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384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7:17
出于在穿刺了针之后选择引导线的插入方向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穿刺针(1)包括:纵长的管状的护套(5),其具有沿着长度方向贯通的管腔(4);以及管状的针管(6),其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向护套(5)的管腔(4)内插入,针管(6)在其顶端具有相对于长度方向倾斜的刃面(7),护套(5)在护套(5)的顶端部的管腔(4)的内表面中的周向的一部分具有以随着朝向护套(5)的顶端而向中心轴线方向接近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9),护套(4)的在径向上隔着管腔(4)而与倾斜面(9)相对的一侧的顶端位于比倾斜面(9)的顶端靠基端侧的位置。

Puncture needle for end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窥镜用穿刺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窥镜用穿刺针。
技术介绍
已知有包括预先带有习惯性弯曲的外筒和与外筒相比为高刚性的针的内窥镜用穿刺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内窥镜用穿刺针通过使针自外筒的顶端开口突出而将外筒以矫正为笔直的状态穿刺入管状组织,在将外筒的顶端部插入到管状组织内之后拔出针,从而使外筒在管状组织内向一个方向弯曲,将导入到弯曲的外筒内的引导线沿着外筒的弯曲方向从外筒的顶端开口朝向管状组织的一个方向导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3000422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用穿刺针中,存在由于在拔出了针时弯曲的外筒的弯曲方向而引导线的导入方向固定在一个方向上的不良情况。即,在一旦导入了外筒之后判明外筒的弯曲方向错误的状况的情况下,需要从穿刺作业开始返工,花费工夫,并且存在对患者施加的负担较大这样的不良情况。本专利技术即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穿刺了针之后能够选择引导线的插入方向的内窥镜用穿刺针。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内窥镜用穿刺针,其包括:纵长的管状的护套,其具有沿着长度方向贯通的管腔;以及管状的针管,其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向该护套的所述管腔内插入,该针管在其顶端具有相对于长度方向倾斜的刃面,所述护套在该护套的顶端部的所述管腔的内表面中的周向的一部分具有以随着朝向所述护套的顶端而向中心轴线方向接近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护套的在径向上隔着所述管腔而与所述倾斜面相对的一侧的顶端位于比所述倾斜面的顶端靠基端侧的位置。根据本技术方案,通过向插入到体内的护套的管腔内插入针管,并使针管相对于护套沿着长度方向向前方移动,使针管的刃面自护套的顶端的开口向前方突出,从而能够利用针管的刃面穿刺入组织,能够向穿刺了的组织内插入护套的顶端。由于针管的刃面相对于长度方向倾斜,因此在使针管的顶端自护套的顶端向前方突出的状态下向针管内插入引导线时,自针管的顶端开口突出的引导线被向针管的顶端的开口方向引导。通过预先将针管的刃面的顶端配置于与护套的倾斜面相对的位置,从而能够利用针管阻挡自针管的顶端开口突出的引导线被向与倾斜面相对的一侧引导的状况,并以超过护套而被向倾斜面侧引导的方式引导。另一方面,在使针管相对于护套沿着长度方向后退或者在拔出之后向护套的管腔内插入引导线时,引导线仿照在护套的顶端设置的倾斜面而弯曲,并以朝向与倾斜面相反的一侧的方式被引导。即,在使针管的刃面自护套的顶端向前方突出的状态和向基端侧后退的状态下能够切换引导线的指向方向。由此,在将针管穿刺入组织之后能够选择引导线的插入方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倾斜面配置于如下位置:在使插入到所述管腔内的所述针管的所述刃面的顶端自所述护套的顶端向前方突出了的状态下所述倾斜面抵靠于所述刃面的基端侧,并且插入到所述针管内的引导线能够自所述针管的顶端突出。通过这样做,在使针管相对于护套前进时,针管的刃面的基端侧抵靠于在护套的顶端部设置的倾斜面,针管的刃面的顶端自护套的顶端向前方突出。因而,在该状态下,能够利用刃面穿刺入组织而向组织内插入护套的顶端部。在保持使针自护套的顶端突出的状态下向针管的内部插入引导线时,能够利用针管阻挡引导线被从自护套的顶端突出的针管的顶端开口向与倾斜面相对的一侧引导的状况,并以超过护套而被向倾斜面侧引导的方式引导。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倾斜面由管壁的内表面的如下部分构成:将所述护套的顶端部的周向的一部分向径向内侧弯折而成的部分。通过这样做,能够在护套的顶端部的周向的一部分的、管腔的内表面简易地构成倾斜面。