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米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849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09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米抛光装置,包括料仓、着水组件和抛光组件,着水组件包括着水腔、第一着水轮和第二着水轮,着水腔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着水室和第二着水室,第一着水轮设于第一着水室中,第二着水轮设于第二着水室中,第一着水轮和第二着水轮位于同一平面中且轮周相对,第一着水轮从第一着水室的侧部伸出,第二着水轮从第二着水室的侧部伸出,着水腔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入料口和出料口的连线竖直且经过第一着水轮和第二着水轮之间的间隙,设于着水组件的上方且连接入料口,抛光组件设于着水组件的下方且连接出料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着水装置能够实现较好的着水控制。

A rice polis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米抛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大米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消费者对食品质量要求也在提高,人们对大米质量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精度高、碎米少和无杂质,还要米粒表面光亮,因此许多粮机厂家和大米加工厂在提高大米表面光洁度方面增加投资和技术开发。抛光本身对白米的内在品质并没有影响,但由于抛光后的米粒呈晶莹半透明状,对要求较高的消费者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有一定市场。大米抛光就是将米粒表面进行处理,使其具有光泽,改善产品的外观,大米抛光机的主要作用是去除粘附在百米表面的糠粉,使米粒表面清洁光亮,提高成品的外观色泽,这不仅可以提高成品大米的质量和商业价值,还有利于大米的储藏,保持大米的新鲜度,提高大米的食用品质。着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大米的抛光效果,着水量过大电机易过载,着水量过小,则成品米的光洁度差,达不到抛光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大米抛光装置没有办法较好地控制着水量。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大米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米抛光装置,其能够较好地控制大米抛光时的着水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大米抛光装置,包括料仓、着水组件和抛光组件,所述着水组件包括着水腔、第一着水轮和第二着水轮,所述着水腔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着水室和第二着水室,所述第一着水轮设于所述第一着水室中,所述第二着水轮设于所述第二着水室中,所述第一着水轮和所述第二着水轮位于同一平面中且轮周相对,所述第一着水轮从所述第一着水室的侧部伸出,所述第二着水轮从所述第二着水室的侧部伸出,所述着水腔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的连线竖直且经过所述第一着水轮和所述第二着水轮之间的间隙,所述设于所述着水组件的上方且连接所述入料口,所述抛光组件设于所述着水组件的下方且连接所述出料口。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着水轮包括第一中心体、第一隔片和第一海绵体,多个所述第一隔片呈放射状围绕所述第一中心体分布,多个所述第一隔片中每相邻两所述第一隔片之间夹持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海绵体,所述第二着水轮包括第二中心体、第二隔片和第二海绵体,多个所述第二隔片呈放射状围绕所述第二中心体分布,多个所述第二隔片中每相邻两所述第二隔片之间夹持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海绵体。进一步的改进,多个所述第一海绵体的侧面形成所述第一着水轮的轮周面,所述第一隔片的端部凸出于所述第一着水轮的轮周面0.5cm-1cm,多个所述第二海绵体的侧面形成所述第二着水轮的轮周面,所述第二隔片的端部凸出于所述第二着水轮的轮周面0.5cm-1cm。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着水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中心体上的第一插片,所述第一插片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海绵体的数量相对应,每一所述第一海绵体被一个所述第一插片插入固定,所述第二着水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中心体上的第二插片,所述第二插片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海绵体的数量相对应,每一所述第二海绵体被一个所述第一插片插入固定。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着水室的侧部设有第一入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着水室的侧部设有第二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着水腔包括固定螺栓、本体和顶盖,所述顶盖盖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顶盖与所述本体利用所述固定螺栓实现连接,所述料仓固定于所述顶盖上,所述入料口设于所述顶盖上。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抛光室、第一挤紧轮、第二挤紧轮、驱动电机和抛光辊,所述抛光辊由下至上插入所述抛光室中,所述第一挤紧轮固定于所述抛光辊的下端,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挤紧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挤紧轮转动,所述第一挤紧轮和所述第二挤紧轮的轮周紧密贴合,所述抛光室的侧部设有出米口。