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交叉口处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8838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交叉口处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在现有的交叉口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了伸缩门、升降柱、电子车道指示牌、车流量监测装置以及控制器,适用于存在非机动车明显高峰时段的信号灯道路交叉口。当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大、处于高峰时,将升降柱升起,将右转机动车道临时变为非机动车道,并打开伸缩门,引导非机动车驶入右转机动车道,从而缓解了非机动车通行高峰时的交叉口处的交通压力。本系统对交叉口现状改造小,改造成本相对较低,最重要的是能按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大小实现交叉口通行空间的动态调配,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同时,尽可能保证了交叉口通行效率。

A variable non motorized lane system at road intersec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交叉口处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道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交叉口处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因电动自行车出行带来的便利,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的非机动车(含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和出行量都呈现了迅猛增长,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争道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在道路交叉口处,受非机动车通行空间受限、骑行较为随意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目前在交叉口处对于非机动车通行时间和通行空间的解决措施一般为两种:一是将非机动车与行人的通行空间和通行信号灯合并设置,即非机动车利用行人指示信号、行人斑马线和行人驻足安全岛通行。二是设置专用的非机动车通行信号灯、在机动车停车线和行人斑马线之间设置一条宽度约4m的非机动车过街通行区域,实现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之间的空间和时间分离。然而,上述的两种解决措施均存在不足。第一种解决措施的不足在于:因非机动车占用空间大、行进速度快,往往会溢出行人斑马线和安全岛,对机动车的正常通行造成严重干扰,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双向通行的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存在严重冲突。第二种解决措施的不足在于:因非机动车设置有专用信号和过街通道,严重降低了交叉口机动车和行人有效通行时间,且对交叉口空间占用严重,交叉口整体运行效率严重偏低。同时,左转通行的非机动车之间、与机动车及行人仍存在严重的交通交织和冲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道路交叉口处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交叉口处对于非机动车通行时间和通行空间的解决措施所存在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交叉口整体通行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道路交叉口处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交叉口、位于交叉口内且与机动车道的路面平齐的渠化岛、位于交叉口内的行人过街通道、位于交叉口内的非机动车过街通道、行人信号灯装置以及机动车信号灯装置;其中,所述机动车道包括直行机动车道以及右转机动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伸缩门、若干升降柱、用于显示右转机动车道通行指示的电子车道指示牌、车流量监测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行人信号灯装置、机动车信号灯装置、伸缩门、升降柱、电子车道指示牌以及车流量监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通行指示包括指示直行机动车道与右转机动车道分开放行,以及指示右转机动车道临时变为非机动车的直行+右转车道;所述伸缩门设置于所述右转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之间的第一车道线上,并距交叉口一定的距离;所述若干升降柱设置在所述右转机动车道与直行机动车道之间的第二车道线上,并沿所述第二车道上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进一步的,所述交叉口为十字交叉口,所述机动车道还包括左转机动车道。进一步的,所述渠化岛包括行人驻足安全岛以及右转渠化岛。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若干设置在交叉口内的车止石,所述若干车止石沿所述非机动车道与人行过街通道之间的车道线间隔分布。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一种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的应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当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少时,车流量监测装置将监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判断该时段处于平峰状态,控制器控制所述升降柱降至与右转机动车道的路面平齐,并关闭伸缩门,避免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电子车道指示牌显示直行机动车道和右转机动车道分开放行,右转的机动车利用渠化岛直接不受机动车信号灯控制一直放行,行人和非机动车均利用同一行人信号灯指示,分别利用行人过街通道、非机动车过街通道完成过街;当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大时,车流量监测装置将监测结果,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判断该时段处于高峰时,控制器控制升降柱升起,将右转机动车道变为非机动车道;并打开伸缩门,引导非机动车驶入右转机动车道;电子车道指示牌显示右转机动车道变为临时的非机动车的直行+右转车道,右转的机动车辆按照机动车信号灯指示通行;行人和非机动车利用同一行人信号灯指示,分别利用人行过街通道、右转机动车道完成过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适用于存在非机动车明显高峰时段的信号灯道路交叉口,当非机动车交通量较大、处于高峰时,将升降柱升起,将右转机动车道临时变为非机动车道,并打开伸缩门,引导非机动车驶入右转机动车道,从而缓解了非机动车通行高峰时的交叉口处的交通压力。本系统对交叉口现状改造小,改造成本相对较低,最重要的是能按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流量大小实现交叉口通行空间的动态调配,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同时,尽可能保证了交叉口通行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交叉口处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处于平峰时段的通行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交叉口处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处于高峰时段的通行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局部区域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道路交叉口处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其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d、交叉口e、位于交叉口e内且与机动车道的路面平齐的渠化岛f、位于交叉口e内的行人过街通道g、位于交叉口e内的非机动车过街通道h、行人信号灯装置、机动车信号灯装置、伸缩门1、若干升降柱2、用于显示右转机动车道通行指示的电子车道指示牌3、若干设置在交叉口e内的车止石4、车流量监测装置以及控制器。上述行人信号灯装置、机动车信号灯装置、伸缩门1、升降柱2、电子车道指示牌3以及车流量监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从而,控制器可以与各个装置及机构实现信号的双向传输。具体的,机动车道包括直行机动车道a、右转机动车道b以及左转机动车道c。位于交叉口e内的行人过街通道g与位于交叉口e内的非机动车过街通道h宽度均为5米。传统的十字交叉口需4块电子车道指示牌3,电子车道指示牌3上的通行指示包括指示直行机动车道a与右转机动车道b分开放行,以及指示右转机动车道b临时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交叉口处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交叉口、位于交叉口内且与机动车道的路面平齐的渠化岛、位于交叉口内的行人过街通道、位于交叉口内的非机动车过街通道、行人信号灯装置以及机动车信号灯装置;其中,所述机动车道包括直行机动车道以及右转机动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伸缩门、若干升降柱、用于显示右转机动车道通行指示的电子车道指示牌、车流量监测装置以及控制器,/n所述行人信号灯装置、机动车信号灯装置、伸缩门、升降柱、电子车道指示牌以及车流量监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n所述通行指示包括指示直行机动车道与右转机动车道分开放行,以及指示右转机动车道临时变为非机动车的直行+右转车道;所述伸缩门设置于所述右转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之间的第一车道线上,并距交叉口一定的距离;所述若干升降柱设置在所述右转机动车道与直行机动车道之间的第二车道线上,并沿所述第二车道上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交叉口处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交叉口、位于交叉口内且与机动车道的路面平齐的渠化岛、位于交叉口内的行人过街通道、位于交叉口内的非机动车过街通道、行人信号灯装置以及机动车信号灯装置;其中,所述机动车道包括直行机动车道以及右转机动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伸缩门、若干升降柱、用于显示右转机动车道通行指示的电子车道指示牌、车流量监测装置以及控制器,
所述行人信号灯装置、机动车信号灯装置、伸缩门、升降柱、电子车道指示牌以及车流量监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通行指示包括指示直行机动车道与右转机动车道分开放行,以及指示右转机动车道临时变为非机动车的直行+右转车道;所述伸缩门设置于所述右转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之间的第一车道线上,并距交叉口一定的距离;所述若干升降柱设置在所述右转机动车道与直行机动车道之间的第二车道线上,并沿所述第二车道上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口为十字交叉口,所述机动车道还包括左转机动车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非机动车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渠化岛包括行人驻足安全岛以及右转渠化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相荣毛若翔叶瑞敏葛宏伟张鹍鹏包贤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