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639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操作平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其包括台板、伸缩护栏、支撑框架;两组伸缩护栏相对设于台板上侧,并且一端与台板可转动的连接;伸缩护栏包括与台板平行的折叠状态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展开状态;伸缩护栏包括支杆、内支架和外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其折叠操作便捷、折叠后体积小,并且展开时能够提供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平台。

A folding core tube operation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操作平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高空作业操作平台是各行业使用的设备安装、检修等高空作业产品。常见的操作平台有移动式操作平台和悬挑式钢平台两种。操作平台上应显著地标明允许荷载值。核心筒就是在建筑的中央部分,由电梯井道、楼梯、通风井、电缆井、公共卫生间、部分设备间围护形成中央核心筒,与外围框架形成一个外框内筒结构,以钢筋混凝土浇筑。此种结构十分有利于结构受力,并具有极优的抗震性。现有操作平台对较高建筑适应性不佳,搭建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其针对核心筒操作平台的高空特性,提供能够通过折叠减少输送体积并便于展开的操作平台。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其包括台板、伸缩护栏、支撑框架;两组所述伸缩护栏相对设于所述台板上侧,并且一端与所述台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伸缩护栏包括与所述台板平行的折叠状态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展开状态;所述伸缩护栏包括支杆、内支架和外支架;所述外支架在竖直方向上高度高于所述内支架;所述支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支架可分离的连接,所述支杆与所述内支架通过销钉可分离的连接;所述支撑框架设于所述台板远离所述伸缩护栏的一侧;所述支撑框架远离所述台板的一端用于与建筑体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台板和所述第三连杆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一端与所述建筑体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互平行设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背的一侧分别设有弹性支撑杆;所述弹性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或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台板连接。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台板远离所述伸缩护栏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台板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其折叠操作便捷、折叠后体积小,并且展开时能够提供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平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台板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10-台板;20-伸缩护栏;21-支杆;22-内支架;23-外支架;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第三连杆;34-弹性支撑杆;11-滑槽;12-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考图1和图2,图中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100,其针对核心筒操作平台的高空特性,提供能够通过折叠减少输送体积并便于展开的操作平台。具体的,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100包括台板10、伸缩护栏20、支撑框架;两组伸缩护栏20相对设于台板10上侧,并且一端与台板10可转动的连接;伸缩护栏20包括与台板10平行的折叠状态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展开状态,在将台板10固定于建筑外周后将伸缩护栏20展开。伸缩护栏20包括支杆21、内支架22和外支架23;外支架23在竖直方向上高度高于内支架22;支杆21两端分别与外支架23可分离的连接,支杆21与内支架22通过销钉可分离的连接。内外支架23的双重结构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同时采用支架锁定,避免由于误操作或展开不到位等情况带来的安全隐患。支撑框架设于台板10远离伸缩护栏20的一侧;支撑框架远离台板10的一端用于与建筑体连接,以实现稳定支撑。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和第三连杆33;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两端分别与台板10和第三连杆33可转动的连接;第三连杆33一端与建筑体连接。采用该方式,支撑框架与伸缩护栏20相同,同样具备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便于控制。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相互平行设置,保证展开运动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相背的一侧分别设有弹性支撑杆34;弹性支撑杆34远离第一连杆31或第二连杆32的一端与台板10连接。弹性支撑杆34除了加强稳定性,提高台板10底部受力分化,还能够吸收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减少对整个操作平台安全性的影响。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台板10远离伸缩护栏20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内设有连接件12;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分别通过连接件12与台板1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台板10与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还可以是其他链接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100,其折叠操作便捷、折叠后体积小,并且展开时能够提供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平台。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包括台板、伸缩护栏、支撑框架;两组所述伸缩护栏相对设于所述台板上侧,并且一端与所述台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伸缩护栏包括与所述台板平行的折叠状态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展开状态;所述伸缩护栏包括支杆、内支架和外支架;所述外支架在竖直方向上高度高于所述内支架;所述支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支架可分离的连接,所述支杆与所述内支架通过销钉可分离的连接;所述支撑框架设于所述台板远离所述伸缩护栏的一侧;所述支撑框架远离所述台板的一端用于与建筑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包括台板、伸缩护栏、支撑框架;两组所述伸缩护栏相对设于所述台板上侧,并且一端与所述台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伸缩护栏包括与所述台板平行的折叠状态和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展开状态;所述伸缩护栏包括支杆、内支架和外支架;所述外支架在竖直方向上高度高于所述内支架;所述支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支架可分离的连接,所述支杆与所述内支架通过销钉可分离的连接;所述支撑框架设于所述台板远离所述伸缩护栏的一侧;所述支撑框架远离所述台板的一端用于与建筑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核心筒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达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