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大麻纤维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51531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0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大麻纤维防护口罩,属于日用防护品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层、工业大麻纳米纤维层、工业大麻纤维抗菌层、纳米依托层,通过超声波粘合法将四层结构复合,除口罩本体外还包括口罩本体两侧的耳带,在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护条,当佩戴口罩时,该护条能与人体的面颊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有效的对空气中的细菌和细小颗粒进行高效过滤,呼吸阻力低,且工业大麻纤维抗菌层能够有效抑制或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病菌等,可有效抑制口罩内细菌滋生,减除口罩异味,使用时不会刺激皮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大麻纤维防护口罩
本技术涉及日用防护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业大麻纤维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目前的口罩发展相对完善,主要类别为工业防护口罩、民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形状则主要有平面型、折叠型、杯型,功能上可通过不同的滤材组合来实现对空气中的颗粒物、细菌、病毒、有害气体、异味等污染物的有效防护。实现这些功能目前主要使用的材料为活性炭布和熔喷滤材,以市场产品调查结果来看,两个材料虽然都起到了防护作用但往往和呼吸阻力不能平衡,即较高的过滤性能时,较难做到低的呼吸阻力,而想获得低阻效果的时候,往往要么材料成本过高或牺牲过滤性能。传统的民用防护口罩主要用普通非织造材料制成,材料孔径大,纤维直径为几十微米,只能阻挡直径较大的颗粒,对空气的中的细菌等基本没有抑制或杀灭的作用,无法满足人们高性能的要求,佩戴者在佩戴口罩的过程中,由于过滤效果不佳,口罩内易滋生细菌,进而导致口罩被污染,污染严重时,会产生异味,影响人们的使用。目前市场中大部分口罩的高效过滤层都采用驻极熔喷布,采用电晕放电的方式,使普通熔喷布带有电荷从而提高对微粒的捕集和过滤。其呼吸阻力较高,佩戴时舒适度低,对空气中的病菌,细菌并不能起到抑制、杀死作用,且驻极作用一旦失效,过滤效率极剧下降。工业大麻纤维空心的结构里分布有密密麻麻的缝隙和小空洞,可以吸附大量的氧气,让厌氧细菌不战而亡;工业大麻纤维多角形的中间构造和外表面密布的纵向裂纹让它具有了抵御潮湿的“盾牌”,工业大麻纤维不仅具有较高的吸湿速率,还有较强的放湿功能。透风、不潮湿的环境使得细菌没有滋生的温床。除了防御,工业大麻纤维也有内在的“杀手锏”,工业大麻纤维中包含有能破坏霉菌类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酚类物质,能阻碍霉菌的代谢作用和生理活动,破坏菌体结构,最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从而引伸出的一系列问题开始严重影响大众的日常生活,我们对雾霾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对于病菌、病毒、PM2.5微粒,我们看不见,摸不到,但它真真切切的存在于空气中,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面对空气严重污染,病菌、病毒无处不在,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在政府正在抓紧制定相关政策,企业逐渐改善自身能源结构的同时,作为普通的民众,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自我保护,选择一款防护级别高的口罩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大麻纤维防护口罩,采用现有的静电纺丝技术,生产工业大麻纳米纤维,其直径在几十到几千纳米之间,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而且其本身就带有静电,用于阻隔空气中的微颗粒效果显著,且工业大麻纤维抗菌层能够有效抑制或杀死空气中的细菌、病菌等,可有效抑制口罩内细菌滋生,减除口罩异味,使用时不会刺激皮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大麻纤维防护口罩,所述口罩本体分为4层,所述口罩本体上侧设置有可折叠支撑条,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护条,所述口罩本体两侧有可伸缩挂耳带,所述口罩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侧护条,所述口罩本体中部为折叠层,使用时可快速展开。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第1层支撑层所用材料为疏水纤维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外侧有负离子材料涂层或包裹、掺杂在所述面层无纺布纤维内的负离子材料层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第2层工业大麻纳米纤维层所用材料为静电纺丝技术生产的工业大麻纳米纤维。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第3层工业大麻纤维抗菌层所用材料为工业大麻纤维制成的高密度工业大麻纤维棉。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第4层依托层所用材料为尼龙6、聚苯乙烯纳米纤维、聚偏氟乙烯、聚酰亚胺、聚乳酸、乳酸或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一种或几种;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生产的纳米纤维。