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黄芩提取黄芩苷的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装置
,具体为用黄芩提取黄芩苷的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黄芩苷是从双子叶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常温下为淡黄色粉末,味苦。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微溶于氯仿和硝基苯、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热乙酸。遇三氯化铁显绿色,遇乙酸铅生成橙色的沉淀。现有技术中的黄芩提取黄芩苷的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装置,现有的提取黄芩苷的装置结构复杂;提取黄芩苷效率低下、对废水利用率低,检索相 ...
【技术保护点】
1.用黄芩提取黄芩苷的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装置,支腿(1)、反应瓶(20)、过滤体(2)、搅拌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上端固定设置有过滤体(2),所述过滤体(2)上端设置有搅拌体(8),所述搅拌体(8)的侧面设置有电机支撑架(3),所述电机支撑架(3)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机支撑架(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搅拌体(8)的左侧面连接有旋转轴(7),所述旋转轴(7)的右边通过滚动轴承(23)连接搅拌体(8)的右侧面,所述搅拌体(8)的上端设置有投料口(5)、进水连接管(6),所述搅拌体(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液口(25),所述第一出液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黄芩提取黄芩苷的废水处理循环再利用装置,支腿(1)、反应瓶(20)、过滤体(2)、搅拌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上端固定设置有过滤体(2),所述过滤体(2)上端设置有搅拌体(8),所述搅拌体(8)的侧面设置有电机支撑架(3),所述电机支撑架(3)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机支撑架(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贯穿搅拌体(8)的左侧面连接有旋转轴(7),所述旋转轴(7)的右边通过滚动轴承(23)连接搅拌体(8)的右侧面,所述搅拌体(8)的上端设置有投料口(5)、进水连接管(6),所述搅拌体(8)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出液口(25),所述第一出液口(25)固定连接有导管(11),所述导管(11)下端伸入反应瓶(20),所述反应瓶(20)上端设置有第二橡胶垫(15),所述反应瓶(20)上端插装有瓶盖(16),所述瓶盖(16)与反应瓶(20)连接的位置设置有互相卡住的卡凸和凹槽,所述瓶盖(16)的内部设置有木塞(17),所述木塞(17)设置第二橡胶垫(15)的上端,所述木塞(17)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温度计安装孔(14),所述反应瓶(20)内部固定设置有进出水管(27),所述进出水管(27)另一端伸出反应瓶(20),所述反应瓶(20)的右侧设置有圆形槽(28),所述圆形槽(28)内部设置有弹簧(29),所述进出水管(27)伸出圆形槽(28)的一端外部套设弹簧(29),所述圆形槽(28)的右侧安装有橡胶圈(30),所述圆形槽(28)的右侧通过螺钉安装有安装板(31),所述反应瓶(20)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出液口(11),所述弹簧(29)一端与橡胶圈(30)相抵,所述进出水管(27)伸出圆形槽(28)的一端外部固定设置有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