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82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51
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光的中央光量下降的照明器具。照明器具(2)具备电路部(52)、以及以包围电路部(52)的方式配置并与电路部(52)电连接的第一发光部(54)。电路部(52)以不遮挡来自第一发光部(54)的光的方式配置。

Lighting appli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器具
本技术涉及用来将室内等照明的照明器具。
技术介绍
作为用来将室内等照明的照明器具之一,已知有吸顶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吸顶灯具备安装在室内的顶棚上的器具主体、支承于器具主体的电路单元及发光模块、以及以覆盖发光模块的方式安装于器具主体的透光罩。电路单元具有基板、安装于基板的多个电路部件、以及以覆盖多个电路部件的方式支承于基板的电路罩。发光模块具有基板和安装于基板的多个发光元件。透光罩使来自多个发光元件的光扩散。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6981号公报然而,在上述以往的吸顶灯中,产生因来自多个发光元件的光与电路罩干扰从而导致透光罩的中央部变暗(所谓的光的中央光量下降)这一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鉴于这种课题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光的中央光量下降的照明器具。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一方式的照明器具具备:电路部;以及第一发光部,以包围所述电路部的方式配置,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部,所述电路部被配置成不遮挡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也可以是,所述电路部具有:基板;表面安装型的第一电路部件,安装于所述基板的表面;以及电路罩,以覆盖所述第一电路部件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上。也可以是,所述电路部还具有安装于所述基板的背面的引入安装型的第二电路部件。也可以是,所述照明器具还具备大致圆形状的透光罩,该透光罩与所述第一发光部对置地配置,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透过,所述电路罩配置于不和将所述第一发光部与所述透光罩的直径中心连结的直线干扰的位置。也可以是,所述照明器具还具备:第二发光部,以包围所述第一发光部的方式配置;透光罩,与所述第一发光部对置地配置,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透过;以及导光板,以包围所述透光罩的方式配置,供来自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光入射,并将所入射的光向外部出射。也可以是,所述照明器具还具备环状的安装部件,该安装部件被配置成俯视时覆盖所述导光板的一部分,并且所述透光罩被安装于该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具有在从所述第一发光部朝向所述安装部件的方向上扩径的锥面。也可以是,所述照明器具还具备:环状的安装部件,被配置成俯视时覆盖所述导光板的一部分,并且所述透光罩被安装于该安装部件;传感器,与所述安装部件的外周部相邻地配置;以及柔性基板,电连接于所述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安装部件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也可以是,所述照明器具还具备:环状的安装部件,被配置成俯视时覆盖所述导光板的一部分,并且所述透光罩被安装于该安装部件;第一壳体,支承所述第一发光部以及所述第二发光部;环状的反射部件,具有缺口部,被配置成从与所述安装部件相反的一侧覆盖所述导光板的一部分;以及固定部件,配置于所述缺口部,将所述反射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发光部具有沿所述反射部件的周向被配置成环状的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缺口部相邻地配置。也可以是,所述照明器具还具备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支承所述第一壳体,并且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向外部露出。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一方式的照明器具,能够减少光的中央光量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地面侧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顶棚侧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的IV-IV线的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剖面图。图5是图1的V-V线的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截面立体图。图6是将图4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的剖面图。图7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基板单元的表面侧的图。图8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基板单元的背面侧的图。图9是将有关实施方式1的装饰罩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10是将有关实施方式1的卡合机构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11是将有关实施方式2的照明器具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2、2A照明器具14装饰罩(反射部件)16导光板18安装部件20透光罩22第一壳体24第二壳体52电路部54第一发光部56第二发光部58基板60第一电路部件62第二电路部件64电路罩66直线68、68a第一发光元件(发光元件)80缺口部82螺钉(固定部件)100锥面120传感器122柔性基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表示本技术的一优选的具体例。因而,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表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形态等是一例,不是限定本技术的意思。由此,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在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没有记载的构成要素,设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此外,各图是示意图,并不一定严密地图示。另外,在各图中,对于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将重复的说明省略或简化。(实施方式1)以下,对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进行说明。[1-1.照明器具的整体构成]参照图1~图5对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2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2的地面侧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2的顶棚4侧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2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的IV-IV线的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2的剖面图。图5是图1的V-V线的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2的截面立体图。照明器具2例如是用来将室内照明的吸顶灯,设置在室内的顶棚4(参照图3)上。如图1~图5所示,照明器具2具备器具主体6、适配器8、基板单元10、透镜罩12、装饰罩14(反射部件的一例)、导光板16、安装部件18和透光罩20。以下,对照明器具2的各构成要素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所示的各图中,Z轴的负侧表示顶棚4侧,Z轴的正侧表示地面(未图示)侧。此外,为了说明的方便,在图1、图3~图6及图9中,将照明器具2以与通常的使用时的姿势上下相反的姿势图示。[1-2.器具主体]首先,参照图2~图6对器具主体6进行说明。图6是将图4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有关实施方式1的照明器具2的剖面图。器具主体6是用来支承基板单元10及导光板16等的壳体。如图2~图6所示,器具主体6具有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4。如图5及图6所示,第一壳体22具有收纳部26和第一支承部28。收纳部26从其一端部(顶棚4侧的端部)朝向另一端部(地面侧的端部)以喇叭状扩展。在收纳部26的一端部形成有圆形状的开口部30。第一支承部28从收纳部26的另一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在XY平面观察形成为环状。在第一支承部28的内周区域28a的地面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n电路部;以及/n第一发光部,以包围所述电路部的方式配置,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部,/n所述电路部被配置成不遮挡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30 JP 2018-1040141.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路部;以及
第一发光部,以包围所述电路部的方式配置,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部,
所述电路部被配置成不遮挡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部具有:
基板;
表面安装型的第一电路部件,安装于所述基板的表面;以及
电路罩,以覆盖所述第一电路部件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部还具有安装于所述基板的背面的引入安装型的第二电路部件。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器具还具备大致圆形状的透光罩,该透光罩与所述第一发光部对置地配置,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透过,
所述电路罩配置于不和将所述第一发光部与所述透光罩的直径中心连结的直线干扰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器具还具备:
第二发光部,以包围所述第一发光部的方式配置;
透光罩,与所述第一发光部对置地配置,使来自所述第一发光部的光透过;以及
导光板,以包围所述透光罩的方式配置,供来自所述第二发光部的光入射,并将所入射的光向外部出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森淳允青山央前田光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