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桥梁加固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84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维修加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车桥梁加固工艺。一种机动车辆桥梁加固工艺,包括:步骤一、桥梁裂缝处理;步骤二、桥板、梁柱碳纤维加固处理;步骤三、植筋加固处理;步骤四、梁柱截面加大施工;步骤五、桥面沥青路面施工;步骤六、桥面人行道路砖铺设施工。修复桥梁老化产生的裂缝,通过碳纤维布来提高梁、板的抗弯能力,增强梁柱的抗剪能力,提高柱的承压能力。植筋加固、增大梁柱截面来进一步增强梁柱的承压、抗弯能力。在桥面重新铺设沥青路面和人行道路转来对桥梁表面进行修复,避免桥面坑洼导致的危险。通过上各个步骤对桥梁进行全面的修复加强,使得桥梁重新达到安全使用的性能系数要求。

A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of vehicle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动车桥梁加固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维修加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车桥梁加固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桥梁施工一般采用混凝土直接浇筑的方式来施工,由于材料有着本身寿命的限制。在经过一定使用时间后,随着材料老化,桥梁无法达到安全使用的性能系数要求,因此需要对桥梁进行修复以满足继续安全使用的性能系数要求。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4805775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RC桥墩震后修复技术的施工方法。该方案中通过FRP约束塑性铰区域混凝土来修复桥梁,并提高该区域混凝土在地震中的抗破坏能力。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桥梁受损处通常为桥墩、梁柱等关键部位,因此通过上述施工方法可以对灾后受损的桥梁关键部位进行修复。但是当桥梁因为时间流逝全方面老化时,该修复工艺无法达到让桥梁性能系数重新达到安全使用的性能系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桥梁加固工艺,其优势在于能够让老化的桥梁重新达到安全使用的性能系数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动车辆桥梁加固工艺,包括:步骤一、桥梁裂缝处理;步骤二、桥板、梁柱碳纤维加固处理;步骤三、植筋加固处理;步骤四、梁柱截面加大施工;步骤五、桥面沥青路面施工;步骤六、桥面人行道路砖铺设施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修复桥梁老化产生的裂缝,通过碳纤维布来提高梁、板的抗弯能力,增强梁柱的抗剪能力,提高柱的承压能力。植筋加固、增大梁柱截面来进一步增强梁柱的承压、抗弯能力。在桥面重新铺设沥青路面和人行道路转来对桥梁表面进行修复,避免桥面坑洼导致的危险。通过上各个步骤对桥梁进行全面的修复加强,使得桥梁重新达到安全使用的性能系数要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桥梁裂缝处理的步骤中,包括:1.1清理裂缝;沿裂缝深度凿除裂缝表层混凝土,凿成V型槽;剔除缝口表面的松散杂质,用压缩空气清除槽内浮尘;1.2处理外露钢筋;对外露钢筋进行除锈处理,对锈断的原钢筋进行焊接替换;1.3埋设灌浆嘴;用胶泥齐缝埋设、粘贴灌浆嘴,每条裂缝上至少有两个灌浆嘴;沿缝长涂一份基液,待胶泥初凝后,再抹上一层胶泥,并除气泡抹平,待新抹的胶泥初凝后,表面用基液涂刷;1.4密封检测;1.5灌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清理裂缝形成V型槽结构后,以便向槽内埋设灌浆嘴,通过灌浆嘴来向裂缝内灌浆。抹上两层胶泥使得缝口处良好密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密封检测步骤时,封缝材料固化后,沿缝涂刷一层肥皂水,并从灌浆嘴中通入压缩空气,检查缝的密封效果,对漏气部位进行补封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涂刷肥皂水后通压缩空气来检测密封性。通气后,压缩空气会从缝隙处排出,使得涂刷在表面的肥皂水形成泡沫。对缝隙处补封以达到密封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灌浆步骤时,启灌之前,先接通管道,打开所有灌浆嘴上的阀门,用低气压的压缩空气将管道及裂缝吹干净;灌浆顺序自上而下,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连续灌浆,灌浆时压力逐渐升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次灌浆以免遗漏,同时灌浆时从较低压力开始逐渐上升,防止骤然加压导致裂缝扩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桥板、梁柱碳纤维加固处理的步骤,包括:2.1混凝土表面处理;2.2配制并涂刷底层树脂;配制底层树脂,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2.3粘贴面找平;混凝土表面修补应选用丙酮将表面浮尘擦去,有凹陷处使用修补胶找平,转角部位抹成平滑圆弧曲面;2.4碳纤维裁剪;裁剪碳纤维布,裁剪方向垂直于碳纤维长度方向,裁剪后的碳纤维长度方向与粘贴部位的承力方向一致;2.5配制并涂刷浸渍树脂或粘贴树脂;配制浸渍树脂或粘贴树脂,配制过程中沿顺指针方向搅拌树脂,直至颜色均匀、无气泡产生;2.6粘贴碳纤维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桥板和梁柱上粘贴碳纤维布来提高梁、板的抗弯能力,增量梁、柱的抗剪能力,提高柱的承压能力。清除浮尘后使得碳纤维布和桥梁连接更牢固。设置裁剪方向垂直于碳纤维长度方向,以防出现拉丝现象。