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鲍天琪专利>正文

一种医护用点滴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457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护用点滴针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针头、安装于针头上的夹持片,包括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片,防护片的外侧壁上设有容纳槽,设置有容纳槽的防护片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粘接层;相邻于第一粘接层的防护片侧壁上设有两个收纳槽,两个收纳槽分别位于针头的左右两侧,收纳槽的槽口朝向针头的针尖一侧,每个收纳槽内均设置有防护气囊,防护气囊对接于外部气源,防护气囊充气胀大后可遮挡于针头左右两侧;防护气囊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粘接层,第二粘接层用于与患者手背皮肤相粘接。两个防护气囊能包围于针头所扎患者手背伤口侧边,能起到防护作用,减少针头与患者手背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的几率,患者的医护体验更佳。

A drop needle structure for medical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护用点滴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工具,特别地,涉及一种医护用点滴针结构。
技术介绍
在医疗救护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挂点滴,常见的点滴注射头其结构包括针头,针头上设有夹持片。在挂点滴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手持工具并夹持于夹持片上,点滴注射头上的针头扎入到病人的手背上,扎针完毕之后,医护人员会将之前准备在在医护箱内的创口贴贴于病人的手背扎针处。也正是在上述过程中,点滴注射头的针头始终会扎入到患者的手背中,如若无法保持针头与患者手背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很容易对患者手背产生再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医护用点滴针结构,其内部的防护气囊充气胀大之后,能包围于针头所扎患者手背伤口侧边,能起到防护作用,减少针头与患者手背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的几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护用点滴针结构,包括针头、安装于针头上的夹持片,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片,所述防护片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针头的容纳槽,设置有容纳槽的防护片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护用点滴针结构,包括针头(1)、安装于针头(1)上的夹持片(2),其特征是:包括防护组件(3),所述防护组件(3)包括防护片(31),所述防护片(31)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针头(1)的容纳槽(4),设置有容纳槽(4)的防护片(31)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粘接层(5),所述第一粘接层(5)用于与患者手背皮肤相粘接;/n相邻于第一粘接层(5)的防护片(31)侧壁上设有两个收纳槽(6),两个收纳槽(6)分别位于针头(1)的左右两侧,所述收纳槽(6)的槽口朝向针头(1)的针尖(20)一侧,每个收纳槽(6)内均设置有防护气囊(7),所述防护气囊(7)对接于外部气源(8),所述防护气囊(7)充气胀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护用点滴针结构,包括针头(1)、安装于针头(1)上的夹持片(2),其特征是:包括防护组件(3),所述防护组件(3)包括防护片(31),所述防护片(31)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容纳针头(1)的容纳槽(4),设置有容纳槽(4)的防护片(31)外侧壁上设有第一粘接层(5),所述第一粘接层(5)用于与患者手背皮肤相粘接;
相邻于第一粘接层(5)的防护片(31)侧壁上设有两个收纳槽(6),两个收纳槽(6)分别位于针头(1)的左右两侧,所述收纳槽(6)的槽口朝向针头(1)的针尖(20)一侧,每个收纳槽(6)内均设置有防护气囊(7),所述防护气囊(7)对接于外部气源(8),所述防护气囊(7)充气胀大后可遮挡于针头(1)左右两侧;
所述防护气囊(7)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粘接层(9),所述第二粘接层(9)用于与患者手背皮肤相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护用点滴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夹持片(2)上设有安装孔(10),所述安装孔(10)供针头(1)穿过;
还包括第一限位部(11),所述第一限位部(11)包括设置在安装孔(10)孔壁上的第一槽体(111),所述第一槽体(111)内安装有第一限位弹簧(112)、第一限位球体(113),所述第一限位弹簧(112)用于推动第一限位球体(113)往针头(1)方向运动,所述针头(1)外表面设有供第一限位球体(113)嵌入的第一嵌槽(1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天琪
申请(专利权)人:鲍天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