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屏蔽搭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203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屏蔽搭接结构。传统的屏蔽搭接结构是采用屏蔽弹片搭接铜箔或铜环,屏蔽弹片易变形,易割伤操作人员和刮坏铜箔或铜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器壳体的孔道内设有一个压套组件;压套组件包括屏蔽压套、屏蔽搭接弹簧和尾盖;屏蔽压套以压接方式实现与线缆屏蔽层的连接,壳体与线缆屏蔽层之间以屏蔽搭接弹簧的压缩实现搭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强度高,不仅可作为屏蔽结构,也可作为强度结构实现线缆在连接器内的固定;且搭接电阻小,没有锋利部位,安全性高。

A new type of shielding lap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屏蔽搭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屏蔽搭接结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作为适应环境问题的新生产物,正在飞速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它一定会取代传统车作为市场的主流。新能源汽车以电能作为能源,电连接器在新能源汽车里的重要性自然可想而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屏蔽的重要性。屏蔽性能不良易导致线缆之间相互干扰,严重影响控制系统的正常运作。如果整车要获得优异的屏蔽性能,需要将所有屏蔽系统连为一体,包括车架,各个零部件的外壳,线缆的屏蔽层等。因此,电连接器不再仅仅只是起到电连接的作用,在整车的屏蔽搭接方面也要依靠电连接器来实现。而电连接器的屏蔽搭接结构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保障。传统的屏蔽搭接结构是采用屏蔽弹片搭接铜箔或铜环,这种屏蔽搭接结构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传统的屏蔽弹片较为脆弱,容易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发生变形或破坏。第二,屏蔽弹片也较为锋利,容易在安装或拆卸过程中割伤操作人员。在拆卸过程中,锋利的弹片也容易刮坏与之搭接的铜箔。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屏蔽搭接结构,包括压套组件和连接器外壳;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孔道;孔道内设有压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孔道的内壁包括第一孔段、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第二孔段设置在第一孔段和第三孔段之间,且第二孔段的孔径大于第一孔段的孔径,小于第三孔段的孔径;所述的压套组件包括屏蔽压套、屏蔽搭接弹簧和尾盖;所述的屏蔽压套设置在孔道的第二孔段处,并压接于线缆的屏蔽层上;所述的屏蔽搭接弹簧整体呈环状;屏蔽搭接弹簧嵌入屏蔽压套外侧壁的环形槽内,并与连接器外壳孔道的第二孔段孔壁接触;所述屏蔽压套的一端端面由连接器壳体的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之间的轴肩轴向定位,另一端由封线体轴向定位;所述的封线体设置在屏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屏蔽搭接结构,包括压套组件和连接器外壳;所述的连接器壳体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孔道;孔道内设有压套组件;其特征在于:孔道的内壁包括第一孔段、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第二孔段设置在第一孔段和第三孔段之间,且第二孔段的孔径大于第一孔段的孔径,小于第三孔段的孔径;所述的压套组件包括屏蔽压套、屏蔽搭接弹簧和尾盖;所述的屏蔽压套设置在孔道的第二孔段处,并压接于线缆的屏蔽层上;所述的屏蔽搭接弹簧整体呈环状;屏蔽搭接弹簧嵌入屏蔽压套外侧壁的环形槽内,并与连接器外壳孔道的第二孔段孔壁接触;所述屏蔽压套的一端端面由连接器壳体的第二孔段和第三孔段之间的轴肩轴向定位,另一端由封线体轴向定位;所述的封线体设置在屏蔽压套和尾盖之间;所述的尾盖与连接器壳体固定,并压紧封线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果沈帅一刘潇远王海波许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