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抛光组件还包括筛板,所述筛板设于所述抛光室中,所述筛板将所述抛光室分隔成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出米口设于所述上部分的下端侧部,所述下部分的下端侧部设有出碎米口。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抛光辊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抛光辊呈圆周分布。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抛光辊上设有尼龙毛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米抛光装置,其设置有着水装置,在进行抛光工作时,大米投入料仓中,经过料仓后进入着水腔中,在经过着水腔时,由于大米的重力作用,带动第一着水轮和第二着水轮转动,第一着水轮和第二着水轮分别从第一着水室和第二着水室中蘸水,在大米与第一着水轮和第二着水轮接触时,即被湿润,投入多少大米,就着多少水,从而实现了较为精准的着水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米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米抛光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米抛光装置的第一着水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料仓1;着水腔2;第一着水室21;第一入水口211;第二着水室22;第二入水口221;入料口23;出料口24;固定螺栓25;本体26;顶盖27;第一中心体31;第一隔片32;第一海绵体33;第一插片34;第二中心体41;第二隔片42;第二海绵体43;抛光室5;出米口51;出碎米口52;第一挤紧轮61;第二挤紧轮62;驱动电机63;抛光辊64;尼龙毛刷641;筛板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大米抛光装置,包括料仓1、着水组件和抛光组件,所述着水组件包括着水腔2、第一着水轮和第二着水轮,所述着水腔2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着水室21和第二着水室22,所述第一着水轮设于所述第一着水室21中,所述第二着水轮设于所述第二着水室22中,所述第一着水轮和所述第二着水轮位于同一平面中且轮周相对,所述第一着水轮从所述第一着水室21的侧部伸出,所述第二着水轮从所述第二着水室22的侧部伸出,所述第一着水轮伸出所述第一着水室21的部分和所述第二着水轮伸出所述第二着水室22的部分相互靠近,所述着水腔2的顶部设有入料口23,底部设有出料口24,所述入料口23和所述出料口24的连线竖直且经过所述第一着水轮和所述第二着水轮之间的间隙,所述设于所述着水组件的上方且连接所述入料口23,所述抛光组件设于所述着水组件的下方且连接所述出料口24。在上述结构设置下,未经抛光的大米首先被投入料仓1中,经过料仓1后由所述入料口23进入着水腔2,在经过所述第一着水轮和所述第二着水轮之间时,依靠大米的重力推动所述第一着水轮和所述第二着水轮相对转动,所述第一着水室21和所述第二着水室22中存储有水,当所述第一着水轮和所述第二着水轮转动时,分别从所述第一着水室21和所述第二着水室22中沾水,从而使得大米接触所述第一着水轮和所述第二着水轮时,水被沾在大米上,有多少大米从所述第一着水轮和所述第二着水轮之间通过,即有相应的水量被沾在大米上,从而实现了大米的自动着水,同时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米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着水组件和抛光组件,所述着水组件包括着水腔、第一着水轮和第二着水轮,所述着水腔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着水室和第二着水室,所述第一着水轮设于所述第一着水室中,所述第二着水轮设于所述第二着水室中,所述第一着水轮和所述第二着水轮位于同一平面中且轮周相对,所述第一着水轮从所述第一着水室的侧部伸出,所述第二着水轮从所述第二着水室的侧部伸出,所述着水腔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的连线竖直且经过所述第一着水轮和所述第二着水轮之间的间隙,所述设于所述着水组件的上方且连接所述入料口,所述抛光组件设于所述着水组件的下方且连接所述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米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着水组件和抛光组件,所述着水组件包括着水腔、第一着水轮和第二着水轮,所述着水腔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着水室和第二着水室,所述第一着水轮设于所述第一着水室中,所述第二着水轮设于所述第二着水室中,所述第一着水轮和所述第二着水轮位于同一平面中且轮周相对,所述第一着水轮从所述第一着水室的侧部伸出,所述第二着水轮从所述第二着水室的侧部伸出,所述着水腔的顶部设有入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入料口和所述出料口的连线竖直且经过所述第一着水轮和所述第二着水轮之间的间隙,所述设于所述着水组件的上方且连接所述入料口,所述抛光组件设于所述着水组件的下方且连接所述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米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着水轮包括第一中心体、第一隔片和第一海绵体,多个所述第一隔片呈放射状围绕所述第一中心体分布,多个所述第一隔片中每相邻两所述第一隔片之间夹持设有一个所述第一海绵体,所述第二着水轮包括第二中心体、第二隔片和第二海绵体,多个所述第二隔片呈放射状围绕所述第二中心体分布,多个所述第二隔片中每相邻两所述第二隔片之间夹持设有一个所述第二海绵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大米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海绵体的侧面形成所述第一着水轮的轮周面,所述第一隔片的端部凸出于所述第一着水轮的轮周面0.5cm-1cm,多个所述第二海绵体的侧面形成所述第二着水轮的轮周面,所述第二隔片的端部凸出于所述第二着水轮的轮周面0.5cm-1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大米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着水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中心体上的第一插片,所述第一插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富硒壹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