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80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包括抓拍机构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调节壳体,所述调节壳体的前表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齿轮盘,所述调节壳体的内腔且位于齿轮盘的水平端两侧均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升降杆,且两个所述升降杆均贯穿调节壳体的顶部内表壁与固定座的下端面铰接,所述调节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转动壳体,且移动板与固定安装在转动壳体后端面的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设置,可使得移动板进行移动,通过移动板和齿轮套的配合,可使得调节壳体带动固定座发生转动,使得抓拍机构可进行多方位的抓拍。

Dynamic bayonet capturing device for face recogn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
本技术涉及抓拍装置
,尤其涉及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对人脸进行识别时,需要使用抓拍装置对人脸进行抓拍,所以研究出一种便于使用的人脸识别抓拍装置是很多必要的。传统的人脸识别抓拍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传统的人脸识别抓拍装置不能多角度的进行抓拍,需要人工对其转向实现动态抓拍的功能,给使用带来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人脸识别抓拍装置不能进行多角度抓拍的问题,而提出的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包括抓拍机构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调节壳体,所述调节壳体的前表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齿轮盘,所述调节壳体的内腔且位于齿轮盘的水平端两侧均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升降杆,且两个所述升降杆均贯穿调节壳体的顶部内表壁与固定座的下端面铰接,所述调节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转动壳体,且调节壳体贯穿转动壳体的顶部内表壁并与转动壳体的底部内表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位于所述转动壳体内部的调节壳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套,所述齿轮套的水平端一侧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与固定安装在转动壳体后端面的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升降杆与齿轮盘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调节壳体的是水平方向内表壁上均焊接有限位套,且限位套均套设在升降杆的外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杆贯穿调节壳体的后表壁并与固定在调节壳体后端面的双向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转动壳体的水平端侧壁上开设有滑槽,且滑槽与移动板为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座中心处两端的侧壁上均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有夹板,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雨棚。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电动伸缩杆的设置,可使得移动板进行移动,通过移动板和齿轮套的配合,可使得调节壳体带动固定座发生转动,使得抓拍机构可进行多方位的抓拍。2、本技术中,通过转动杆的设置,可使得齿轮盘发生转动,通过齿轮盘和升降杆的配合,可使得抓拍机构进行多角度的抓拍。3、本技术中,通过弹簧和夹板的设置,可起到对抓拍机构固定的效果,通过防雨棚的设置,可在户外抓拍的时候,为抓拍机构遮风避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的转动壳体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的转动壳体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的A-A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转动壳体;2、升降杆;3、弹簧;4、抓拍机构;5、防雨棚;6、夹板;7、固定座;8、调节壳体;9、齿轮盘;10、限位套;11、转动杆;12、双向电机;13、齿轮套;14、移动板;15、滑槽;16、电动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所涉及的电动伸缩杆16的型号为:(XTL-100);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包括抓拍机构4和固定座7,固定座7的底部设置有调节壳体8,调节壳体8的前表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1,转动杆11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齿轮盘9,转动杆11可带动齿轮盘9发生转动,调节壳体8的内腔且位于齿轮盘9的水平端两侧均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升降杆2,且两个升降杆2均贯穿调节壳体8的顶部内表壁与固定座7的下端面铰接,升降杆2可带动调节壳体8进行摆动,调节壳体8的底部设置有转动壳体1,且调节壳体8贯穿转动壳体1的顶部内表壁并与转动壳体1的底部内表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位于转动壳体1内部的调节壳体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套13,齿轮套13的水平端一侧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有移动板14,且移动板14与固定安装在转动壳体1后端面的电动伸缩杆16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16可带动移动板14进行移动。具体的,如图2所示,升降杆2与齿轮盘9之间通过卡齿啮合连接,齿轮盘9发生转动时,升降杆2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具体的,如图2所示,调节壳体8的是水平方向内表壁上均焊接有限位套10,且限位套10均套设在升降杆2的外部,限位套10用于对升降杆2的限位,防止其发生偏移。具体的,如图3所示,转动杆11贯穿调节壳体8的后表壁并与固定在调节壳体8后端面的双向电机12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双向电机12的输出轴可带动转动杆11发生转动。具体的,如图4所示,转动壳体1的水平端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5,且滑槽15与移动板14为滑动连接,移动板14在可在滑槽15的内部进行滑动。具体的,如图1所示,固定座7中心处两端的侧壁上均通过弹簧3弹性连接有夹板6,固定座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雨棚5,防雨棚5用于对抓拍机构4防雨,夹板6对抓拍机构4的夹紧,可实现对抓拍机构4的固定。工作原理:使用时,在对人脸进行动态的抓拍时,操作者可根据需要启动电动伸缩杆16,电动伸缩杆16可带动移动板14在转动壳体1的前后端进行移动,移动板14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使得齿轮套13发生转动,齿轮套13的转动可通过调节壳体8和固定座7使得抓拍机构4进行转动,使得抓拍机构4更好的进行动态抓拍,在需要调节抓拍机构4的抓拍角度时,打开双向电机12,双向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11发生转动,转动杆11的转动使得齿轮盘9发生转动,齿轮盘9的转动可通过与升降杆2的啮合连接,使得升降杆2带动固定座7进行摆动,固定座7的摆动实现了抓拍机构4的多角度抓拍,方便了日常的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包括抓拍机构(4)和固定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的底部设置有调节壳体(8),所述调节壳体(8)的前表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齿轮盘(9),所述调节壳体(8)的内腔且位于齿轮盘(9)的水平端两侧均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升降杆(2),且两个所述升降杆(2)均贯穿调节壳体(8)的顶部内表壁与固定座(7)的下端面铰接,所述调节壳体(8)的底部设置有转动壳体(1),且调节壳体(8)贯穿转动壳体(1)的顶部内表壁并与转动壳体(1)的底部内表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位于所述转动壳体(1)内部的调节壳体(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套(13),所述齿轮套(13)的水平端一侧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有移动板(14),且移动板(14)与固定安装在转动壳体(1)后端面的电动伸缩杆(16)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包括抓拍机构(4)和固定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7)的底部设置有调节壳体(8),所述调节壳体(8)的前表壁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齿轮盘(9),所述调节壳体(8)的内腔且位于齿轮盘(9)的水平端两侧均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升降杆(2),且两个所述升降杆(2)均贯穿调节壳体(8)的顶部内表壁与固定座(7)的下端面铰接,所述调节壳体(8)的底部设置有转动壳体(1),且调节壳体(8)贯穿转动壳体(1)的顶部内表壁并与转动壳体(1)的底部内表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位于所述转动壳体(1)内部的调节壳体(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齿轮套(13),所述齿轮套(13)的水平端一侧通过卡齿啮合连接有移动板(14),且移动板(14)与固定安装在转动壳体(1)后端面的电动伸缩杆(1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脸识别动态卡口抓拍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北晨极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