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44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涉及通信线缆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卡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卡接在推板的上表面,所述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拉手。该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通过设置压板、螺纹杆、第二凹槽、通孔、电机和圆盘,控制电机工作,使得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圆盘旋转,使得圆盘通过两个第一卡块带动第一连接板旋转,使得第一连接板通过绕线辊带动第二连接板旋转,使得该装置可自动对线缆收卷,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信线缆
,具体为一种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通信线缆是传输电信号或光信号的各种导线的总称,主要有覆线、架空明线、通信电缆和通信光缆,多根铜丝和钢丝混绞成导电线芯,外裹以绝缘材料构成,抗拉耐磨,便于收放和反复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通信线缆的使用必不可少,通过通信线缆来进行传输信号,在通信线缆加工后需要对线缆进行收卷,以便于进行转运,但是现有的绕线方式是通过人工来进行的,工作人员需要将绕线辊放置在绕线装置上,再手动摇动手柄带动绕线辊进行旋转并且对线缆进行收卷,十分不便,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绕线方式是通过人工来进行的,工作人员需要将绕线辊放置在绕线装置上,再手动摇动手柄带动绕线辊进行旋转并且对线缆进行收卷,十分不便,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挡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卡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所述螺纹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卡接在推板的上表面,所述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拉手,所述推板的下表面与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二卡块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二卡块的上表面与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表面通过绕线辊与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辊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通孔内,所述通孔开设在压板的左侧面,所述压板的右侧面与绕线辊的左侧面搭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下表面与驱动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搭接,所述驱动装置的下表面与第一凹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底座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卡接在推板的上表面,所述轴承内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与螺纹柱的底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盘,所述转盘的下表面与螺纹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把手。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机身的下表面与第一凹槽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上表面与两个第一卡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盘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搭接。优选的,所述挡板的背面与电源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的背面与开关的正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源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通过设置压板、螺纹杆、第二凹槽、通孔、电机和圆盘,当需要进行绕线时,工作人员首先拧松两个螺纹杆,当两个螺纹杆分别脱离两个第二凹槽,使得压板远离绕线辊,工作人员将线缆放置在压板内,再拧紧两个螺纹杆,使得压板有效的将线缆固定在绕线辊上,控制电机工作,使得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圆盘旋转,使得圆盘通过两个第一卡块带动第一连接板旋转,使得第一连接板通过绕线辊带动第二连接板旋转,使得该装置可自动对线缆收卷,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2、该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和螺纹柱,当需要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进行限位时,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板放置在圆盘上,使得两个第一卡块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卡槽内,工作人员正转把手,使得螺纹柱通过转轴和轴承带动推板向下移动,使得推板带动两个第二卡块分别卡入两个第二卡槽内,使得绕线辊在旋转的过程中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3、该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通过设置把手、转盘、螺纹柱、推板和第二卡块,当需要取下绕线辊时,工作人员反转两个把手,使得两个把手通过转盘带动螺纹柱旋转,使得螺纹柱在与螺纹帽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得螺纹柱通过转轴和轴承带动推板向上移动,使得推板带动两个第二卡块分别脱离两个第二卡槽,使得工作人员更加方便的将绕线辊取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挡板、3第一连接板、4第一卡槽、5第一卡块、6压板、7第二连接板、8第二卡槽、9第二卡块、10推板、11旋转装置、111轴承、112转轴、12转动装置、121把手、122转盘、13螺纹帽、14螺纹柱、15拉手、16绕线辊、17驱动装置、171电机、172圆盘、18第一凹槽、19开关、20电源、21螺纹杆、22第二凹槽、23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与挡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挡板2的上表面卡接有螺纹帽13,挡板2的背面与电源20的正面固定连接,电源20的背面与开关19的正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电源20,使得电源20可以给电机171供电,使得电机171可以正常工作,通过设置开关19,使得工作人员更加方便的控制电机171工作,电源2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开关19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1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机171的输入端电连接,螺纹帽13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4,螺纹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12,通过设置螺纹柱14,使得螺纹柱14在与螺纹帽13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向上移动,使得螺纹柱14通过转轴112和轴承111带动推板10向上移动,使得推板10带动两个第二卡块9分别脱离两个第二卡槽8,使得工作人员更加方便的将绕线辊16取下,转动装置12包括转盘122,转盘122的下表面与螺纹柱14的顶端固定连接,转盘122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把手121,螺纹柱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11,旋转装置11包括轴承111,轴承111卡接在推板10的上表面,轴承111内套接有转轴112,转轴112的顶端与螺纹柱14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轴承111,工作人员反转两个把手121,使得两个把手121通过转盘122带动螺纹柱14旋转时,工作人员可以握住拉手15调整两个第二卡块9的位置,使得第二卡块9更加有效的卡接在第二卡槽8内,旋转装置11卡接在推板10的上表面,推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与挡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2)的上表面卡接有螺纹帽(13),所述螺纹帽(13)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4),所述螺纹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12),所述螺纹柱(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11),所述旋转装置(11)卡接在推板(10)的上表面,所述推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拉手(15),所述推板(10)的下表面与第二连接板(7)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8);/n所述第二卡槽(8)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二卡块(9)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二卡块(9)的上表面与推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下表面通过绕线辊(16)与第一连接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辊(16)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内设置有螺纹杆(21);/n所述螺纹杆(21)位于通孔(23)内,所述通孔(23)开设在压板(6)的左侧面,所述压板(6)的右侧面与绕线辊(16)的左侧面搭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4),所述第一卡槽(4)内设置有第一卡块(5),所述第一卡块(5)的下表面与驱动装置(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7)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板(3)的下表面搭接,所述驱动装置(17)的下表面与第一凹槽(18)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18)开设在底座(1)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线缆加工用自动绕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与挡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板(2)的上表面卡接有螺纹帽(13),所述螺纹帽(13)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4),所述螺纹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装置(12),所述螺纹柱(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11),所述旋转装置(11)卡接在推板(10)的上表面,所述推板(10)的上表面设置有拉手(15),所述推板(10)的下表面与第二连接板(7)的上表面搭接,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卡槽(8);
所述第二卡槽(8)内壁的下表面与第二卡块(9)的下表面搭接,所述第二卡块(9)的上表面与推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下表面通过绕线辊(16)与第一连接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绕线辊(16)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内设置有螺纹杆(21);
所述螺纹杆(21)位于通孔(23)内,所述通孔(23)开设在压板(6)的左侧面,所述压板(6)的右侧面与绕线辊(16)的左侧面搭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4),所述第一卡槽(4)内设置有第一卡块(5),所述第一卡块(5)的下表面与驱动装置(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7)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板(3)的下表面搭接,所述驱动装置(17)的下表面与第一凹槽(18)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18)开设在底座(1)的上表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县盛源五金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