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爬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874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高塔爬升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新型爬升机构。包括锚固在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的轨道、设置于轨道上的步进装置和固定在步进装置上的控制平台步进装置包括沿竖向间隔布置的两组爬箱;两组爬箱之间设置有爬升油缸;控制平台固定在处于上层的一组爬箱上,还包括通过一水平转轴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爬箱内的挂爪;挂爪一端延伸至爬箱内,另一端与轨道钩挂固定或是松脱;爬箱的箱体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挂爪与轨道连接情况的观测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爬升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能够时刻观测挂爪与轨道的钩挂情况,操作安全性大幅度提高,避免出现脱钩问题发生,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A new climb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爬升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高塔爬升结构
,具体地指一种新型爬升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多数混凝土高塔浇筑大多采用爬模工艺施工,其爬升机构的主要部件为摆动杆带动的凸块机构。如专利号为“CN2004200763546”的名为“一种液压自动爬模系统的爬升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介绍的一种爬升装置,该装置包括锚固在已浇筑混凝土表面的轨道以及设置于轨道上的步进装置,步进装置包括两组爬箱,两组爬箱之间通过竖向爬升油缸连接,上、下爬箱内分别设置有一弹簧复位器,弹簧复位器的一端铰接在爬箱内的滑槽下端点或上端点处,弹簧复位器的另一端与一摆杆的一端铰接,摆杆的另一端与铰接固定在爬箱内的凸轮块固连,凸轮块转动时切入轨道的承力孔中,带动轨道或爬头上行。这种爬升装置结构较为简单,爬行过程中的动作比较少,能够满足大部分爬模施工的要求。但是这种爬升结构的爬升行程较小,效率较低,同时由于爬升为封闭式结构,无法实时检查凸轮块的挂轨情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爬升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爬升机构,包括锚固在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的轨道、设置于轨道上的步进装置和固定在步进装置上的控制平台;所述步进装置包括沿竖向间隔布置的两组爬箱;所述两组爬箱之间设置有爬升油缸;所述控制平台固定在处于上层的一组爬箱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一水平转轴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爬箱内的挂爪;所述挂爪一端延伸至爬箱内,另一端与轨道钩挂固定或是松脱;所述爬箱的箱体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挂爪与轨道连接情况的观测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观测结构包括开设于爬箱箱体侧壁上的观测窗;所述观测窗是与挂爪旋转路径重合的弧形通孔,观测窗内穿设有一指针;所述指针一端固定在挂爪上,另一端穿过观测窗伸出于爬箱;所述爬箱位于观测窗四周的箱体侧壁上标识有显示指针移动情况的刻度。进一步的所述挂爪包括通过转轴与爬箱连接的主板;所述主板延伸至爬箱外的一端设置有鹰嘴型挂钩,主板远离挂钩的一侧板体上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爬箱内位于配重块下方设置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在挂钩钩挂住轨道时抵紧在主板下端。进一步的所述爬箱与轨道之间设置有限制爬箱沿水平方向脱出轨道的反扣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横向两侧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滑槽;所述滑槽为横向侧部开口的与轨道通长布置的U型槽;所述反扣结构包括设置于爬箱横向两侧的反扣支架;所述反扣支架一端焊接在爬箱上,另一端沿横向方向延伸至滑槽内,反扣支架背离已浇筑混凝土的一面设置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一侧为与滑槽紧密贴合的光滑平面,另一侧通过一球铰可万向转动地连接于反扣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爬箱与轨道之间设置有使滑块紧贴在滑槽表面的抵紧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抵紧结构包括固定在爬箱下端的反力座;所述反力座上穿设有沿水平方向布置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自由端穿设有滑靴;所述滑靴一端通过螺栓位置可调的连接于调节螺杆,另一端抵紧在轨道背离已浇筑混凝土的一面。进一步的每组爬箱内设置有至少两组沿竖向间隔布置的挂爪。进一步的所述轨道面向爬箱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沿竖向间隔布置的用于钩挂挂爪的挡块。进一步的所述爬箱与控制平台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控制平台水平度的调平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调平结构包括包括平衡梁;所述平衡梁一端可绕水平轴线旋转地铰接连接于爬箱,另一端与爬箱之间设置有驱动平衡梁旋转的调平油缸;所述控制平台固定在平衡梁上。