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立半干法预制柱连接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886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立半干法预制柱连接及其施工方法,所述连接包括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上预制柱的下端设置第一预留孔,下预制柱的上端设置第二预留孔,第一预留孔和第二预留孔相对正,围合而成的区域用于放置抗剪机构及浇注砂浆,上预制柱内设置连接盒和第一纵筋,下预制柱内设置第二纵筋,连接盒的顶板和底板分别与第一纵筋、第二纵筋相连。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第一纵筋端头拧入内螺纹孔内;b、将抗剪机构放入第一预留孔和第二预留孔内;c、将第二纵筋穿过底板孔,用螺栓固定;d、通过第一预留孔道、第二预留孔道注满砂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预制柱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与现浇柱基本等同,可沿用现浇柱设计方法,方便工程设计。

A kind of connection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elf standing and semi dry precast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立半干法预制柱连接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连接,具体为一种自立半干法预制柱连接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工业化结构形式,在各种住宅、办公楼等建筑中广泛应用。对于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而言,预制柱间的连接性能对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施工方法上来分,预制柱间的连接可分为“湿连接”和“干连接”。其中,“湿连接”预制柱通常具有与现浇柱等同的连接性能,但该种柱连接方式通过需要侧向支承先将柱固定,然后通过浇筑连接部位砂浆形成连接,此种连接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现场湿作业,难以高效发挥装配式建筑的优越性。“干连接”通常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连接预制柱,该种方式通常无需侧向支承,具有高效的建造性能,但该方式的连接性能通常是“非等同现浇”的,具有自身设定的性能,相应的设计方法不够成熟。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高效装配且连接界面具有较强抗剪能力的自立半干法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立半干法预制柱连接,包括上预制柱(1)和下预制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制柱(1)的下端设置第一预留孔(11),所述下预制柱(2)的上端设置第二预留孔(21),所述第一预留孔(11)和第二预留孔(21)相对正,围合而成的区域用于放置抗剪机构(3)及浇注砂浆,所述上预制柱(1)内设置连接盒(12)和第一纵筋(13),所述下预制柱(2)内设置第二纵筋(22),所述连接盒(12)的顶板和底板分别与第一纵筋(13)、第二纵筋(22)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立半干法预制柱连接,包括上预制柱(1)和下预制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制柱(1)的下端设置第一预留孔(11),所述下预制柱(2)的上端设置第二预留孔(21),所述第一预留孔(11)和第二预留孔(21)相对正,围合而成的区域用于放置抗剪机构(3)及浇注砂浆,所述上预制柱(1)内设置连接盒(12)和第一纵筋(13),所述下预制柱(2)内设置第二纵筋(22),所述连接盒(12)的顶板和底板分别与第一纵筋(13)、第二纵筋(2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立半干法预制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盒(12)底面与上预制柱(1)的下端面在同一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立半干法预制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盒(12)的底板上开设有底板孔(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立半干法预制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盒(12)的顶板与第一纵筋(13)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纵筋(22)穿过底板孔(122)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立半干法预制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留孔(11)和第二预留孔(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林卿缘何斌曾滨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