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品质稳定的编织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882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品质稳定的编织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玄武岩纤维处理、(2)原材料称取、(3)共混混炼处理、(4)挤出成型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得的编织布机械性能好、阻燃性能佳、使用稳定性强,具有良好的自洁能力。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weaving cloth with stable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品质稳定的编织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编织布的加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品质稳定的编织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乙烯广泛应用于塑料包装材料、发泡材料、编织布材料、电缆线包覆材料等多个方面,但它的氧指数只有18.5,属于易燃材料,限制了其应用;为了提高聚乙烯材料的阻燃性,传统上一般添加含卤阻燃剂以及三氧化二锑等阻燃增效剂,这种阻燃剂在燃烧时会释放大量有毒的卤化氢气体,烟雾大,会给环境以及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损害。因此,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作为兼具填充、阻燃、消烟功能的清洁型无机阻燃剂是一个很有前途的替代,氢氧化物在燃烧时可以释放出水分,当材料遇火燃烧时,能够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产生水及氧化物,对聚合物有一定的炭化作用,形成一个保护层,起到阻燃作用,同时抑制材料燃烧和烟雾的产生,并达到无卤、无毒、低烟的目的,尤其是氢氧化镁作为阻燃剂,具有较高的分解温度,由于氢氧化镁无卤阻燃剂只有在加填量达到50%以上时才能够达到阻燃聚合物的作用,这导致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和强度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氢氧化镁表面亲水疏油,极性大,导致其在高填充量条件下,很难均匀地分散到高分子基体中,从而影响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对此申请号为:CN201710937308.2公开了一种高强阻燃聚乙烯塑料编织布的制备方法,其中利用溴化双酚A环氧乙烯基酯树脂与乙撑双硬脂酰胺、硝化壳聚糖的处理,来改变氢氧化镁的填充使用效果,虽然起到了不错的促进作用,但氢氧化镁的填充量仍较大,且材料整体的强度等特性仍具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增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品质稳定的编织布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使用品质稳定的编织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玄武岩纤维处理:先将玄武岩纤维放入到高温反应炉内处理,然后再将其取出浸入到表面处理液中浸泡处理1~2h,最后滤出用去离子水冲洗一遍后干燥备用;(2)原材料称取:按对应重量份称取95~100份聚乙烯、20~25份环氧树脂、2~4份重铬酸钠、8~10份硬脂酸钙、3~5份硫酸镁、4~7份壳聚糖、2~4份乙撑双硬脂酰胺、3~6份步骤(1)处理后的玄武岩纤维、1~3份硅烷偶联剂、2~5份4-溴苯乙烯、2~4份碳酸钙、0.5~1份凡士林;(3)共混混炼处理:将步骤(2)称取的所有原材料共同混合投入到混炼机内进行共混混炼处理,45~55min后取出得混炼料备用;(4)挤出成型处理:将步骤(3)所得的混炼料共同投入到挤塑机内进行挤出成膜,然后再经过冷却、分切、定向拉伸,随后经过预热处理定型、收卷后,最后经纬向编织成编织布。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将玄武岩纤维放入到高温反应炉内处理的具体操作是:先将高温反应炉预热至500~550℃,然后将玄武岩纤维放入保温处理40~45min,随后再将高温反应炉内的温度升至730~750℃,然后向高温反应炉内以100~110ml/min的量导入丙烷、以160~170ml/min的量导入氢气、以900~950ml/min的量导入氮气,持续处理50~55min后即可。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表面处理液是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组成:8~10份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5份纳米二氧化钛、1~3份焦磷酸钠、4~7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95~100份去离子水。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干燥处理时控制干燥的温度为90~95℃。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的共混混炼处理时保持混炼机内的温度为85~95℃。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挤塑机挤出成膜时的温度为220~225℃。