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89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电机、风机和印染体,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箱体,且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第三辊轴,并且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第三辊轴之间均通过第一传动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三辊轴的后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电机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的底部均安装有旋转叶,所述印染体设置于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第三辊轴上。该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电加热丝的上方设置有旋转叶,且旋转叶可以通过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进行转动,这样可以加快电加热丝热量向印染体的传递,从而加快对印染体的烘干进度。

A drying device with waste heat recovery structure for printing and dye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染加工相关
,具体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印染包括染色、印花等加工方式,是一种前处理,印染品在经过染色、印花后需要进行烘干,这就需要用到烘干装置,虽然市场上的烘干装置种类很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烘干时多余的热量不能进行回收利用,导致能源的浪费,而且传统烘干进度慢,降低了印染品的加工效率,进而导致对烘干装置的使用效率降低,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烘干装置在印染体烘干时多余的热量不能进行回收利用,导致能源的浪费,而且传统烘干进度慢,降低了印染品的加工效率,进而导致对烘干装置的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电机、风机和印染体,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箱体,且箱体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电机(7)、风机(17)和印染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箱体(2),且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4)和第三辊轴(5),并且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4)和第三辊轴(5)之间均通过第一传动皮带(6)相连接,所述第三辊轴(5)的后端与电机(7)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电机(7)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第一辊轴(3)和第二辊轴(4)的上方均设置有连接板(9),且连接板(9)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10),并且连接板(9)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通孔(11),所述连接板(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旋转杆(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电机(7)、风机(17)和印染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箱体(2),且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4)和第三辊轴(5),并且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4)和第三辊轴(5)之间均通过第一传动皮带(6)相连接,所述第三辊轴(5)的后端与电机(7)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电机(7)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第一辊轴(3)和第二辊轴(4)的上方均设置有连接板(9),且连接板(9)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10),并且连接板(9)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通孔(11),所述连接板(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旋转杆(12)和第二旋转杆(13),且第一旋转杆(12)和第二旋转杆(13)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14)相连接,并且第一旋转杆(12)和第二旋转杆(13)的顶部均连接有顶板(15),所述第一旋转杆(12)和第二旋转杆(13)的底部均安装有旋转叶(16),所述风机(17)设置于箱体(2)的左侧,且风机(17)的底部连接有进风管(18),并且进风管(18)与凹槽(20)相连接,所述风机(17)的顶部连接有出风管(19),所述印染体(21)设置于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4)和第三辊轴(5)上。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书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益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