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587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墙,包括不少于一组的生态防浪墙,每组生态防浪墙包括端墙、隔板、侧墙和趾板,所述端墙与所述侧墙构成矩形空间,所述隔板均匀横向布置在所述端墙之间形成格构,所述趾板布置在所述侧墙底部外侧形成中空倒π型格构箱体空间,所述箱体空间内上部容纳有可种植景观植物的种植土,下部容纳有与水工建筑物结合的防渗土料,两组生态防浪墙相邻端墙之间有隔缝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防浪墙水泥、砂石料建材消耗,提升施工进度,与土坝及堤防结合度较好,并环境友好,具备一定生态景观效果。

A hollow inverted \u03c0 concrete ecological wav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墙
本技术属于防浪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墙。
技术介绍
在土坝和堤防等水利工程中,防浪墙常采用浆砌石、混凝土等实体结构,往往结构断面较大,水泥及砂石骨料用量较多,施工常采用现场砌筑或浇筑,施工周期长,型式单调、环境亲和力差、无景观效果。混凝土花池结构虽然有一定的景观效果,用材量较少,但与土坝或堤防结合性较差,花池景观植物与下部土体连通性较差,花池底面宽度较小稳定性较差。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降低传统防浪墙结构的水泥、砂石料建材消耗,提升施工进度,解决现有混凝土花池结构与土坝及堤防结合度和自稳性差,并提供一种生态景观较好,适于土坝和堤防的具备一定生态景观效果的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降低防浪墙水泥、砂石料建材消耗,提升施工进度,与土坝及堤防结合度较好,环境友好,具备一定生态景观效果的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墙。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墙,包括不少于一组的生态防浪墙,每组生态防浪墙包括端墙、隔板、侧墙和趾板,所述端墙与所述侧墙构成矩形空间,所述隔板均匀横向布置在所述端墙之间形成格构,所述趾板布置在所述侧墙底部外侧形成中空倒π型格构箱体空间,所述箱体空间内上部容纳有种植景观植物的种植土,下部容纳有与水工建筑物结合的防渗土料,两组生态防浪墙相邻端墙之间有隔缝材料。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端墙为混凝土结构,厚度为6~15cm,所说端墙内设有构造钢筋网,钢筋网呈间距8~15cm布置,短边方向钢筋的直径为12~16mm,长边方向钢筋的直径为10~14mm。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被布置在两个所述端墙之间,所述隔厚度及配筋方式与所述端墙一致,所述隔板布置数量根据所述端墙间距确定,每组生态防浪墙内的隔板不少于一个,两个相邻所述隔板之间的间隔为1~3m。进一步的,所述侧墙与所述端墙及所述隔板构成格构箱体,所述侧墙厚度为6~15cm,地面以上高度不大于1.2m,地面以下埋深大于冻土层厚,所述侧墙内设有钢筋网,钢筋的直径为12~20mm,钢筋间距为8~15cm。进一步的,所述趾板布置在所述侧墙的底部外侧,所述趾板厚度为10~40cm,所述趾板上设置有受力钢筋,所述趾板受力钢筋与所述侧墙钢筋网上的竖向钢筋直径及间距一致并连成整体,所述趾板分布钢筋直径8~16mm、间距8~15cm。进一步的,所述隔缝材料厚度为1~3cm,所述防渗土料位于所述防浪墙内部空间下部与水工建筑物防渗体连接,所述种植土位于所述生态防浪墙内部空间上层满足所述景观植物种植要求。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可作为传统砌石或混凝土防浪墙的替代或补充型式。2、本技术通过创新的结构型式,相比混凝土生态花池等结构能更利于与土坝及堤防结合,其充分利用了趾板以上土坝和堤防土体自重,且墙底横向刚度更大,结构稳定性更好;中空结构更利于土壤毛细水上升和景观植物生长,景观植物成活率更高;隔板结构增加了防浪墙的侧向刚度,避免单个墙体较长时侧向刚度较弱变形较大。3、本使用新型相比传统防浪墙结构,自重较小,在土坝和堤防加高时更有利于减小底部承载,降低建材消耗量,降低对下部结构的影响;通过工厂预制现场吊装,加快了施工进度;通过景观绿植,使水利工程更好等融入周围生态,提升水利工程景观效果。可广泛用作土坝、堤防的防浪墙、安全加高、局部加高等。