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玄武岩纤维预应力锚索系统及其锚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锚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预应力锚索系统及其锚固方法。
技术介绍
预应力锚索技术因结构简单、经济高效,作为锚固工程中限制变形、改善岩土体应力状态、提高岩土体稳定性的加固措施之一,已经被众多工程应用所证实。近年来,在隧道边坡、深基坑、水库坝基、矿井硐室等各个领域广泛性的应用,预应力锚索技术体现出很强实用性。预应力锚索作为边坡、围岩硐室与隧道加固工程常用的主动加固技术。而常用的平行钢丝束与钢绞线等传统预应力张拉索因材质原因容易出现锈蚀失效、蠕变松弛等各种病害,锚索支护系统体系极易因各种病害出现突然失效。为保证传统预应力锚索安全运营,锚固系统运营维护难度较大、费用较高。因此,需要一种新型预应力锚索系统更加合理进行工程锚固。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预应力锚索系统,有效解决地下水丰富地区传统预应力锚索突然失稳的问题,避免了在地下富水环境下的钢材锈蚀问题,改善了传统锚索系统长期运营阶段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玄武岩纤维预应力锚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工作锚具系统(1)、尾端锚固器(2)、玄武岩纤维锚索(3)以及位于预应力工作锚具系统(1)和尾端锚固器(2)之间的集束器(4);所述预应力工作锚具系统(1)包括工作锚盘(11)和位于所述工作锚盘(11)外侧的限位装置;所述尾端锚固器(2)具有锯齿形的外侧表面以及多个索孔道(21),所述索孔道(21)在指向所述工作锚盘(11)方向的直线上延伸并贯穿尾端锚固器(2);所述玄武岩纤维锚索(3)具有玄武岩纤维索股(31),所述玄武岩纤维索股(31)自工作锚盘(11)的外侧沿着工作锚盘(11)、集束器(4)、尾端锚固器(2)的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玄武岩纤维预应力锚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应力工作锚具系统(1)、尾端锚固器(2)、玄武岩纤维锚索(3)以及位于预应力工作锚具系统(1)和尾端锚固器(2)之间的集束器(4);所述预应力工作锚具系统(1)包括工作锚盘(11)和位于所述工作锚盘(11)外侧的限位装置;所述尾端锚固器(2)具有锯齿形的外侧表面以及多个索孔道(21),所述索孔道(21)在指向所述工作锚盘(11)方向的直线上延伸并贯穿尾端锚固器(2);所述玄武岩纤维锚索(3)具有玄武岩纤维索股(31),所述玄武岩纤维索股(31)自工作锚盘(11)的外侧沿着工作锚盘(11)、集束器(4)、尾端锚固器(2)的一个索孔道(21)、该尾端锚固器(2)的另一个索孔道(21)、集束器(4)、工作锚盘(11)的路径来回穿设至少一次,玄武岩纤维索股(31)的端头通过所述限位装置固定在工作锚盘(11)的外侧,并在限位装置的外侧编织合成一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预应力锚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锚索(3)具有多根玄武岩纤维索股(31),每根玄武岩纤维索股(31)沿着所述路径来回穿设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玄武岩纤维预应力锚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装置的外侧,每根所述玄武岩纤维索股(31)的两个端头编织合成一股,形成该玄武岩纤维索股(31)的编织部分,相邻的两根玄武岩纤维索股(31)的编织部分相互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玄武岩纤维预应力锚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装置的外侧,每根所述玄武岩纤维索股(31)的两个端头分别与相邻的两根玄武岩纤维索股(31)的各自的一个端头编织并依次串联形成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预应力锚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纤维锚索(3)仅具有一根所述玄武岩纤维索股(31),该玄武岩纤维索股(31)沿着所述路径来回穿设多次直至填充所有索孔道(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预应力锚索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国亮,郭庆,李舰航,孙福申,鲁亚义,杨斌,刘国庆,刘扬,王永光,赵鹤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中公诚科吉林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