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9467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蚊虫捕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蚊装置,该装置包括进蚊口的集蚊腔体,所述进蚊口通过格栅进行封盖;所述格栅包括多个呈圆周或扇形分布的格栅条,每个所述格栅条朝同一侧倾斜,且相邻两个格栅条之间具有供蚊虫进入的间隙;相邻两个所述格栅条分别为第一栅格条和第二栅格条,所述第一栅格条的正投影面与所述第二栅格条的表面具有重合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蚊装置,利用蚊虫的趋光性,对格栅的结构进行特殊设计,使光线被格栅条遮挡,避免光线照入而使格栅内侧周围呈暗色,迷惑蚊虫的趋光方向,从而达到有效防止蚊虫逃逸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蚊装置
本技术涉及蚊虫捕捉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蚊装置。
技术介绍
现行媒介成蚊监测中大多推荐使用GB/T23797-2009中的诱蚊灯法,诱蚊灯的集蚊装置为一个具有格栅的漏斗样集蚊器,该集蚊器的蚊虫入口呈格栅状,格栅之间空隙需要足够大,以保证蚊虫吸入过程中的畅通,但足够的空间也给蚊虫逃逸留下隐患,在集蚊器从诱蚊灯上拆下后,由于缺失气流形成的压力,蚊虫会从格栅的缝隙中飞出,尽管工作人员想尽一切办法(比如使用双手捂住、或者拿纱布罩住、或者拿纸遮住等),但总有一定数量的蚊虫会在短时间逃逸出去,给监测结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集蚊装置中的蚊虫容易逃逸飞出而造成损失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集蚊装置。(二)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蚊装置,该装置包括设有进蚊口的集蚊腔体,所述进蚊口通过格栅进行封盖;所述格栅包括多个呈圆周或扇形分布的格栅条,每个所述格栅条朝同一侧倾斜,且相邻两个所述格栅条之间具有供蚊虫进入的间隙;相邻两个所述格栅条分别为第一栅格条和第二栅格条,所述第一栅格条的正投影面与所述第二栅格条的表面具有重合面。进一步地,所述重合面占所述第二栅格条的表面面积的1/3~3/4。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格栅条的内侧面与所述格栅的圆周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0°~60°。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第一栅格条和第二栅格条之间的间距为0.2cm~1cm。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格栅条的表面为黑色或灰色面。进一步地,所述格栅还包括第一栅格旋转架、第二栅格旋转架和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位于所述格栅的圆周中心,所述第一栅格旋转架、所述第二栅格旋转架分别套设在所述固定轴上且可绕所述固定轴相对转动;所述第一栅格条固定在所述第一栅格旋转架上,所述第二栅格条固定在所述第二栅格旋转架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上设有差位槽,所述第一栅格旋转架具有套在所述差位槽内的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栅格旋转架具有套在所述差位槽内的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转动后与所述第二抵接部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抵接部转动后带动所述第一栅格条运动使所述重合面占所述第二栅格条的表面面积由1/3变化至3/4。进一步地,所述格栅的形状为漏斗状、内凹三角锥形状或内凹半球形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蚊装置,通过在集蚊腔体的进蚊口处设置具有间隙的格栅,蚊虫由格栅的间隙进入集蚊腔体内,同时本技术利用蚊虫的趋光性,对格栅的结构进行特殊设计,使光线被格栅条遮挡,避免光线照入而使格栅内侧周围呈暗色,迷惑蚊虫的趋光方向,从而达到有效防止蚊虫逃逸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集蚊装置中格栅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集蚊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蚊腔体;2、格栅;20、间隙;21、第一栅格条;22、第二栅格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给出了本技术集蚊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集蚊装置包括设有进蚊口的集蚊腔体1,所述集蚊腔体1的进蚊口通过格栅2进行封盖;所述格栅2包括:多个呈圆周或扇形分布的格栅条,每个所述格栅条朝同一侧倾斜,且相邻两个格栅条之间具有间隙20;所述格栅条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一栅格条21和第二栅格条22;相邻的所述第一栅格条21的正投影面与所述第二栅格条22的表面具有重合面。