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所述针管的所述刃面的基端侧具有以与所述管壁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的深度尺寸自所述刃面凹陷的台阶部,在使所述针管的所述刃面的顶端自所述护套的顶端向前方突出了的状态下,所述台阶部抵靠于所述倾斜面。通过这样做,在使针管相对于护套前进时,在针管的刃面的基端侧凹陷一段而成的台阶部抵靠于在护套的顶端部设置的倾斜面,针管的刃面的顶端自护套的顶端向前方突出。由于台阶部的深度尺寸与构成倾斜面的管壁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因此能够以构成倾斜面的管壁收纳于台阶部内、管壁不自针管的刃面突出较大程度的方式配置,能够防止在利用刃面穿刺组织时管壁成为妨碍而使穿刺变容易。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通过利用抵靠于所述倾斜面的所述针管沿着所述护套的长度方向推压所述倾斜面,从而所述护套的构成所述倾斜面的那部分的所述管壁能够弹性变形到与该护套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位置。通过这样做,通过使针管相对于护套前进,利用针管的刃面推压倾斜面,使构成倾斜面的管壁弹性变形到与护套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位置,从而使针管的刃面整体自护套的管腔的顶端开口向前方突出。因而,在该状态下,能够利用针管的刃面容易地穿刺入组织而向组织内插入护套的顶端部。在该情况下,在针管的刃面整体自护套的顶端突出的状态下,能够将插入到针管内的引导线以朝向针管的顶端开口的开口方向的方式引导。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起到在穿刺了针之后能够选择引导线的插入方向这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穿刺针的活检系统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是表示图1的内窥镜用穿刺针的立体图。图3是局部地表示设于图1的内窥镜用穿刺针的护套的顶端部的一个例子的放大纵剖视图。图4是表示插入到图2的护套的针管的刃面抵靠于倾斜面的状态的放大纵剖视图。图5A是说明操作部的用于设为图4的状态的操作的立体图。图5B是说明自图5A的状态使护套和针管前进而穿刺的操作的立体图。图5C是说明在图5B的状态下导入引导线的操作的立体图。图6A是表示根据图5B将针管和护套穿刺入管状的生物体组织的管壁的状态的放大纵剖视图。图6B是表示根据图5C导入了引导线的状态的放大纵剖视图。图6C是表示自图6B的状态使针管相对于护套后退的状态的放大纵剖视图。图6D是表示在图6C的状态下导入了引导线的状态的放大纵剖视图。图7是表示针管的顶端部的形状的变形例的放大图。图8是表示使图7的针管抵靠于护套的倾斜面的状态的放大纵剖视图。图9是表示图3的护套的变形例的局部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使图9的护套的管壁弹性变形而使针管前进的状态的放大纵剖视图。图11是表示在图10的状态下导入了引导线的状态的放大纵剖视图。图12是表示自图10的状态使针管相对于护套后退的状态的放大纵剖视图。图13是表示在图12的状态下导入了引导线的状态的放大纵剖视图。图14是表示图6C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图9的变形例的局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用穿刺针,其中,/n该内窥镜用穿刺针包括:/n纵长的管状的护套,其具有沿着长度方向贯通的管腔;以及/n管状的针管,其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向该护套的所述管腔内插入,/n该针管在其顶端具有相对于长度方向倾斜的刃面,/n所述护套在该护套的顶端部的所述管腔的内表面中的周向的一部分具有以随着朝向所述护套的顶端而向中心轴线方向接近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护套的在径向上隔着所述管腔而与所述倾斜面相对的一侧的顶端位于比所述倾斜面的顶端靠基端侧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内窥镜用穿刺针,其中,
该内窥镜用穿刺针包括:
纵长的管状的护套,其具有沿着长度方向贯通的管腔;以及
管状的针管,其以能够沿着长度方向移动的方式向该护套的所述管腔内插入,
该针管在其顶端具有相对于长度方向倾斜的刃面,
所述护套在该护套的顶端部的所述管腔的内表面中的周向的一部分具有以随着朝向所述护套的顶端而向中心轴线方向接近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护套的在径向上隔着所述管腔而与所述倾斜面相对的一侧的顶端位于比所述倾斜面的顶端靠基端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穿刺针,其中,
所述倾斜面配置于如下位置:在使插入到所述管腔内的所述针管的所述刃面的顶端自所述护套的顶端向前方突出了的状态下所述倾斜面抵靠于所述刃面的基端侧,并且插入到所述针管内的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远藤琢朗片山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