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18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包括槽体和槽盖,所述槽体的内部设置有将其内腔分隔成多个单格的隔板,每个单格内均设置有极群,所述极群包括正极板、负极板以及连接相同极性极板的汇流排,所有极群通过与汇流排一体成型的过桥依次串接,所述槽盖的背面设置有与隔板位置相对应的凸筋,凸筋的下表面具有与隔板上边沿配合的胶槽,所述隔板的上边沿具有供过桥穿过的缺口,所述缺口和过桥之间设置有凹型密封垫,在所述缺口的位置所述过桥具有插入所述胶槽的凸起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铅蓄电池的过桥穿过隔板,两者之间通过凹型密封垫密封,可以减少过桥及板栅的耗铅量,另外槽盖背面的胶槽无需包覆汇流排和过桥,胶水用量也可以减少。

Lead acid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铅蓄电池
本技术涉及铅蓄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汇流排穿过电池槽隔板的铅蓄电池。
技术介绍
传统铅蓄电池包括电池槽、槽盖以及极群等部件,其中电池槽内设置有多个将其内腔分隔成多个单格的隔板,每个单格内设置有一极群,各极群依次串接,最边上的两个极群设置有极柱。极群由正、负极板和隔板组成,相同极性的极板通过汇流板连接在一起,相邻极群之间通过过桥连接。如CN202150523U铅蓄电池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档板将壳体分成若干个电池单格,每个电池单格内间隔安装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每个电池单格中的正极板通过正极汇流排并联,负极板通过负极汇流排并联,相邻电池单格的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串联,相邻电池单格的正极汇流排与负极汇流排通过跨桥串联一次成型成整体结构,且跨桥跨过档板。因跨桥部分高于壳体,因此需要在槽盖的背面设置容纳跨桥的胶槽,且过桥铅消耗较大。又如CN203071183U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包括电池槽体以及与所述电池槽体适配的槽盖,所述电池槽体内设有极板以及汇流排,相邻极群之间虽然也是通过过桥连接,但是过桥部分与汇流排处于同一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铅蓄电池,包括槽体和槽盖,所述槽体的内部设置有将其内腔分隔成多个单格的隔板,每个单格内均设置有极群,所述极群包括正极板、负极板以及连接相同极性极板的汇流排,所有极群通过与汇流排一体成型的过桥依次串接,所述槽盖的背面设置有与隔板位置相对应的凸筋,凸筋的下表面具有与隔板上边沿配合的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上边沿具有供过桥穿过的缺口,所述缺口和过桥之间设置有凹型密封垫,在所述缺口的位置所述过桥具有插入所述胶槽的凸起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铅蓄电池,包括槽体和槽盖,所述槽体的内部设置有将其内腔分隔成多个单格的隔板,每个单格内均设置有极群,所述极群包括正极板、负极板以及连接相同极性极板的汇流排,所有极群通过与汇流排一体成型的过桥依次串接,所述槽盖的背面设置有与隔板位置相对应的凸筋,凸筋的下表面具有与隔板上边沿配合的胶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上边沿具有供过桥穿过的缺口,所述缺口和过桥之间设置有凹型密封垫,在所述缺口的位置所述过桥具有插入所述胶槽的凸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内侧面设置有插槽,所述凹型密封垫具有与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密封垫与隔板的上边沿齐平,两侧与隔板的两侧面齐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桂发邓成智刘玉郭志刚李亚孔鹤鹏李雪辉毛书彦
申请(专利权)人: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