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永新专利>正文

一种复位用持骨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558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复位用持骨钳,该复位用持骨钳包括第一钳杆、第二钳杆、转轴、持板杆、板夹持脚、骨夹持杆和骨夹持件;所述第一钳杆和所述第二钳杆通过转轴铰接连接并使二者形成为X形;所述持板杆为两个且后端呈V形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钳杆的前端,两个持板杆的两条轴线所共平面与所述转轴的轴向相平行,每个持板杆的靠近第二钳杆一侧间隔地连接有两个所述板夹持脚,每个持板杆的所述板夹持脚之间形成卡接固定板的夹持区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持骨钳仅需要单手操作,方便术者操作,减少术者数量,提高手术的便利性,节省手术时间并能避免副损伤,有利于病人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位用持骨钳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持骨钳
,具体涉及一种复位用持骨钳。
技术介绍
持骨钳供骨科手术时夹持骨骼,起到固定、复位的作用。临床上骨科医师复位骨干骨折放置内固定接骨板时,辅助复位及固定接骨板,通过持骨钳可以顺利打入螺钉,进而将断骨、骨折部位与固定板固定。骨折复位放置接骨板或固定板时,需要两把持骨钳固定,需要医生两只手把持,两只手配合不当会造成接骨板或固定板位置变化,需要不断调整接骨板或固定板的位置,经常得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副损伤,且增加手术人员,把持持骨钳的助手会在术者打螺钉时阻挡及影响术者操作。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骨折自动复位固定器,它包括左持骨钳、右持骨钳和导轨,右持骨钳位于导轨的一侧,在右持骨钳的一端设有滑块,右持骨钳通过滑块与导轨连接,右持骨钳随着滑块沿导轨上下移动,在导轨的顶部设有锁紧螺母Ⅰ,在滑块的侧面设有锁紧螺母Ⅱ,所述的左持骨钳与导轨连接,在左持骨钳的下部连接有调整块,调整块套在导轨上,在调整块的侧面设有转子,拨动转子带动调整块在导轨上移动,左持骨钳随着调整块沿导轨上下移动,在调整块上连接有制动板,当调整块需要制动时,拨动制动板,制动板穿过调整块的制动孔与导轨接触后将调整块制动停止。如何一种简单实用的持骨钳,以解决骨干骨折复位及放置接骨板或固定板时存在两只手配合不稳定、接骨板或固定板反复变动位置、手术人员多,且配合需要长时间训练,增加手术时间及副损伤等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位用持骨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操作者两只手操作而导致的固定板反复变动位置、手术时间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位用持骨钳,该复位用持骨钳包括第一钳杆、第二钳杆、转轴、持板杆、板夹持脚、骨夹持杆和骨夹持件;所述第一钳杆和所述第二钳杆通过转轴铰接连接并使二者形成为X形;所述持板杆为两个且后端呈V形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钳杆的前端,两个持板杆的两条轴线所共平面与所述转轴的轴向相平行,每个持板杆的靠近第二钳杆一侧间隔地连接有两个所述板夹持脚,每个持板杆的所述板夹持脚之间形成卡接固定板的夹持区域;所述骨夹持杆为两个且后端呈V形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钳杆的前端,两个骨夹持杆的两条轴线所共平面与所述转轴的轴向相平行,每个骨夹持杆的前端连接有一个所述骨夹持件,所述骨夹持件为新月形且开口朝向所述夹持区域。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两个所述夹持区域中心处的间距或两个所述骨夹持件中点处的间距均为6cm。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每个持板杆的两个所述板夹持脚之间的距离和每个所述骨夹持件两端的距离相同且为2.5cm、4cm或4.5cm。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钳杆和所述第二钳杆的后端连接有用于插入手指的指环。本技术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一钳杆和所述第二钳杆的后端相对设置有限位片。