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大麻黄酮的消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8441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大麻黄酮的消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外用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纯化水15~25份、石蜡15~30份、凡士林5~20份、蜂蜡20~40份、大麻黄酮1~10份、冬青油1~10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5~5份、乳化剂1~10份、保湿剂5~15份、香精0.1~1份、防腐剂0.1~1份。该消炎软膏中的有效活性成份大麻黄素、木犀草素等,对关节炎疼痛、痛风、类风湿炎和皮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对细菌病毒引起的炎症,具有很好的消炎作用,还具有抗过敏、抗菌、抗病毒等功效。该软膏安全、绿色、无副作用,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An anti-inflammatory ointment containing cannabinoid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大麻黄酮的消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外用药物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含大麻黄酮的消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植物多酚是指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按其分子结构特征,可分为酚酸类(Phenolicacids)、类黄酮类(Flavonoids)、1,2-二苯乙烯类(Stilbenes)和木脂素类(Lignans)。通常在考察植物多酚的提取工艺时,主要以单一目标物为指标进行控制。但在相关提取过程中忽视了其他结构多酚物质的存在,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该成分的浪费,导致生产过程中成本的增加和资源的浪费。因此,近年来从植物(沙棘叶、竹叶、桑叶、田基黄和米枣等)中同步提取总黄酮和总多酚的工艺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如Tang等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探讨了提取田基黄多酚类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总多酚和总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51.75、105.06mg/g。黄彭等报道了二次回归正交优化米枣中总黄酮和多酚提取工艺研究。在国外,有关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报道也是采用总黄酮、总多酚提取率两个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大麻黄酮的消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n纯化水15~25份、石蜡15~30份、凡士林5~20份、蜂蜡20~40份、大麻黄酮1~10份、冬青油1~10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5~5份、乳化剂1~10份、保湿剂5~15份、香精0.1~1份、防腐剂0.1~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大麻黄酮的消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纯化水15~25份、石蜡15~30份、凡士林5~20份、蜂蜡20~40份、大麻黄酮1~10份、冬青油1~10份、透皮吸收促进剂0.5~5份、乳化剂1~10份、保湿剂5~15份、香精0.1~1份、防腐剂0.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大麻黄酮的消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石蜡、凡士林、蜂蜡按照比例置于烧杯中,水浴上加热融化;
(2)在步骤(1)融化后的油状液中,依次加入一定比例的保湿剂、冬青油、透皮吸收促进剂、乳化剂,搅拌溶解,混合均匀,得油相液;
(3)将纯化水预热至与油相温度一致,加入一定比例的大麻黄酮;完全溶解后将水相缓慢加入步骤(2)油相当中,边加边不断顺时针搅拌,至溶液呈乳黄色半固体状,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大麻黄酮的消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皮吸收促进剂包括氮酮、薄荷醇、冰片、辛基十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大麻黄酮的消炎软膏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单硬脂酸甘油酯、双硬脂酸铝、十二烷基硫酸钠、吐温-20、吐温-80、司盘-20、司盘-80、硬脂酸三乙醇胺、硬脂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钲霖刘胜贵蒋永昌付彬彬李智高孔令羽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绿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