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顺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9465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7:32
一种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包括供给分管、供给头、管接头、连接管、电磁阀一、氧气含量传感器、配氧罐、电磁阀二、供氧管、控制盒、氧气瓶、控制模块、开关、空气泵、供给总管和供给支管,供给分管与供给总管连接;供给支管安装在供给总管上,供给头安装在供给支管上部;连接管为软管其一端通过管接头与供给总管连接,其另一端与配氧罐连接;电磁阀一安装在连接管内,空气泵通过管子与配氧罐连接,氧气含量传感器安装在配氧罐内部,配氧罐通过供氧管与氧气瓶连接。该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能合理的给水产养殖水生动物提供所需水中氧气含量,确保了对水产养殖水生动物均匀供氧,提高了水产养殖经济效益。

A new oxygen supply device for aqua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食品逐渐向多元化发展,肉食品也逐渐丰富,水生动物肉食品也不断满足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水产养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按水域性质不同分为海水养殖业和淡水养殖业,按养殖、种植对象,分为鱼类、虾蟹类、贝类,及藻类、芡、莲、藕等。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产动物需要水中有适宜的氧气含量,即水中的氧含量也是水产养殖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传统的水产养殖过程中对养殖的增加水氧气含量主要是靠加水放水,这种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水,效率也相对较低。目前,也有些养殖户用管子连接氧气瓶,将氧气直接灌入水中,这种方式虽然大幅度的提高了水中氧气含量。但是,这种方式消耗大量氧气,增加养殖成本。并且,也经常出现局部富氧,造成水生动物生长不良,另外也有些地方氧气并不足,同样影响了水产正常养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解决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均匀的给水产养殖水生动物提高所需水中氧气含量,降低水产养殖成本的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一种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包括供给分管、供给头、管接头、连接管、电磁阀一、氧气含量传感器、配氧罐、电磁阀二、供氧管、控制盒、氧气瓶、控制模块、开关、空气泵、供给总管和供给支管,供给分管与供给总管连接;供给支管安装在供给总管上,供给头安装在供给支管上部;连接管为软管其一端通过管接头与供给总管连接,其另一端与配氧罐连接;电磁阀一安装在连接管内,空气泵通过管子与配氧罐连接,氧气含量传感器安装在配氧罐内部,配氧罐通过供氧管与氧气瓶连接;电磁阀二设置在供氧管内,控制盒放置在氧气瓶和配氧罐之间,开关安装在控制盒正面上;控制模块包括供氧模块、供气模块和供给模块,其安装在控制盒内部;电磁阀一、氧气含量传感器、电磁阀二、开关和空气泵通过电缆与控制模块连接。进一步,该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的供给分管数量为15~25个,供给支管和供给头数量均为20~30个。进一步,该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安装在控制盒正面上并通过电缆与控制模块13连接。进一步,该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的控制模块为单片机处理器或PLC处理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该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能合理的给水产养殖水生动物提供所需水中氧气含量,确保了对水产养殖水生动物均匀供氧,保障了水产养殖水生动物良好生长,有效的降低了水产养殖成本,提高了水产养殖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供给总管和供给分管安装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逻辑控制图。