同时裁剪后的碳纤维长度方向与粘贴部位的承力方向一致来使得纤维丝能够在承力方向上受力张紧,将纤维丝高载荷能力的特点发挥出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混凝土表面处理时,包括:2.1.1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裂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2.1.2被加固构件表面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志,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转角粘贴处倒圆角处理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2.1.3先对裂缝进行压力注胶灌缝处理/裂缝封闭处理;2.1.4用强力吹风器或吸尘器清除表面粉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除表面老化腐蚀的混凝土,使得粘贴碳纤维布时不是以这种强度不足的混凝土为载体,使得碳纤维布可以更牢固地与桥梁结合在一起,起到加固作用。取出浮尘油污、清理裂缝同样也可以起到使碳纤维布和桥梁结合更牢固的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粘贴碳纤维布时,包括:2.6.1粘贴碳纤维布前对粘贴面进行擦拭,拭去粘贴面粉尘;2.6.2在粘贴面涂刷结构胶,涂抹用力适度,涂刷不出控制线,涂刷范围内薄厚较一致;2.6.3粘贴碳纤维布,粘贴时放卷用力适中;2.6.4从一端向另一端滚压碳纤维布,滚压中让胶渗透纤维布;2.6.5多层粘贴时,应在碳纤维布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如超过40分钟,则应等12小时后再涂刷粘贴剂粘贴下一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均匀刷涂结构胶使得碳纤维布能够与结构胶各处的结合状态基本相同。粘贴多层结合的碳纤维布时,若指触干燥时间小于40分钟则直接在直接开始粘贴下一层。当指触干燥时间大于40分钟时,粘贴层表面会附着有较多粉尘影响下一层的连接强度,因此等待12小时结构胶完全凝固后再清尘粘贴下一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植筋加固处理步骤中,包括:3.1钻孔;按设计位置使用标准规格的钻头钻孔到设计深度;3.2清孔;用气泵、毛刷清孔,清刷完毕后,用免死沾丙酮,清刷孔洞内壁;3.3清理钢筋;启动磨光机,将钢筋端部除锈打磨出金属光泽为止,除锈长度大于锚固深度50mm;3.4埋植钢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筋一端植入混凝土内,与混凝土结合在一起,钢筋露出在混凝土外的一端可以起到支撑外附钢结构的作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埋植钢筋时,包括:3.4.1配制钢筋锚固用胶;3.4.2盲孔埋植钢筋时,将锚固用胶注入孔洞内,达到孔洞深度的三分之二处,将钢筋以除锈清理端朝向孔洞方向一边旋转一边将钢筋插入洞内,直到钢筋端部达到孔洞底部为止;埋植通孔钢筋时,将钢筋插入通孔内,孔两端通过环氧砂浆封堵,封堵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动车辆桥梁加固工艺,其特征是,包括:/n步骤一、桥梁裂缝处理;/n步骤二、桥板、梁柱碳纤维加固处理;/n步骤三、植筋加固处理;/n步骤四、梁柱截面加大施工;/n步骤五、桥面沥青路面施工;/n步骤六、桥面人行道路砖铺设施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辆桥梁加固工艺,其特征是,包括:
步骤一、桥梁裂缝处理;
步骤二、桥板、梁柱碳纤维加固处理;
步骤三、植筋加固处理;
步骤四、梁柱截面加大施工;
步骤五、桥面沥青路面施工;
步骤六、桥面人行道路砖铺设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桥梁加固工艺,其特征是,桥梁裂缝处理的步骤中,包括:
1.1清理裂缝;
沿裂缝深度凿除裂缝表层混凝土,凿成V型槽;剔除缝口表面的松散杂质,用压缩空气清除槽内浮尘;
1.2处理外露钢筋;
对外露钢筋进行除锈处理,对锈断的原钢筋进行焊接替换;
1.3埋设灌浆嘴;
用胶泥齐缝埋设、粘贴灌浆嘴,每条裂缝上至少有两个灌浆嘴;沿缝长涂一份基液,待胶泥初凝后,再抹上一层胶泥,并除气泡抹平,待新抹的胶泥初凝后,表面用基液涂刷;
1.4密封检测;
1.5灌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辆桥梁加固工艺,其特征是,密封检测步骤时,封缝材料固化后,沿缝涂刷一层肥皂水,并从灌浆嘴中通入压缩空气,检查缝的密封效果,对漏气部位进行补封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辆桥梁加固工艺,其特征是,灌浆步骤时,启灌之前,先接通管道,打开所有灌浆嘴上的阀门,用低气压的压缩空气将管道及裂缝吹干净;灌浆顺序自上而下,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连续灌浆,灌浆时压力逐渐升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桥梁加固工艺,其特征是,桥板、梁柱碳纤维加固处理的步骤,包括:
2.1混凝土表面处理;
2.2配制并涂刷底层树脂;
配制底层树脂,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
2.3粘贴面找平;
混凝土表面修补应选用丙酮将表面浮尘擦去,有凹陷处使用修补胶找平,转角部位抹成平滑圆弧曲面;
2.4碳纤维裁剪;
裁剪碳纤维布,裁剪方向垂直于碳纤维长度方向,裁剪后的碳纤维长度方向与粘贴部位的承力方向一致;
2.5配制并涂刷浸渍树脂或粘贴树脂;
配制浸渍树脂或粘贴树脂,配制过程中沿顺指针方向搅拌树脂,直至颜色均匀、无气泡产生;
2.6粘贴碳纤维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辆桥梁加固工艺,其特征是,混凝土表面处理时,包括:
2.1.1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裂化混凝土,露出混凝土结构层;
2.1.2被加固构件表面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志,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转角粘贴处倒圆角处理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
2.1.3先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盛张学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