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靠式旋转导向工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推靠式旋转导向工具,属石油井下导向工具
技术介绍
在石油钻井工程中,对一些受地理位置限制或开发后期的油田,通常需要开发超深井、高难度定向井、大位移井和长距离水平井,以获取地层深处的油气,为了让钻头能到达特定位置,需要对钻头的旋进方向进行导向。旋转导向钻井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项尖端自动化钻井新技术。它的出现是世界钻井技术的一次质的飞跃。旋转导向钻井技术的核心是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它主要由井下旋转自动导向钻井系统、地面监控系统和将上述两部分联系在一起的双向通信技术组成。它具有钻进时摩阻与扭阻小、钻速高、成本低、建井周期短、井眼轨迹平滑、易调控并可延长水平段长度等特点。旋转导向钻井技术要求在地面控制、信号传输、信号测量、井下控制还是旋转导向工具方面都需要具备可靠性以及良好的使用性能。然而,随着深井、超深井、特殊工艺井、高温高压井的数量和比例逐渐增多,使得人们不断面对更多新的技术难点,如信号传输技术难点、信号检测技术难点等,由此通过电控控制钻头的旋进方向的可靠性相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推靠式旋转导向工具,它由外壳体、上接头(1)、下接头(2)和旋转控制装置构成,外壳体呈变径圆筒状,外壳体由相互螺纹连接的上壳体(3)和下壳体(4)构成,外壳体的一端螺纹安装有上接头(1),外壳体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下接头(2),其特征在于:上接头(1)与下接头(2)之间的外壳体内活动安装有中心管(11),中心管(11)和外壳体之间装有旋转控制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靠式旋转导向工具,它由外壳体、上接头(1)、下接头(2)和旋转控制装置构成,外壳体呈变径圆筒状,外壳体由相互螺纹连接的上壳体(3)和下壳体(4)构成,外壳体的一端螺纹安装有上接头(1),外壳体的另一端螺纹安装有下接头(2),其特征在于:上接头(1)与下接头(2)之间的外壳体内活动安装有中心管(11),中心管(11)和外壳体之间装有旋转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靠式旋转导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控制装置由旋转控制筒(15)、推管(16)、上旋转管(17)和下旋转管(18)构成,外壳体内的中心管(11)一端套装有旋转控制筒(15),旋转控制筒(15)内的中心管(11)上套装有上旋转管(17),上旋转管(17)一侧的中心管上套装有下旋转管(18),上旋转管(17)的一端延伸至下旋转管(18)内并与下旋转管(18)螺纹连接,上旋转管(17)的端头与下旋转管(18)之间的中心管(11)上通过限位环(25)装有复位弹簧(26);上旋转管(17)另一侧的中心管(11)上套装有推管(16),推管(16)一端延伸至旋转控制筒(15)外端,延伸至旋转控制筒(15)外端的推管(16)端头螺纹安装有密封帽(33),密封帽(33)分别与上壳体(3)和偏心管(30)滑动密封连接;外壳体内另一端的中心管(11)上通过对称设置的扶正轴承(32)活动安装有偏心管(30),偏心管(30)的一端延伸至推管(16)内,上旋转管(17)的另一端延伸至推管(16)内,上旋转管(17)一侧的中心管(11)通过限位花键(31)与偏心管(30)抵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靠式旋转导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控制筒(15)一端端头的内壁上均布设置有滑槽(19),滑槽(19)一侧的旋转控制筒(15)圆周上呈间隔状均布有旋转控制筒流通孔(20)和径向泄压孔(21),旋转控制筒流通孔(20)和径向泄压孔(21)数量分别为4个,其中,径向泄压孔(21)一侧的旋转控制筒(15)壁上对应设置有轴向泄压孔(22),轴向泄压孔(22)与径向泄压孔(2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靠式旋转导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管(16)呈变径圆筒状,推管(16)的中心孔为变径孔,推管(16)的圆周上与滑槽对应状均布有滑键(27),滑键(27)一侧的推管(16)端头与滑槽(19)对应状设置有旋转导引齿(28),滑键(27)另一侧的推管(16)通过花键(29)与偏心管(30)滑动连接;所述的推管(16)通过滑键(27)和滑槽(19)配合与旋转控制筒(15)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靠式旋转导向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旋转管(17)呈变径圆筒状,上旋转管(17)的圆周上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成宇,方永,吴鹏程,钟成旭,王星皓,张震伟,张华礼,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