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822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包括高压单元、变压器单元、低压单元,所述高压单元、变压器单元、低压单元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高压单元,与高压线路引下线连接,用于所述配变装置的电能接收,并对配变装置进行过载、短路、防雷保护;所述变压器单元,与所述高压单元连接,用于电压升降及电能传输;所述低压单元,与所述变压器单元连接,并与低压供电线路连接,用于二次保护、输出电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高压线路及设备、变压器、低压线路及设备模块化设计,再一体化集成作为一个整体,在功能和结构上完全实现一体化,结构简单、体积小、易拆装,整个配变装置建设可以实现工厂化加工、现场组装,从而减少建设周期和降低施工成本。

Prefabricated column mounted transfo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气、电工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农网及城市低压配网10kV装置主要由跌落式保险、避雷器、变压器本体、变压器综合配电柜(JP柜)、配套附件等单元组成,在生产、安装、运行过程存在以下缺陷:(1)上述单元均为不同的生产厂家,品种繁多,各自独立装设,现场安装设备较多,安装调试时间长,使用角铁、横担、抱箍、铁件附件较多,高、低压裸露部位较多,配电装置故障率多。(2)装置设备、组件多,且安装过于分散,高压连接线排布走线混乱、不规范,需要高空运行维护的设备多,造成运行管理不方便,工作量大、时间长,安装复杂且影响供电可靠性。(3)配电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避雷器等高压元件处于户外工作环境,绝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绝缘化水平低,施工工艺控制点较多,导致故障和安全隐患多,易影响线路的跳闸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所述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将功能和结构一体化,实现整个配变装置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以提高配变装置设备的通用性、扩展性,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包括:高压单元、变压器单元、低压单元,高压单元、变压器单元、低压单元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高压单元,与高压线路引下线连接,用于配变装置的电能接收,并对所述配变装置进行过载、短路、防雷保护;所述变压器单元,与所述高压单元连接,用于电压升降及电能传输;所述低压单元,与所述变压器单元连接,并与低压供电线路连接,用于二次保护、输出电能。优选的,所述高压单元包括:高压负荷开关、避雷器、双通套管、熔断器,所述双通套管与高压线路引下线连接,所述避雷器设置于双通套管的端部上,所述熔断器与所述双通套管连接,所述高压负荷开关与所述熔断器连接。优选的,所述高压线路引下线设置有全绝缘的电缆终端附件,所述电缆终端附件与所述双通套管为插拔式连接。优选的,所述避雷器为氧化锌肘型避雷器,所述避雷器与所述电缆终端附件耦合集成,连接在所述双通套管上。优选的,所述熔断器包括:油浸式插入熔断器、油浸式限流熔断器,所述油浸式插入熔断器和所述油浸式限流熔断器串联,并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单元的变压器油箱内,用于过载及短路保护。优选的,所述高压负荷开关为四工位负荷开关,与所述熔端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单元的变压器油箱内,用于变压器分断操作。优选的,所述变压器单元为S13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其高压套管与所述高压单元连接,其低压套管与所述低压单元连接。优选的,所述高压单元还包括:压力释放阀、真空压力表、油温计、注油阀、油位计、无励磁分接开关,所述压力释放阀、所述真空压力表、所述油温计、所述注油阀、所述油位计均安装于变压器油箱壁上,所述无励磁分接开关设置于变压器油箱内部。优选的,所述低压单元包括:母线排、隔离开关、低压导电杆、低压智能漏电开关,所述低压导电杆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单元低压侧的变压器油箱璧上,用于从所述变压器单元的变压器低压侧引出接线端子;所述隔离开关与所述低压导电杆通过母线排连接;所述低压智能漏电开关与所述隔离开关连接,还与低压供电线路连接,用于开断线路、重合闸、漏电保护。优选的,所述隔离开关为熔断器式隔离开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通过将高压线路及设备、变压器、低压线路及设备模块化设计,分为高压单元、变压器单元、低压单元,再一体化集成作为一个整体,在功能和结构上完全实现一体化。整个配变装置具有全绝缘、全密封、全屏蔽、可触摸等特点,实现配变装置的高度集成和功能融合,提升标准化、智能化水平,解决了带电导体裸露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升了施工工艺及施工安全水平。同时,通过一体化、标准化设计,结构简单、体积小、易拆装,整个配变装置建设可以实现工厂化加工、现场组装,从而减少建设周期和降低施工成本。