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s-Ni@Pt/PM-g-C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9270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CNSs‑Ni@Pt/PM‑g‑C

CNSs-Ni@Pt/PM-g-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NSs-Ni@Pt/PM-g-C3N4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高温燃料电池膜电极的电催化剂,特别涉及负载铂镍纳米粒子的多孔棒状石墨氮化碳(PM-g-C3N4)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金属铂和镍以核-壳型纳米粒子(Ni@Pt)结构形式加载至管状石墨氮化碳表面并参入纳米碳粉(CNSs)以实现对电极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
技术介绍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燃料电池(Fuelcell)是一种将氢、甲醇等燃料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节能环保、产物无污染等特点。氧化还原反应(ORR)的缓慢动力学显著限制了燃料电池中的电化学能量转换效率和性能。铂基金属纳米催化剂是目前最有效的阴极催化剂材料。然而,Pt催化剂不仅价格昂贵,还易受温度、酸碱性、CO等环境因素影响而导致严重的性能衰退。因此,寻求高效,稳定和廉价催化材料已成为全世界不断努力的方向。为进一步降低对金属Pt的依赖,一种方法是基于活性较低的贵金属来减少Pt的用量;另一种是用非贵金属催化剂替代Pt。Pt-基双金属纳米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不仅可以降低Pt/C中的Pt含量,使催化剂具有成本效益,还可以通过双金属“协同效应”提高ORR活性,降低CO中毒等作用。碳材料(炭黑,活性炭,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是超级电容器研究最多的材料,因为它们易于获得,极化良好,表面积大,成本低。然而,它们存在氧化稳定性弱,导电性不稳定,电导率和能量低的问题。通过引入氮,不仅可以提高碳材料的给电子体性质,表面极性和导电性质,还可提高电解质中材料的润湿性,从而提高传质效率。多孔棒状石墨碳氮化物(PM-g-C3N4),具有石墨化sp2键合的C-N结构,是光催化制氢,有机体系中无金属多相催化,燃料电池氧还原等领域的一种有前景的催化材料。它具有独特的热稳定性、耐酸碱性、高比表面积等特点,且丰富的氮参杂量,为催化剂特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使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从而提高催化剂催化效能。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3977815A公开了一种氧化硅-石墨烯担载Pt-Ni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以大孔介孔SiO2与石墨烯复合物为载体,Pt-Ni合金纳米粒子分散在石墨烯表面。然而,SiO2与石墨烯复合降低了载体导电性,不利于提高催化效率,且石墨烯亦存在氧化稳定性弱,导电性不稳定,电导率低和成本高等问题,另外,Pt-Ni合金催化剂虽然降低了Pt含量,但是金属铂的利用率和催化活性不如核-壳型结构催化效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比表面积大、低铂含量、催化活性高的高温燃料电池用空间稳定的CNSs-Ni@Pt/PM-g-C3N4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多孔棒状石墨碳氮化物(PM-g-C3N4)具有的独特的热稳定性、耐酸碱性、高比表面积、氮参杂量高等特点和由纳米碳球(CNSs)空间限制的核-壳型结构铂镍纳米催化剂(Ni@PtNPs)具有比表面积大、低铂含量、催化活性高等优势,催化剂结合了耐高温,耐酸碱性,低铂含量,催化活性高的特征,适用于由酸参杂的质子交换膜高温燃料电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CNSs-Ni@Pt/PM-g-C3N4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PM-g-C3N4的制备:将三聚氰胺溶解在乙二醇中制备饱和溶液,搅拌溶解后,加入硝酸水溶液,收集沉淀;洗涤,干燥,退火,冷却得黄色固体粉末载体多孔棒状石墨氮化碳PM-g-C3N4;2)Ni@Pt/PM-g-C3N4的制备:将PM-g-C3N4分散在乙二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将分散均匀的PM-g-C3N4混合物溶液、NiCl2溶液和柠檬酸钠混合,调节溶液pH至10~11;搅拌均匀后在90~150℃温度下保持3~6小时,冷却,离心,洗涤后过滤,干燥,获得Ni/PM-g-C3N4粉末;将Ni/PM-g-C3N4粉末超声分散在乙二醇中,加入柠檬酸钠、H2PtCl6水溶液,调节溶液pH至8~10,匀速搅拌,随后在80~100℃温度下保持3~6小时,冷却,离心,洗涤后过滤,干燥,获得Ni@Pt/PM-g-C3N4粉末;3)CNSs-Ni@Pt/PM-g-C3N4电催化剂的制备:将步骤2)制得的Ni@Pt/PM-g-C3N4粉末分散于乙二醇体系中,搅拌分散后,加入纳米碳球CNSs,使纳米碳球CNSs分布在Ni@Pt金属纳米颗粒之间;产物洗涤后离心过滤,干燥,获得CNSs-Ni@Pt/PM-g-C3N4电催化剂。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硝酸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为0.76~1.26:1.0;所述的三聚氰胺溶解在乙二醇中的温度控制在50~100℃,搅拌的速率控制在150~250rpm,三聚氰胺的乙二醇溶液质量浓度为2.90~4.29wt%;所述的硝酸水溶液的硝酸浓度为0.1~0.2M。