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的持骨钳能将骨折两端及接骨板或固定板固定于一体,且接骨板或固定板位置不易变动,有利于手术操作,仅需要单手操作,方便术者操作,减少术者数量,提高手术的便利性,节省手术时间并能避免副损伤,有利于病人治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至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复位用持骨钳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至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复位用持骨钳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中:1第一钳杆2第二钳杆4转轴5指环6限位片11持板杆12板夹持脚13夹持区域21骨夹持杆22骨夹持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位用持骨钳,如图1、2、3所示,该复位用持骨钳包括第一钳杆1、第二钳杆2、转轴4、持板杆11、板夹持脚12、骨夹持杆21和骨夹持件22;所述第一钳杆1和所述第二钳杆2通过转轴4铰接连接并使二者形成为X形;所述持板杆11为两个且后端呈V形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钳杆1的前端,两个持板杆11的两条轴线所共平面与所述转轴4的轴向相平行,每个持板杆11的靠近第二钳杆2一侧间隔地连接有两个所述板夹持脚12,每个持板杆11的所述板夹持脚12之间形成卡接固定板的夹持区域13;所述骨夹持杆21为两个且后端呈V形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钳杆2的前端,两个骨夹持杆21的两条轴线所共平面与所述转轴4的轴向相平行,每个骨夹持杆21的前端连接有一个所述骨夹持件22,所述骨夹持件22为新月形且开口朝向所述夹持区域13。图1是第一钳杆1和第二钳杆2分开状态下的示意图,也可以说是复位用持骨钳在拆分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是第一钳杆1和第二钳杆2通过转轴4连接状态的示意图,也可以说是复位用持骨钳在组合状态下的示意图。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复位用持骨钳时,第一钳杆1和第二钳杆2通过转轴4铰接转动时可以调节板夹持脚12和骨夹持件22之间的距离。首先,使第一钳杆1和第二钳杆2通过转轴4转动以调整板夹持脚12和骨夹持件22间距离能同时容纳需要复位的骨头和固定板;然后,使待复位的竹筒状骨头容纳至两个骨夹持件22中,同时固定板被两组板夹持脚12限位于夹持区域13内;再者,通过调整第一钳杆1和第二钳杆2之间角度使待复位骨头和固定板被稳固地固定在骨夹持件22和夹持区域13之间,后续再通过钢钉等进行固定即可。通过本实施例的复位用持骨钳对固定板和断骨进行固定时,仅需要一只手即可完成操作,节省术者数量和手术时间,并且通过两组相对设置的板夹持脚12可以更稳固地对钢板等固定板进行夹持和固定,使手术过程的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有效地避免副损伤,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复位用持骨钳,如图1、2、3所示,两个所述夹持区域13中心处(指几何中心)的间距或两个所述骨夹持件22中点处(指两端之间的中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位用持骨钳,其特征在于,该复位用持骨钳包括第一钳杆(1)、第二钳杆(2)、转轴(4)、持板杆(11)、板夹持脚(12)、骨夹持杆(21)和骨夹持件(22);所述第一钳杆(1)和所述第二钳杆(2)通过转轴(4)铰接连接并使二者形成为X形;所述持板杆(11)为两个且后端呈V形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钳杆(1)的前端,两个持板杆(11)的两条轴线所共平面与所述转轴(4)的轴向相平行,每个持板杆(11)的靠近第二钳杆(2)一侧间隔地连接有两个所述板夹持脚(12),每个持板杆(11)的所述板夹持脚(12)之间形成卡接固定板的夹持区域(13);所述骨夹持杆(21)为两个且后端呈V形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钳杆(2)的前端,两个骨夹持杆(21)的两条轴线所共平面与所述转轴(4)的轴向相平行,每个骨夹持杆(21)的前端连接有一个所述骨夹持件(22),所述骨夹持件(22)为新月形且开口朝向所述夹持区域(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用持骨钳,其特征在于,该复位用持骨钳包括第一钳杆(1)、第二钳杆(2)、转轴(4)、持板杆(11)、板夹持脚(12)、骨夹持杆(21)和骨夹持件(22);所述第一钳杆(1)和所述第二钳杆(2)通过转轴(4)铰接连接并使二者形成为X形;所述持板杆(11)为两个且后端呈V形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钳杆(1)的前端,两个持板杆(11)的两条轴线所共平面与所述转轴(4)的轴向相平行,每个持板杆(11)的靠近第二钳杆(2)一侧间隔地连接有两个所述板夹持脚(12),每个持板杆(11)的所述板夹持脚(12)之间形成卡接固定板的夹持区域(13);所述骨夹持杆(21)为两个且后端呈V形地连接于所述第二钳杆(2)的前端,两个骨夹持杆(21)的两条轴线所共平面与所述转轴(4)的轴向相平行,每个骨夹持杆(21)的前端连接有一个所述骨夹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石永新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