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现有的聚乙烯编织布多用氢氧化镁进行阻燃增强,用氮化钛等进行增强处理,但上述成分的添加量通常较多,且效果有限,对此本专利技术对编织布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处理,在制备过程中先对玄武岩纤维进行了处理,目的为了提升玄武岩纤维的填充使用效果,先进行高温反应炉反应处理,在高温的作用下,玄武岩纤维中含有的氧化铁能够在氢气气氛下被还原成原子态铁,铁原子进一步催化丙烷碳源裂解,进而会在玄武岩纤维的表层反应沉积生成大量的石墨烯层膜,明显的改善了玄武岩纤维的表面形状,提升了其表面活性,吸附能力,以及与聚乙烯基体间的结合强力等,随后又进行了表面处理液中浸泡处理,特制的表面处理液中的纳米二氧化钛能够很好的接枝固定在玄武岩纤维石墨烯层膜的表面,进一步优化了纤维的表面结构,增强了整体的稳定性、耐腐性等,同时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能够浸入到石墨烯层膜内,后期遇水能够释放硅氧基团,进而会水解出羟基,从而提升了附着在编织布表面上污物颗粒的亲水性,在水冲洗的情况下更易将污物冲去,提升了编织布的自洁能力,最后将其与聚乙烯等常规原料组分进行复配使用,有效的提升了聚乙烯编织布的使用品质。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得的编织布机械性能好、阻燃性能佳、使用稳定性强,具有良好的自洁能力,极具市场竞争力。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使用品质稳定的编织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玄武岩纤维处理:先将玄武岩纤维放入到高温反应炉内处理,然后再将其取出浸入到表面处理液中浸泡处理1~2h,最后滤出用去离子水冲洗一遍后干燥备用;所述的将玄武岩纤维放入到高温反应炉内处理的具体操作是:先将高温反应炉预热至500~550℃,然后将玄武岩纤维放入保温处理40~45min,随后再将高温反应炉内的温度升至730~750℃,然后向高温反应炉内以100~110ml/min的量导入丙烷、以160~170ml/min的量导入氢气、以900~950ml/min的量导入氮气,持续处理50~55min后即可;所述的表面处理液是由如下对应重量份的物质组成:8~10份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5份纳米二氧化钛、1~3份焦磷酸钠、4~7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95~100份去离子水;所述的干燥处理时控制干燥的温度为90~95℃;(2)原材料称取:按对应重量份称取95~100份聚乙烯、20~25份环氧树脂、2~4份重铬酸钠、8~10份硬脂酸钙、3~5份硫酸镁、4~7份壳聚糖、2~4份乙撑双硬脂酰胺、3~6份步骤(1)处理后的玄武岩纤维、1~3份硅烷偶联剂、2~5份4-溴苯乙烯、2~4份碳酸钙、0.5~1份凡士林;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3)共混混炼处理:将步骤(2)称取的所有原材料共同混合投入到混炼机内进行共混混炼处理,45~55min后取出得混炼料备用;所述的共混混炼处理时保持混炼机内的温度为85~95℃;(4)挤出成型处理:将步骤(3)所得的混炼料共同投入到挤塑机内进行挤出成膜,控制挤塑机挤出成膜时的温度为220~225℃,然后再经过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品质稳定的编织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玄武岩纤维处理:先将玄武岩纤维放入到高温反应炉内处理,然后再将其取出浸入到表面处理液中浸泡处理1~2h,最后滤出用去离子水冲洗一遍后干燥备用;/n(2)原材料称取:按对应重量份称取95~100份聚乙烯、20~25份环氧树脂、2~4份重铬酸钠、8~10份硬脂酸钙、3~5份硫酸镁、4~7份壳聚糖、2~4份乙撑双硬脂酰胺、3~6份步骤(1)处理后的玄武岩纤维、1~3份硅烷偶联剂、2~5份4-溴苯乙烯、2~4份碳酸钙、0.5~1份凡士林;/n(3)共混混炼处理:将步骤(2)称取的所有原材料共同混合投入到混炼机内进行共混混炼处理,45~55min后取出得混炼料备用;/n(4)挤出成型处理:将步骤(3)所得的混炼料共同投入到挤塑机内进行挤出成膜,然后再经过冷却、分切、定向拉伸,随后经过预热处理定型、收卷后,最后经纬向编织成编织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品质稳定的编织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玄武岩纤维处理:先将玄武岩纤维放入到高温反应炉内处理,然后再将其取出浸入到表面处理液中浸泡处理1~2h,最后滤出用去离子水冲洗一遍后干燥备用;
(2)原材料称取:按对应重量份称取95~100份聚乙烯、20~25份环氧树脂、2~4份重铬酸钠、8~10份硬脂酸钙、3~5份硫酸镁、4~7份壳聚糖、2~4份乙撑双硬脂酰胺、3~6份步骤(1)处理后的玄武岩纤维、1~3份硅烷偶联剂、2~5份4-溴苯乙烯、2~4份碳酸钙、0.5~1份凡士林;
(3)共混混炼处理:将步骤(2)称取的所有原材料共同混合投入到混炼机内进行共混混炼处理,45~55min后取出得混炼料备用;
(4)挤出成型处理:将步骤(3)所得的混炼料共同投入到挤塑机内进行挤出成膜,然后再经过冷却、分切、定向拉伸,随后经过预热处理定型、收卷后,最后经纬向编织成编织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品质稳定的编织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将玄武岩纤维放入到高温反应炉内处理的具体操作是:先将高温反应炉预热至500~550℃,然后将玄武岩纤维放入保温处理40~45min,随后再将高温反应炉内的温度升至730~750℃,然后向高温反应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飞
申请(专利权)人:界首市远航织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