利于手术操作者使用,节省手术时间,植骨效果好,有利于患者治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植骨用导向器的整体结构图。图中:1、植骨套筒;2、植骨活塞;3、植骨口;4、活塞差入口;5、植骨填充口;6、活塞头;7、植骨手柄;8、套筒手柄;9、套帽状软胶密封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植骨用导向器,包括植骨套筒1与植骨活塞2,所述植骨套筒1的前端为植骨口3,后端为活塞差入口4,所述植骨套筒1的侧壁上设有植骨填充口5;所述植骨活塞2的活塞头6从活塞差入口4插入到植骨套筒1内,所述植骨活塞2的尾端设有植骨手柄7,所述植骨手柄7暴露在植骨套筒1的外部。具体使用时,骨移植材料由植骨口3放入,推动植骨活塞2的植骨手柄7,使植骨活塞2的活塞头6越过植骨口3,使骨移植材料沿植骨套筒1排序在前侧,将植骨套筒1的植骨口3插入到植骨部位,推动植骨手柄7,将骨移植材料植入到植骨部位,直到全部骨移植材料全部移植,完成植骨。植骨套筒1可制作成圆筒形,长方体筒形等多种形态,完成不同部位的植骨,并可锤击打压植骨。所述植骨口3的形状为枣核状,由于植骨套筒1的直径较小,一般在1cm左右,且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修复骨缺损最好及最常用的骨移植材料自体骨,自体骨主要来源于自体髂骨凿取及手术治疗过程中咬出的骨质,植入这些骨质时需将其咬成碎颗粒状,将骨粒一颗颗植入骨缺损处,而植骨口3设计为枣核状,可增加植骨口3的大小,且将多个骨粒同时放入到植骨口3内,提高填充效率。所述植骨填充口5设置在植骨套筒1中心处,使填充的骨粒从植骨口3进入到植骨套筒1内,向植骨套筒1两侧移动的阻力相同,便于骨移植材料的填充。所述植骨套筒1的活塞差入口4处设有套筒手柄8,便于与植骨活塞2上的植骨手柄7相配合,二者形成稳定的反作用力,保证了植骨活塞2的推进效果。所述植骨活塞2的活塞头6上设有套帽状软胶密封塞9,植骨活塞2在推动骨移植材料时使活塞头6与骨移植材料之间形成缓冲层,防止损坏骨移植材料。所述植骨套筒1设有医用高分子透明筒身,所述植骨套筒1的外侧壁上标有容积刻度,例如每刻度格为1ml,每5个格标有阿拉伯数字即5、10、15,依骨缺损大小选用不同型号植骨器,亦可以加入抗生素或骨诱导因子等有助于的植骨成活的一切制剂。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骨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植骨套筒与植骨活塞,所述植骨套筒的前端为植骨口,后端为活塞差入口,所述植骨套筒的侧壁上设有植骨填充口;/n所述植骨活塞的活塞头从活塞差入口插入到植骨套筒内,所述植骨活塞的尾端设有植骨手柄,所述植骨手柄暴露在植骨套筒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骨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植骨套筒与植骨活塞,所述植骨套筒的前端为植骨口,后端为活塞差入口,所述植骨套筒的侧壁上设有植骨填充口;
所述植骨活塞的活塞头从活塞差入口插入到植骨套筒内,所述植骨活塞的尾端设有植骨手柄,所述植骨手柄暴露在植骨套筒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骨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口的形状为枣核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骨用导向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石永新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