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第1层支撑层除了负离子涂层外还有涂有聚合物纳米纤维层,涂覆工艺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聚合物纳米纤维涂覆在支撑层的内侧,其中支撑层的支撑骨架可以有效的隔离开较致密的纳米纤维层,降低阻力;同时多层复合在保证较低阻力的同时还可达到较高的过滤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第2层工业大麻纳米纤维层,制作过程中工业大麻纤维原料采用直径为50-100nm,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成工业大麻纳米纤维薄层,在经过2-5层的复合而得。进一步地,所制备好的口罩要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除去残留溶剂,真空度不大于-0.06MPa,干燥温度30-50℃,干燥时长20-36h。进一步地,除溶后的口罩放入紫外消毒柜中消毒6-10h。优选的,所述的工业大麻纤维抗菌层由1-4层工业大麻高密度纤维复合而得。优选的,所述聚合物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200nm。本技术所述工业大麻纤维为工业大麻麻皮纤维层纤维。所述工业大麻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粗纤维提取,去杂,化学预处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脱胶处理和生物酶脱胶处理,水洗,漂白,脱水,梳理,烘干,其中所述的化学预处理方法包括浸酸处理和碱氧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超声波粘合法将四层结构复合,在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护条,当佩戴口罩时,该护条能与人体的面颊相贴合。2.本技术采用的工业大麻纤维具有密密麻麻的缝隙和小空洞,可以吸附大量的氧气,让厌氧细菌不战而亡;多角形的中间构造和外表面密布的纵向裂纹让它具有了抵御潮湿的“盾牌”,使得细菌没有滋生的温床;同时工业大麻纤维含有能破坏霉菌类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酚类物质,能阻碍霉菌的代谢作用和生理活动,破坏菌体结构,最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3.本技术支撑层涂有纳米纤维能够有效的对空气中的细菌和细小颗粒进行高效过滤,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呼吸阻力低。4.本技术采用的工业大麻纤维为纯天然植物纤维,口罩没有异味,且使用时不会刺激皮肤。附图说明图1工业大麻纤维防护口罩结构示意图。图2工业大麻纤维防护口罩平面示意图。图1中,1是支撑层,2是弹性佩戴带,3是工业大麻纳米纤维层,4是工业大麻纤维抗菌层,5是纳米依托层。图2中,6是可折叠支撑条,7是护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口罩本体分为4层,口罩本体上侧设置有可折叠支撑条,口罩本体的左右两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护条,口罩本体两侧有可伸缩挂耳带,口罩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侧护条,口罩本体中部为折叠层,使用时可快速展开。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口罩的防护效果,口罩本体第1层支撑层采用疏水纤维无纺布,无纺布外侧涂覆负离子材料涂层或包裹、掺杂在所述面层无纺布纤维内的负离子材料层,除了负离子涂层外还有涂有聚合物纳米纤维层,涂覆工艺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聚合物纳米纤维涂覆在支撑层的内侧,其中支撑层的支撑骨架可以有效的隔离开较致密的纳米纤维层,降低阻力;口罩本体第2层以直径为50-100nm工业大麻纤维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成工业大麻纳米纤维,经过3层的复合贴合而得;口罩本体第3层工业大麻纤维抗菌层所用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大麻纤维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口罩本体分为4层,口罩本体上侧设置有可折叠支撑条,左右两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护条,两侧配有可伸缩挂耳带,底部设置有底侧护条,中部为折叠层,使用时可快速展开,所制备好的口罩经过脱溶,消毒杀菌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大麻纤维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口罩本体分为4层,口罩本体上侧设置有可折叠支撑条,左右两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护条,两侧配有可伸缩挂耳带,底部设置有底侧护条,中部为折叠层,使用时可快速展开,所制备好的口罩经过脱溶,消毒杀菌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大麻纤维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口罩本体第2层工业大麻纳米纤维层所用材料为静电纺丝技术生产的工业大麻纳米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大麻纤维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口罩本体第3层工业大麻纤维抗菌层所用材料为工业大麻纤维制成的高密度工业大麻纤维棉。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贵王钲霖蒋永昌李智高孔令羽付彬彬谢红芬马海悦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绿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