本技术还具有易维护,外形美观,便于移动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的后视图;图4为实施例中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的右视图;图5为实施例中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的主视图;图6为实施例中高压单元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低压单元结构示意图。其中:1-高压单元;2-变压器单元;3-低压单元、4-电杆;5-抱箍;6-双杆支持架;10-压力释放阀;11-真空压力表;12-油温计;13-注油阀;14-油位计;15-高压负荷开关;16-避雷器;17-双通套管;18-无励磁分接开关;19-熔断器;20-断路器;21-隔离开关;22-低压导电杆;23-低压智能漏电开关;24-低压智能电容补偿柜;25-电容控制开关;26-浪涌保护器;27-低压电度表;28-供电负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于现有技术中,柱上配变装置还存在设备一体化程度低,体积大,需高空运行维护设备多,工作量大、时间长、组件多、走线乱,安装复杂,且运行管理不方便,供电可靠性低等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包括高压单元、变压器单元、低压单元,高压单元、变压器单元、低压单元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高压单元,与高压线路电缆连接,用于所述配变装置的电能接收,并对所述配变装置进行过载、短路、防雷保护;所述变压器单元,与所述高压单元连接,用于电压升降及电能传输;所述低压单元,与所述变压器单元连接,并与低压供电线路连接,用于二次保护、输出电能。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以10KV供电线路为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安装在农网或城市低压配电网装置双杆上,具体的,通过两根双杆支撑架6将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安装在混凝土电杆4上,在配变装置内部,所有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接口都采用标准化设计,以实现即插即用的要求。一次设备为输电、配电设备,二次设备为保护设备。如图2~5所示,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包括高压单元1、变压器单元2、低压单元3,高压单元1、低压单元3、变压器单元2一体化结构设计,呈横“目”字型,其中高压单元1和低压单元3分别设置于变压器单元2的两侧,且高压单元1、变压器单元2、低压单元3均分别设置有单独的门,这样可以方便操作。所述高压单元1,通过电缆与高压线路引下线连接,利用高压单元1,配变装置可以接收电能,还可以对柱上配变台进行闭合与分断操作,以及过载、短路、防雷保护等。所述变压器单元2,与高压单元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单元(1)、变压器单元(2)、低压单元(3),高压单元(1)、变压器单元(2)、低压单元(3)为一体化结构,/n所述高压单元(1),与高压线路引下线连接,用于配变装置的电能接收,并对所述配变装置进行过载、短路、防雷保护;/n所述变压器单元(2),与所述高压单元(1)连接,用于电压升降及电能传输;/n所述低压单元(3),与所述变压器单元(2)连接,并与低压供电线路连接,用于二次保护、输出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单元(1)、变压器单元(2)、低压单元(3),高压单元(1)、变压器单元(2)、低压单元(3)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高压单元(1),与高压线路引下线连接,用于配变装置的电能接收,并对所述配变装置进行过载、短路、防雷保护;
所述变压器单元(2),与所述高压单元(1)连接,用于电压升降及电能传输;
所述低压单元(3),与所述变压器单元(2)连接,并与低压供电线路连接,用于二次保护、输出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单元(1)包括:高压负荷开关(15)、避雷器(16)、双通套管(17)、熔断器(19),
所述双通套管(17),与高压线路引下线连接,
所述避雷器(16),设置于双通套管(17)的端部上,
所述熔断器(19),与所述双通套管(17)连接,
所述高压负荷开关(15),与所述熔断器(1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线路引下线设置有全绝缘的电缆终端附件,所述电缆终端附件与所述双通套管(17)为插拔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16)为氧化锌肘型避雷器,所述避雷器(16)与所述电缆终端附件耦合集成,连接在所述双通套管(17)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装式柱上配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器(19)包括:油浸式插入熔断器、油浸式限流熔断器,所述油浸式插入熔断器和所述油浸式限流熔断器串联,并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单元(2)的变压器油箱内,用于过载及短路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松王林辉伊新萍李永杰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智能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特变电工超高压电气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