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海艳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17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具、定模具和底板,所述定模具的内部开有成型腔,且成型腔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脱模板,所述成型腔的底部内壁边缘开有脱模环滑槽,且脱模环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脱模环,所述定模具的底部外壁中部的两侧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脱模液压缸和辅助液压缸,且脱模液压缸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脱模板的底部外壁,所述辅助液压缸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脱模环的底部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取出工件,可以减小脱模板移动时受到的阻力,有助于延长脱模板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减小脱模板对成型工件造成的损伤,有助于提高对工件的冷却效果,可以加快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An injection mold for easy demou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目前已经成为工件加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定模和动模配合使用,使得工件在浇铸过程中产生不同形状,以配合人们使用。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浇筑液在模具内部冷却成型,冷却后的浇筑液形成成型工件,但是成型工件与定模和动模之间贴合紧密,导致成型的工件难以取出,不便于脱模,给人们的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支杆专利公开号为CN207327465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模的高效注塑模具,该装置通过取得定模板上下移动推动成型工件与动模具分离,有利于提高脱模便捷度,但是仅仅依靠定模板上移实现脱模,成型工件与定模具四侧内壁紧密贴合,导致定模板受到的阻力较大,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具、定模具和底板,所述定模具的内部开有成型腔,且成型腔的底部内壁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具(1)、定模具(3)和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具(3)的内部开有成型腔,且成型腔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脱模板(6),所述成型腔的底部内壁边缘开有脱模环滑槽,且脱模环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脱模环(7),所述定模具(3)的底部外壁中部的两侧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脱模液压缸(10)和辅助液压缸(9),且脱模液压缸(10)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脱模板(6)的底部外壁,所述辅助液压缸(9)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脱模环(7)的底部外壁,所述动模具(1)的顶部外壁开有注塑孔和出气孔(13),且注塑孔的内部插接有注塑管(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具(1)、定模具(3)和底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具(3)的内部开有成型腔,且成型腔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脱模板(6),所述成型腔的底部内壁边缘开有脱模环滑槽,且脱模环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脱模环(7),所述定模具(3)的底部外壁中部的两侧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脱模液压缸(10)和辅助液压缸(9),且脱模液压缸(10)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脱模板(6)的底部外壁,所述辅助液压缸(9)的活塞杆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脱模环(7)的底部外壁,所述动模具(1)的顶部外壁开有注塑孔和出气孔(13),且注塑孔的内部插接有注塑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密封框(4),且密封框(4)的顶部外壁焊接于定模具(3)的底部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框(4)的顶部外壁和定模具(3)的底部外壁均开有冷却槽(11),且密封框(4)的一侧外壁底部和定模具(3)的一侧外壁顶部均开有冷却管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海艳
申请(专利权)人:欧海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