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799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系统,涉及电极箔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生产线上固有强电磁场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检测系统,包括:取样单元,取样管的一端连接于化成槽,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控制阀;检测单元,检测部件的一端伸入检测箱内,用于检测检测箱内的化成液的电导率,排液管设置在检测箱的底部,用于排出化成液;控制单元,传输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检测部件,另一端连接于电子设备,用于将检测部件的检测信息传输至电子设备,控制部件分别连接于传输部件、第一控制阀和排液管,用于分别控制传输部件、第一控制阀和排液管的开启或者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化成液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极箔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化成箔是由特制的高纯铝箔经过电化学或化学腐蚀后扩大表面积,再经过电化成作用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后的产物。电极箔是铝电解电容器制造的关键原材料,主要用于承载电荷。由于电极箔基本上都用于生产铝电解电容器,因此其发展高度依赖于铝电解电容器行业的发展。电极箔的性能决定铝电解电容器的容量、漏电流、损耗、寿命、可靠性、体积大小等关键技术指标,亦是铝电解电容器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部分,对于电极箔生产而言,腐蚀和化成技术是电极箔制造的核心技术。在电极箔的生产过程中,槽液参数的控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电极箔产品的质量及其稳定性,因此,槽液检测的频次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对槽液进行检测,第一种方式是通过人工提取少量槽液后,在检测室进行检测,但是,由于人工提取的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人员水平层次不齐,检测频次偏低,并且,槽液在运送过程中易被污染等问题突出,无法保证槽液检测的一致性和及时性,第二种方式是在生产线槽液中安装检测装置进行检测,但是,由于电极箔采用直流电解方式生产,槽液可作为电极的一极,有较强的电场和磁场,对检测设备电信号干扰较为明显,无法保证检测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系统,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生产线上固有强电磁场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检测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取样单元,所述取样单元包括化成槽、取样管和第一控制阀,所述取样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化成槽,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阀;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箱、检测部件和排液管,所述检测部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检测箱内,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箱内的化成液的电导率,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检测箱的底部,用于排出化成液;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传输部件和控制部件,所述传输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检测部件,另一端连接于电子设备,用于将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信息传输至电子设备,所述控制部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传输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排液管,用于分别控制所述传输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排液管的开启或者关闭。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的顶部与大气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检测部件包括检测器和检测探头,所述检测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传输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伸入所述检测箱内,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箱内的化成液的电导率。进一步的,清洗单元,所述清洗单元包括进水管和第二控制阀,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于水箱,另一端朝向所述检测箱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控制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开启或者关闭。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检测箱的顶部,另一端与大气相互连通,用于排出溢流的化成液。进一步的,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在所述排液管上,并且连接于所述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排液管的开启或者关闭。进一步的,所述取样管和所述检测箱的材料均为绝缘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部件为PLC控制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取样单元的作用是将化成液输送至检测箱中,取样单元包括化成槽、取样管和第一控制阀,取样管的一端连接于化成槽,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控制阀;检测单元的作用是对检测箱内的化成液进行检测,检测单元包括检测箱、检测部件和排液管,检测部件的一端伸入检测箱内,用于检测检测箱内的化成液的电导率,排液管设置在检测箱的底部,用于排出化成液;控制单元的作用是传输检测数据,并且对传输部件、第一控制阀和排液管的开启或者关闭进行自动控制,控制单元包括传输部件和控制部件,传输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检测部件,另一端连接于电子设备,用于将检测部件的检测信息传输至电子设备,控制部件分别连接于传输部件、第一控制阀和排液管,用于分别控制传输部件、第一控制阀和排液管的开启或者关闭,需要检测化成液时,控制部件控制第一控制阀开启,化成槽内的化成液通过取样管进入检测箱内,然后第一控制阀关闭,检测部件启动,对检测箱内的化成液的电导率进行检测,并且将检测数据通过传输部件上传至电子设备中,检测完毕后,排液管开启,排出检测箱内的化成液,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对槽液进行检测,第一种方式是通过人工提取少量槽液后,在检测室进行检测,但是,由于人工提取的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人员水平层次不齐,检测频次偏低,并且,槽液在运送过程中易被污染等问题突出,无法保证槽液检测的一致性和及时性,第二种方式是在生产线槽液中安装检测装置进行检测,但是,由于电极箔采用直流电解方式生产,槽液可作为电极的一极,有较强的电场和磁场,对检测设备电信号干扰较为明显,无法保证检测准确性,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将化成液通入检测箱中,使检测箱成为独立容器,隔离了待检测的化成液,从而隔离的强电磁场的干扰,并且,全程通过控制部件进行自动控制,检测率得到保证,同时还降低了人工的工作强度,不仅提高了检测的效率,还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取样单元1,取样单元1包括化成槽11、取样管12和第一控制阀13,取样管12的一端连接于化成槽11,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控制阀13;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检测箱21、检测部件22和排液管23,检测部件22的一端伸入检测箱21内,用于检测检测箱21内的化成液的电导率,排液管23设置在检测箱21的底部,用于排出化成液;控制单元3,控制单元3包括传输部件31和控制部件32,传输部件31的一端连接于检测部件22,另一端连接于电子设备9,用于将检测部件22的检测信息传输至电子设备9,控制部件32分别连接于传输部件31、第一控制阀13和排液管23,用于分别控制传输部件31、第一控制阀13和排液管23的开启或者关闭。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取样单元1的作用是将化成液输送至检测箱21中,取样单元1包括化成槽11、取样管12和第一控制阀13,取样管12的一端连接于化成槽11,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控制阀13;检测单元的作用是对检测箱21内的化成液进行检测,检测单元包括检测箱21、检测部件22和排液管23,检测部件22的一端伸入检测箱21内,用于检测检测箱21内的化成液的电导率,排液管23设置在检测箱21的底部,用于排出化成液;控制单元3的作用是传输检测数据,并且对传输部件31、第一控制阀13和排液管23的开启或者关闭进行自动控制,控制单元3包括传输部件31和控制部件32,传输部件31的一端连接于检测部件22,另一端连接于电子设备9,用于将检测部件22的检测信息传输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取样单元,所述取样单元包括化成槽、取样管和第一控制阀,所述取样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化成槽,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阀;/n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箱、检测部件和排液管,所述检测部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检测箱内,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箱内的化成液的电导率,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检测箱的底部,用于排出化成液;/n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传输部件和控制部件,所述传输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检测部件,另一端连接于电子设备,用于将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信息传输至电子设备,所述控制部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传输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排液管,用于分别控制所述传输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排液管的开启或者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样单元,所述取样单元包括化成槽、取样管和第一控制阀,所述取样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化成槽,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控制阀;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箱、检测部件和排液管,所述检测部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检测箱内,用于检测所述检测箱内的化成液的电导率,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检测箱的底部,用于排出化成液;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传输部件和控制部件,所述传输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检测部件,另一端连接于电子设备,用于将所述检测部件的检测信息传输至电子设备,所述控制部件分别连接于所述传输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排液管,用于分别控制所述传输部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排液管的开启或者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箱的顶部与大气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件包括检测器和检测探头,所述检测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传输部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伸入所述检测箱内,用于检测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建民黄予涵李连海陈嘉庚邓富江白晶李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