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梁与爬箱之间设置有锁止螺杆;所述锁止螺杆上下两端分别铰接连接于平衡梁和爬箱上;所述平衡梁经过调平油缸调平后通过锁止螺杆固定于爬箱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有:1、通过在爬箱上设置观测结构,能够清晰的看到挂爪与轨道的钩挂情况,避免出现脱钩等问题,提高了整个爬箱爬升过程的安全性和操作性;2、通过观测窗、刻度与指针的组合结构,能够清晰的反映挂爪旋转情况,从而判断挂爪与轨道的钩挂情况,确保挂爪能够稳定的与轨道进行钩挂固定;3、通过在挂爪上配备配重块,使整个挂爪的重心处于爬箱内部,便于挂爪在脱离轨道后能够通过配重块回复至初始状态,限位板能够阻止挂爪继续向下翻转,从而使挂爪能够稳定的钩挂在轨道上,结构简单,且无需动力设备对挂爪进行驱动,操作方便;4、通过在爬箱与轨道之间设置反扣结构能够限制爬箱从水平方向上与轨道脱开,提高爬箱与轨道连接稳定性;5、通过反扣支架卡合在滑槽内,从而限制爬箱从水平方向脱出轨道,结构简单,组合方便,能够有效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6、通过设置球铰使滑块能够万向转动,这样的设置结构能够使滑块适应不同倾角的轨道结构,针对某些混凝土浇筑面存在倾斜面的情况下使用,适用范围得到大幅度提升;7、通过在爬箱与轨道之间设置抵紧结构,通过抵紧结构与反扣结构配合使用,使爬箱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于轨道上,提高两者的连接稳定性;8、通过调节螺杆将滑靴连接在爬箱上,可以对滑靴水平位置进行调节,且调节方式简单方便,使滑靴始终能够稳定的支撑在轨道外表面;9、通过在每组爬箱上设置两组挂爪,确保每组爬箱在任何时候都至少有一组挂爪钩挂在轨道上,提高爬箱与轨道连接稳定性和安全性;10、通过挡块作为挂爪与轨道连接的钩挂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挂爪能够快速钩挂在挡块上;11、通过在控制平台与爬箱之间设置调平结构,确保控制平台可在任何时刻保持水平状态,便于施工人员在控制平台内的操作,也便于提高控制平台内的设备稳定性;12、通过调平油缸的驱动,能够方便对控制平台进行快速的调节控制,确保控制平台能够始终维持在水平状态,调节方式简单、方便;13、通过在调平油缸的两侧设置两组锁止螺杆结构,能够在调平后对控制平台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控制平台的稳定性,避免由于调平油缸的失效出现控制平台翻转的问题发生。本专利技术的爬升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能够时刻观测挂爪与轨道的钩挂情况,操作安全性大幅度提高,避免出现脱钩问题发生,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爬箱与轨道连接主视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爬箱结构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挂爪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反扣结构俯视图;图5:本专利技术抵紧结构示意图;图6:本专利技术轨道结构侧视图;图7:本专利技术调平结构示意图;图8:本专利技术调平结构侧视图;图9:实施例爬升步骤1示意图;图10:实施例爬升步骤2示意图;图11:实施例爬升步骤3示意图;图12:实施例爬升步骤4示意图;图13:实施例爬升步骤5示意图;图14:实施例爬升步骤6示意图;其中:1—轨道;2—控制平台;3—爬箱;4—爬升油缸;5—转轴;6—挂爪;6.1—主板;6.2—挂钩;6.3—配重块;7—观测窗;8—指针;9—刻度;10—限位板;11—滑槽;12—反扣支架;13—滑块;14—球铰;15—反力座;16—调节螺杆;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爬升机构,包括锚固在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的轨道(1)、设置于轨道(1)上的步进装置和固定在步进装置上的控制平台(2);所述步进装置包括沿竖向间隔布置的两组爬箱(3);所述两组爬箱(3)之间设置有爬升油缸(4);所述控制平台(2)固定在处于上层的一组爬箱(3)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一水平转轴(5)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爬箱(3)内的挂爪(6);所述挂爪(6)一端延伸至爬箱(3)内,另一端与轨道(1)钩挂固定或是松脱;所述爬箱(3)的箱体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挂爪(6)与轨道(1)连接情况的观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爬升机构,包括锚固在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表面的轨道(1)、设置于轨道(1)上的步进装置和固定在步进装置上的控制平台(2);所述步进装置包括沿竖向间隔布置的两组爬箱(3);所述两组爬箱(3)之间设置有爬升油缸(4);所述控制平台(2)固定在处于上层的一组爬箱(3)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一水平转轴(5)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爬箱(3)内的挂爪(6);所述挂爪(6)一端延伸至爬箱(3)内,另一端与轨道(1)钩挂固定或是松脱;所述爬箱(3)的箱体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观察挂爪(6)与轨道(1)连接情况的观测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结构包括开设于爬箱(3)箱体侧壁上的观测窗(7);所述观测窗(7)是与挂爪(6)旋转路径重合的弧形通孔,观测窗(7)内穿设有一指针(8);所述指针(8)一端固定在挂爪(6)上,另一端穿过观测窗(7)伸出于爬箱(3);所述爬箱(3)位于观测窗(7)四周的箱体侧壁上标识有显示指针(8)移动情况的刻度(9)。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爪(6)包括通过转轴(5)与爬箱(3)连接的主板(6.1);所述主板(6.1)延伸至爬箱(3)外的一端设置有鹰嘴型挂钩(6.2),主板(6.1)远离挂钩(6.2)的一侧板体上设置有配重块(6.3);所述爬箱(3)内位于配重块(6.3)下方设置有一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在挂钩(6.2)钩挂住轨道(1)时抵紧在主板(6.1)下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爬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爬箱(3)与轨道(1)之间设置有限制爬箱(3)沿水平方向脱出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林李拔周翟保进苏艳王磊刘沛曾炜刘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