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式空心电抗器及其油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1331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浸式空心电抗器油道结构及油浸式空心电抗器,所述油道结构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的多个电抗器线圈、设于电抗器线圈底部的绝缘填充层,多个电抗器线圈从上至下叠次排列,绝缘填充层与下方线圈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定高度的横向油道,横向油道内供绝缘油通过,顶部部分连续电抗器线圈间横向油道的宽度设计为底部线圈间横向油道的1.5‑1.8倍,顶部部分连续电抗器线圈底部的绝缘填充层两侧交错设有弧形油道挡板,以强制绝缘油在横向油道内沿径向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改善油浸式空心电抗器顶层绝缘油的流动状态,降低油浸式空心电抗器顶层温度。

An oil immersed air core reactor and its oil passag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浸式空心电抗器及其油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抗器
,具体是一种油浸式空心电抗器油道结构及油浸式空心电抗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电抗器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与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中。按照冷却方式的不同,电抗器可分为油侵式电抗器和干式电抗器;而按照结构型式的不同,电抗器亦可分为铁芯电抗器和空心电抗器两大类。适用于串联谐振高压试验用的高压谐振电抗器因试验电压高、试验时间长、试验容量大,常采用油浸式空心电抗器,其为特高压GIS现场绝缘试验而设计的整体化一体式谐振电抗器,额定参数达到1200kV/12A,整体高度达到7.5m,外壳直径仅1m,较常规300kV/10A串联谐振电抗器的高度1.8m~2m、直径1.2m~1.4m,其顶层油温温升将显著增大,严重威胁电抗器的绝缘可靠性。油浸式空心电抗器结构紧凑,常采用自然散热的方式,在高电压大电流的运行条件下温度较高的绝缘油由于其密度相对降低,因此温度较高的绝缘油聚集于电抗器的顶端附近,导致电抗器顶端绝缘油、线圈、绝缘材料温度过程,长时间运行情况下会导致该部位绝缘材料、绝缘油老化,对电抗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浸式空心电抗器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600)、设于外壳(600)内的多个电抗器线圈(100)、设于电抗器线圈(100)底部的绝缘填充层(200),多个电抗器线圈(100)从上至下叠次排列,绝缘填充层(200)与下方线圈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定高度的横向油道(500),横向油道(500)内供绝缘油(400)通过,顶部部分连续电抗器线圈(100)间横向油道(500)的宽度设计为底部线圈间横向油道(500)的1.5-1.8倍;顶部部分连续电抗器线圈(100)底部的绝缘填充层(200)两侧交错设有弧形油道挡板(300),以强制绝缘油在横向油道内沿径向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浸式空心电抗器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600)、设于外壳(600)内的多个电抗器线圈(100)、设于电抗器线圈(100)底部的绝缘填充层(200),多个电抗器线圈(100)从上至下叠次排列,绝缘填充层(200)与下方线圈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定高度的横向油道(500),横向油道(500)内供绝缘油(400)通过,顶部部分连续电抗器线圈(100)间横向油道(500)的宽度设计为底部线圈间横向油道(500)的1.5-1.8倍;顶部部分连续电抗器线圈(100)底部的绝缘填充层(200)两侧交错设有弧形油道挡板(300),以强制绝缘油在横向油道内沿径向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空心电抗器油道结构,其特征在于:顶部部分连续电抗器线圈(100)间横向油道(500)的宽度设计为底部线圈间横向油道(500)的1.5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奇袁召陈隽陈立学任劼帅夏天黄天顺李心一汪涛谢齐家涂亚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江苏盛华电气有限公司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