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的洗涤剂为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多次,至除去残留的硝酸和乙二醇;所述的干燥是将产物在60~100℃下干燥10~12小时;所述的退火温度为350~500℃,保温时间为2~4h;退火温度的升温速率为5~10℃/min。优选地,步骤2)第一阶段中,柠檬酸钠、NiCl2和PM-g-C3N4质量比为0.05~1.06:0.046~0.4865:1;所述的PM-g-C3N4分散在乙二醇中的PM-g-C3N4的质量浓度为0.29~1.33wt%。优选地,第二阶段中,柠檬酸钠与H2PtCl6的摩尔比为1.0~2.0:1;Ni/PM-g-C3N4粉末超声分散在乙二醇中的Ni/PM-g-C3N4的质量浓度为0.41~0.97wt%;所述的Ni@Pt/PM-g-C3N4中催化剂铂镍总金属负载量占Ni@Pt/PM-g-C3N4催化剂总质量的11.1~20wt%,原子比Ni:Pt=5:1~1:5。优选地,步骤2)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调节溶液pH都是加入NaOH/EG溶液调节;NaOH/EG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5.0~10.0wt%。优选地,步骤2)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所述的冷却温度为25~26℃;所述的离心的转速在7000~11000rpm;所述的洗涤是蒸馏水洗涤;所述的干燥是在60~100℃,真空条件下干燥10~12小时。优选地,步骤1)和步骤2)的反应在氮气气氛下进行。优选地,步骤3)纳米碳球占PM-g-C3N4载体质量的50~100wt%;所述的纳米碳球的密度ρ=249~251m2g-1,直径在步骤3)中,所述分散温度为60~90℃。所述的干燥为真空干燥10~12小时;所述的洗涤为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所述的离心的速率为7000~11000rpm。一种CNSs-Ni@Pt/PM-g-C3N4电催化剂,由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得,该电催化剂的Ni@Pt金属纳米粒子直径为20-30纳米,颗粒比表面积σ=12.08~20.66m2/g;该催化剂的金属铂含量Mpt=5.55~6.86wt%,氢还原峰值电流I=-3.2*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CNSs-Ni@Pt/PM-g-C

【技术特征摘要】
1.CNSs-Ni@Pt/PM-g-C3N4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PM-g-C3N4的制备:将三聚氰胺溶解在乙二醇中制备饱和溶液,搅拌溶解后,加入硝酸水溶液,收集沉淀;洗涤,干燥,退火,冷却得黄色固体粉末载体多孔棒状石墨氮化碳PM-g-C3N4;
2)Ni@Pt/PM-g-C3N4的制备:将PM-g-C3N4分散在乙二醇中,超声分散均匀;将分散均匀的PM-g-C3N4混合物溶液、NiCl2溶液和柠檬酸钠混合,调节溶液pH至10~11;搅拌均匀后在90~150℃温度下保持3~6小时,冷却,离心,洗涤后过滤,干燥,获得Ni/PM-g-C3N4粉末;
将Ni/PM-g-C3N4粉末超声分散在乙二醇中,加入柠檬酸钠、H2PtCl6水溶液,调节溶液pH至8~10,匀速搅拌,随后在80~100℃温度下保持3~6小时,冷却,离心,洗涤后过滤,干燥,获得Ni@Pt/PM-g-C3N4粉末;
3)CNSs-Ni@Pt/PM-g-C3N4电催化剂的制备:将步骤2)制得的Ni@Pt/PM-g-C3N4粉末分散于乙二醇体系中,搅拌分散后,加入纳米碳球CNSs,使纳米碳球CNSs分布在Ni@Pt金属纳米颗粒之间;产物洗涤后离心过滤,干燥,获得CNSs-Ni@Pt/PM-g-C3N4电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NSs-Ni@Pt/PM-g-C3N4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硝酸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为0.76~1.26:1.0;所述的三聚氰胺溶解在乙二醇中的温度控制在50~100℃,搅拌的速率控制在150~250rpm,三聚氰胺的乙二醇溶液质量浓度为2.90~4.29wt%;所述的硝酸水溶液的硝酸浓度为0.1~0.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CNSs-Ni@Pt/PM-g-C3N4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洗涤剂为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多次,至除去残留的硝酸和乙二醇;所述的干燥是将产物在60~100℃下干燥10~12小时;所述的退火温度为350~500℃,保温时间为2~4h;退火温度的升温速率为5~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NSs-Ni@Pt/PM-g-C3N4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第一阶段中,柠檬酸钠、NiCl2和PM-g-C3N4质量比为0.05~1.06:0.046~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志雄彭晓宏冯凌伟龙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伟的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