在图中,1、供给分管;2、供给头;3、管接头;4、连接管;5、单向阀;6、氧气含量传感器;7、配氧罐;8、电磁阀;9、供氧管;10、显示器;11、控制盒;12、氧气瓶;13、控制模块;14、开关;15、空气泵;16、供给总管;17、供给支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包括供给分管1、供给头2、管接头3、连接管4、电磁阀一5、氧气含量传感器6、配氧罐7、电磁阀二8、供氧管9、控制盒11、氧气瓶12、控制模块13、开关14、空气泵15、供给总管16和供给支管17,供给分管1与供给总管16连接;供给支管17安装在供给总管16上,供给头2安装在供给支管17上部;连接管4为软管其一端通过管接头3与供给总管16连接,其另一端与配氧罐7连接;电磁阀一5安装在连接管4内,空气泵15通过管子与配氧罐7连接,氧气含量传感器6安装在配氧罐7内部,配氧罐7通过供氧管9与氧气瓶12连接;电磁阀二8设置在供氧管9内,控制盒11放置在氧气瓶12和配氧罐7之间,开关14安装在控制盒11正面上;控制模块13包括供氧模块、供气模块和供给模块,其安装在控制盒11内部;电磁阀一5、氧气含量传感器6、电磁阀二8、开关14和空气泵15通过电缆与控制模块13连接。为使供氧更为均匀,满足水生动物生长需求。该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的供给分管1数量为15~25个,供给支管17和供给头2数量均为20~30个。为使能显示氧气含量,该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还包括显示器10,显示器10安装在控制盒11正面上并通过电缆与控制模块13连接。为使其满足多种需求。该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的控制模块13为单片机处理器或PLC处理器。本技术的工作方式为:将供给总管16和供给分管1安装在水产养殖的池塘或水域中,通过开关14启动装置工作,氧气含量传感器6实时监测配氧罐7内水的氧气含量并将信息反馈至控制模块13,控制模块13根据反馈信息与设置值对比判断由其供氧模块控制电磁阀二8打开,氧气瓶内氧气给配氧罐7供氧,由其供气模块控制空气泵15工作向配氧罐7供气,当氧气含量达到设置值时,由其供给模块控制电磁阀一5打开,混合空气和氧气的气体由连接管4经供给总管16和供给分管1,后由供给支管17和供给头2往水产养殖的水中加注,保障水产动物的正常养殖。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包括供给分管(1)、供给头(2)、管接头(3)、连接管(4)、电磁阀一(5)、氧气含量传感器(6)、配氧罐(7)、电磁阀二(8)、供氧管(9)、控制盒(11)、氧气瓶(12)、控制模块(13)、开关(14)、空气泵(15)、供给总管(16)和供给支管(17),所述供给分管(1)与供给总管(16)连接;所述供给支管(17)安装在供给总管(16)上,所述供给头(2)安装在供给支管(17)上部;所述连接管(4)为软管其一端通过管接头(3)与供给总管(16)连接,其另一端与配氧罐(7)连接;所述电磁阀一(5)安装在连接管(4)内,所述空气泵(15)通过管子与配氧罐(7)连接,所述氧气含量传感器(6)安装在配氧罐(7)内部,所述配氧罐(7)通过供氧管(9)与氧气瓶(12)连接;所述电磁阀二(8)设置在供氧管(9)内,所述控制盒(11)放置在氧气瓶(12)和配氧罐(7)之间,所述开关(14)安装在控制盒(11)正面上;所述控制模块(13)包括供氧模块、供气模块和供给模块,其安装在控制盒(11)内部;所述电磁阀一(5)、氧气含量传感器(6)、电磁阀二(8)、开关(14)和空气泵(15)通过电缆与控制模块(1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水产养殖供氧装置包括供给分管(1)、供给头(2)、管接头(3)、连接管(4)、电磁阀一(5)、氧气含量传感器(6)、配氧罐(7)、电磁阀二(8)、供氧管(9)、控制盒(11)、氧气瓶(12)、控制模块(13)、开关(14)、空气泵(15)、供给总管(16)和供给支管(17),所述供给分管(1)与供给总管(16)连接;所述供给支管(17)安装在供给总管(16)上,所述供给头(2)安装在供给支管(17)上部;所述连接管(4)为软管其一端通过管接头(3)与供给总管(16)连接,其另一端与配氧罐(7)连接;所述电磁阀一(5)安装在连接管(4)内,所述空气泵(15)通过管子与配氧罐(7)连接,所述氧气含量传感器(6)安装在配氧罐(7)内部,所述配氧罐(7)通过供氧管(9)与氧气瓶(12)连接;所述电磁阀二(8)设置在供氧管(9)内,所述控制盒(11)放置在氧气瓶(12)和配氧罐(7)之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艳
申请(专利权)人:安顺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