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36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包括饲养架、饲养盒、饲养盒推送装置、饲养盒升降装置以及翻耙装置。多个饲养盒沿每层的导轨排列并布满所述饲养架的每一层,饲养架为多层结构,每层均设置有饲养盒推送装置,且上下相邻的养殖层上推送方向为相反。第一饲养盒升降装置、第二饲养盒升降装置分别设置在饲养架两侧,饲养盒呈S型依次通过饲养架的每一层,完成一个饲养周期。每层饲养架上还设置有翻耙装置,通过翻耙装置实现对饲养盒内物料的翻松。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自动完成黑水虻养殖过程中上料、加虫、饲养盒循环、翻耙以及卸料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功能集成度高、简单方便的优点。

A kind of automatic breeding production line of black water f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黑水虻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生物废弃物养殖黑水虻的自动化养殖生产线。
技术介绍
黑水虻(HermetiaillucensL.)是双翅目水虻科昆虫,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摄食行为只发生在幼虫阶段。其幼虫食腐性,取食范围广,能以腐烂的植物、厨房垃圾、动物尸体、粪便为生,是自然界食物链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养殖业的扩大,集约化、规模化的加强,畜禽粪污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加量,不仅严重影响产业的发展,也严重影响养殖周边的生态环境。传统的堆肥处理,时间长、效率低。近些年来出现的利用黑水虻处理畜禽粪污,既能将粪污残留的有机物质转化成自身的营养物质,又能生产高蛋白的营养饲料,实现了生物废弃物的有机循环利用。随着利用黑水虻处理猪粪的研究升温,现有技术中已有利用猪粪养殖黑水虻生产线的研究,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CN201710932415.6,专利名称为黑水虻养殖装置和养殖方法报道,提供了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将养殖室通过运行在第一双轨道上的摆渡车实现连续生产;专利号为CN201820235502.6,专利名称为一种畜禽粪便饲养黑水虻的多层养殖装置中报道,包括框架和多层用于养殖黑水虻的传送带机构,相邻传送带机构的传送方向相反,传送带机构的畜禽粪便被传送到末端时能够落入相邻下一层的传送带机构,通过多层的传送操作,进行翻粪,从而实现黑水虻的养殖。现有的黑水虻连续性生产装置,存在装置复杂,造价高昂。难以进行规模化处理。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结构简单的利于黑水虻幼虫生长的黑水虻连续化生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黑水虻养殖技术与装备存在的功能集成化程度不高、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提出一种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包括饲养架、饲养盒、饲养盒推送装置、两套饲养盒升降装置、翻耙装置,饲养架为多层结构,每层均设置有饲养盒推送装置,且上下相邻的养殖层上推送方向相反,饲养盒升降装置设置在饲养架两侧,饲养盒依次通过饲养盒推送装置以及饲养盒升降装置实现连续的S型养殖生产线,即饲养盒呈S型依次通过饲养架的每一层,从而完成一个饲养周期;每层饲养架上还设置有翻耙装置,通过翻耙装置实现对饲养盒内料的翻动而利于黑水虻的养殖。优选的,所述的饲养架的层数为4-14层且为偶数,保证进料位置和出料位置位于饲养架的同侧,且每一层长度相等。优选的,所述的饲养架包括立柱、横梁和导轨,导轨设置在横梁上,所述导轨上间隔设置有水平滚轮和垂直滚轮。优选的,所述的饲养盒采用矩形箱式结构、沿饲养架长度方向紧密排列并布满所述饲养架的每一层;所述饲养盒底部两侧放置于横梁两侧导轨的垂直滚轮之上,同时饲养盒两侧外壁靠在饲养架两侧导轨的水平滚轮上,从而实现饲养盒可沿饲养架长度方向自由滑动。所述饲养盒推送装置包括直线推送结构,交错设置于饲养架每一层的一端,直线推送结构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一丝杆、推块,第一丝杆沿所述饲养架长度方向安装于每一层饲养架体一侧的下方,第一丝杆一端设置直线往复运动的推块,作用于每一层第一个饲养盒的外侧,第一丝杆工作时可将整层的饲养盒同步推送一个饲养盒宽度的距离,并在完成一次推送后返回到推送工作前的位置准备下一次推送。