集蚊腔体1是一种具有内腔(即集蚊空间)的壳体,并且具有与内腔连通的进蚊口,该进蚊口的尺寸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其形状可设计为圆形状,本实施例优选集蚊腔体1的一端为敞口端,该敞口端即为进蚊口。蚊虫由进蚊口处进入内腔中而聚集,为了防止蚊虫飞出,本技术实施例在进蚊口处用格栅2进行封盖,格栅2的尺寸大小与进蚊口相适配,将集蚊腔体1的内腔进行封盖防止蚊虫飞出,而蚊虫由格栅2的间隙20诱捕进入集蚊腔体1内,集蚊腔体1内可放置诱捕液或诱捕灯以达到诱捕蚊虫的目的。格栅2的形状可以为漏斗形、内凹三角锥形或内凹半球形,其底面呈圆形。格栅2包括:多个呈圆周或扇形分布的格栅条,每个格栅条朝同一侧倾斜,且相邻两个格栅条之间具有间隙20。格栅条的形状可以为长方形或扇形,相邻两个格栅条本实施例称为第一栅格条21和第二栅格条22,第一栅格条21和第二栅格条22间隔分布,蚊虫从相邻的第一栅格条21和第二栅格条22之间的间隙20进入集蚊腔体1内,相邻的第一栅格条21的正投影面与第二栅格条22的表面具有重合面,也即第一栅格条21由正面阳光照入,其所产生的投影面部分落在第二栅格条22的表面上,换言之,正面投入的阳光被相邻的第二栅格条22遮挡,因此光线无法照入集蚊腔体1内部,使格栅2内侧周围呈暗色,迷惑蚊虫的趋光方向,从而达到有效防止蚊虫逃逸的目的。为了使阳光能正面照在格栅条上,进蚊口设置在集蚊腔体1的顶部,格栅2通过卡扣或其他固定件固定在进蚊口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集蚊装置,通过在集蚊腔体1的进蚊口处设置具有间隙20的格栅2,蚊虫由格栅2的间隙20进入集蚊腔体1内,同时本技术利用蚊虫的趋光性,对格栅2的结构进行特殊设计,使光线被格栅条遮挡,避免光线照入而使格栅2内侧周围呈暗色,迷惑蚊虫的趋光方向,从而达到有效防止蚊虫逃逸的目的。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重合面占第二栅格条22的表面面积的1/3~3/4。在该比例范围下可以较大程度的避免光线照入集蚊腔体1内。进一步地,每个格栅条的内侧面与格栅2的圆周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0°~60°,结合重合面占第二栅格条22的表面面积的1/3~3/4,该结构的集蚊装置,进蚊口处的格栅2不管以何种角度的外部光线进行照射,都可以避免光线照入集蚊腔体1内。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第一栅格条21和第二栅格条22之间的间距为0.2~1cm。间隙20过小则蚊虫难以飞入集蚊腔体1内,间隙20过大,则蚊虫容易飞出,故本实施例优选间距为0.2~1cm。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个格栅条的表面呈暗色面,优选为黑色或灰色面。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蚊口的集蚊腔体,所述进蚊口通过格栅进行封盖;/n所述格栅包括多个呈圆周或扇形分布的格栅条,每个所述格栅条朝同一侧倾斜,且相邻两个所述格栅条之间具有供蚊虫进入的间隙;/n相邻两个所述格栅条分别为第一栅格条和第二栅格条,所述第一栅格条的正投影面与所述第二栅格条的表面具有重合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蚊口的集蚊腔体,所述进蚊口通过格栅进行封盖;
所述格栅包括多个呈圆周或扇形分布的格栅条,每个所述格栅条朝同一侧倾斜,且相邻两个所述格栅条之间具有供蚊虫进入的间隙;
相邻两个所述格栅条分别为第一栅格条和第二栅格条,所述第一栅格条的正投影面与所述第二栅格条的表面具有重合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面占所述第二栅格条的表面面积的1/3~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格栅条的内侧面与所述格栅的圆周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蚊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栅格条和所述第二栅格条之间的间距为0.2cm~1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格栅条的表面为黑色或灰色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玉红刘起勇刘小波任东升宋秀平王君赵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