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注桩二次灌注的施工工具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灌注桩二次灌注的施工工具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基础施工中,桩基技术应用普遍,随着超高层建筑体量的增加使得桩身长度越来越长,直径也越来越大,旋挖钻孔灌注桩作为其最常用的桩基形式,具有成孔速度快,对环境影响性小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往往遇上如下情形:在软弱土层、地质条件差的环境中,成孔过程孔护壁稳定性较差,需要使用长护筒护壁的措施,然而在完成混凝土浇筑,拔起护筒后,因孔壁成孔的差异,从而对降低混凝土预估出现偏差,造成桩顶标高低于设计标高的情况。目前,为解决此类技术难题,主要利用传统的干接桩法,即已经灌注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期开挖到断桩处,清理对接桩头后安装模板,使用高一标号的混凝土再次灌注。干接桩法接桩费用较大,接桩后还需一段养护期,接桩和养护都会耽误工期,并且桩的质量没有一次成型桩效果好。而且现有接桩导管在将导管插入桩孔过程中,会出现泥浆进入导管内的情况,从而进入桩体混凝土中,影响桩身成型质量。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灌注桩二次灌注的施工工具,包括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末端设置有活动堵头,活动堵头包括管体和底盖,管体的一端连通于导管末端,底盖铰接于管体另一端,底盖可沿铰接处转动后封住所在的管体端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灌注桩二次灌注的施工工具,包括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末端设置有活动堵头,活动堵头包括管体和底盖,管体的一端连通于导管末端,底盖铰接于管体另一端,底盖可沿铰接处转动后封住所在的管体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设有底盖限位块,底盖限位块设置在铰接处对侧的管体内壁上;所述底盖封住管体端口时其边缘紧贴管体内壁,且被底盖限位块限制于水平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堵头还包括有连接螺环,连接螺环的一端与导管末端螺纹连接,另一端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管体与导管的连通端外壁设有凸沿,凸沿卡于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外壁上设有连接螺环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与底盖通过连接活页铰接,连接活页的一片页片固定连接于管体末端的外壁,另一片页片与底盖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施工工具,其特征在于:环绕底盖边缘开设有半圆凹槽,在该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其,吴兰旗,甘斌强,朱明佳,唐勇,杨红章,梁发军,凌福照,陈凤妮,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