所述饲养盒升降装置分别位于所述饲养架的两侧,所述饲养盒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饲养架上的丝杆提升机、升降平台,通过操作丝杆提升机驱动所述升降平台上下垂直移动,移动距离正好是每层的间隔距离,使不同的层与升降平台相对应设置,操作丝杆提升机可停留在所述饲养架每一层的位置,用于接收所述推送装置推送出来的饲养盒,该饲养盒又被推送到所述饲养架的另一层的空位上,从而实现饲养盒从进料位置到出料位置的连续运动。所述翻耙装置设置在所述饲养架的每一层上,翻耙装置包括架体、第二动力源、第二丝杆、翻耙齿、直线齿条,架体设置多个翻耙齿,架体通过导向柱在第二动力源的驱动下左右滑动,翻耙齿固定在转轴上,转轴的一端设置齿轮,齿轮与直线齿条啮合连接,架体滑动的同时带动翻耙齿旋转运动,实现物料翻松功能。优选的,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还包括输送链、卸料装置、加料装置和加虫装置,饲养盒在输送链的带动下输送到指定的饲养架,饲养盒经过一个周期的饲养,再依次经过卸料装置、加料装置和加虫装置,再通过输送链进行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可一次性完成黑水虻养殖过程中上料、饲养盒循环、翻堆、虫渣分离以及卸料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功能集成度高、结构简单可靠、使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饲养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导轨结构示意图;图4为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翻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循环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饲养盒;2-饲养架,21-立柱,22-横梁,23-导轨,24-垂直滚轮,25-水平滚轮;3-饲养盒推送装置,31-驱动电机,32-推块,33-第一丝杆;4-饲养盒升降装置,41-丝杆提升机,42-升降平台;5-翻耙装置,51-翻耙驱动电机,52-第二丝杆,53-翻耙齿,54-导向柱,55-直线齿条;6-饲养盒输送链,61-链条升降机;7-饲养盒卸料装置;8-加料加虫装置;81-加料斗;82-定量加料器;83-加虫料斗;84-定量加虫器。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参见图1,图2,图3,一种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包括饲养盒1、饲养架2、饲养盒推送装置3、饲养盒升降装置4、翻耙装置5、饲养盒输送链6、饲养盒卸料装置7、加料加虫装置8。本实施例到饲养架采用八层结构,由立柱21、横梁22,导轨23组成,导轨设置在立柱上,导轨上按固定间隔设置有水平滚轮24和垂直滚轮25,饲养盒1采用矩形箱式结构,饲养盒底部两侧放置于立柱两侧导轨的垂直滚轮之上,同时饲养盒两侧外壁靠在饲养架两侧导轨的水平滚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饲养架、多个饲养盒、饲养盒推送装置、饲养盒升降装置以及翻耙装置,饲养架为多层结构,多个饲养盒排列并布满所述饲养架的每一层,每层均设置有饲养盒推送装置,饲养盒升降装置分别设置在饲养架两侧,通过饲养盒推送装置、饲养盒升降装置实现饲养盒内黑水虻S型养殖生产线,每层饲养架上还设置有翻耙装置,通过翻耙装置实现对饲养盒内物料的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饲养架、多个饲养盒、饲养盒推送装置、饲养盒升降装置以及翻耙装置,饲养架为多层结构,多个饲养盒排列并布满所述饲养架的每一层,每层均设置有饲养盒推送装置,饲养盒升降装置分别设置在饲养架两侧,通过饲养盒推送装置、饲养盒升降装置实现饲养盒内黑水虻S型养殖生产线,每层饲养架上还设置有翻耙装置,通过翻耙装置实现对饲养盒内物料的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架的层数为4-14层且为偶数,每一层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架包括立柱、横梁和导轨a,导轨设置在横梁上,所述导轨上间隔对称设置有水平滚轮和垂直滚轮,饲养盒底部两侧放置于横梁两侧导轨的垂直滚轮之上,同时饲养盒两侧外壁靠在饲养架两侧导轨的水平滚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水虻自动化养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养盒采用矩形箱式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阳许道军李广东黎明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湘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