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图1是本技术纵剖图;图2是本技术平面图;图3是本技术横剖图。图中:1、端墙;2、隔板;3、侧墙;4、趾板;5、隔缝材料;6、防渗土料;7、种植土;8、景观植物。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技术的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墙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将理解,当据称将部件“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相反,当据称将部件“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时,则表示不存在中间部件。图1给出了本技术纵剖图,并且通过图2示出了本技术平面图,并且通过图3示出了本技术横剖图,下面就结合图1至图3来具体说明本技术。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一种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墙,包括不少于一组的生态防浪墙,每组生态防浪墙包括端墙1、隔板2、侧墙3和趾板4,所述端墙1与所述侧墙3构成矩形空间,所述隔板2均匀横向布置在端墙1之间形成格构,所述趾板4布置在所述侧墙3底部外侧形成中空倒π型格构箱体空间,所述箱体空间内上部容纳有可种植景观植物8的种植土7,下部容纳有与水工建筑物结合的防渗土料6,两组生态防浪墙相邻端墙1之间有隔缝材料5。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技术中考虑,所述端墙1为混凝土结构,所述端墙1厚度为6~15cm,所述端墙1内设有构造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呈间距8~15cm布置,短边方向的所述构造钢筋的直径为12~16mm,长边方向的所述构造钢筋的直径为10~14mm。需要指出的是,所述隔板2被布置在两个所述端墙1之间,所述隔板2厚度及配筋方式与所述端墙1一致,所述隔板2布置数量根据所述端墙1间距确定,每组生态防浪墙内的隔板2不少于一个,两个相邻所述隔板2之间的间隔为1~3m。需要指出的是,所述侧墙3与所述端墙1及所述隔板2构成格构箱体,所述侧墙3厚度为6~15cm,所述侧墙3地面以上高度不大于1.2m,所述侧墙3地面以下埋深大于冻土层厚,所述侧墙3内设有钢筋网,钢筋的直径为12~20mm,钢筋间距8~15cm。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趾板4布置在所述侧墙3的底部外侧,所述趾板4的厚度为10~40cm,所述趾板4上设置有受力钢筋,所述趾板4受力钢筋与所述侧墙3钢筋网上的竖向钢筋直径及间距一致并连成整体,所述趾板4分布钢筋直径8~16m、间距8~15cm。需要指出的是,述隔缝材料5厚度为1~3cm,所述防渗土料6位于所述防浪墙内部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少于一组的生态防浪墙,每组生态防浪墙包括端墙(1)、隔板(2)、侧墙(3)和趾板(4),所述端墙(1)与所述侧墙(3)构成矩形空间,所述隔板(2)均匀横向布置在端墙(1)之间形成格构,所述趾板(4)布置在侧墙(3)底部外侧形成中空倒π型格构箱体空间,所述箱体空间内上部容纳有种植景观植物(8)的种植土(7),下部容纳有与水工建筑物结合的防渗土料(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少于一组的生态防浪墙,每组生态防浪墙包括端墙(1)、隔板(2)、侧墙(3)和趾板(4),所述端墙(1)与所述侧墙(3)构成矩形空间,所述隔板(2)均匀横向布置在端墙(1)之间形成格构,所述趾板(4)布置在侧墙(3)底部外侧形成中空倒π型格构箱体空间,所述箱体空间内上部容纳有种植景观植物(8)的种植土(7),下部容纳有与水工建筑物结合的防渗土料(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墙,其特征在于:两组生态防浪墙相邻端墙(1)之间有隔缝材料(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墙(1)为混凝土结构,所述端墙(1)内设有构造钢筋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倒π型混凝土生态防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涛张亮佟亚龙张建强徐世宾王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