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887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包括:壳体、活动盖、滑轨、滑块、推动板、放置板、承载板、一对结构相同的电动推杆、固定架、底座、传感器、液压杆以及万向轮,所述活动盖安装于壳体上,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传感器嵌装于活动盖内,且位于其前端,所述滑轨嵌装于壳体内部,且位于其左右两侧,所述滑块位于壳体内部,且嵌装于滑轨内,一对所述电动的推杆安装于壳体内部,其底端与壳体内壁面相连接,所述放置板安装于壳体内部,且左右两端与滑块相连接,其后端与电动推杆伸缩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试管架技术领域,该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操作,方便拆卸与安装。

A tiltable test tube rack for labora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
本技术涉及试管架
,具体为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
技术介绍
检验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包括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血液学、体液学以及输血学等分支学科,检验科经常使用试管存储样本,而试管需要存放在试管架内,然而经研究发现,现有的试管在加液或者取液的时候要用手倾斜试管,使用时需用手把试管一个一个拿下来,加上液或者取出液时都需要用一只手将试管倾斜,另一只手拿着加液器也需倾斜加液,用完再将试管放回,操作麻烦,效率极低,也不能进行避光保护,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解决了现有的试管在加液或者取液的时候要用手倾斜试管,使用时需用手把试管一个一个拿下来,加上液或者取出液时都需要用一只手将试管倾斜,另一只手拿着加液器也需倾斜加液,用完再将试管放回,操作麻烦,效率极低,也不能进行避光保护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包括:壳体、活动盖、滑轨、滑块、推动板、放置板、承载板、一对结构相同的电动推杆、固定架、底座、传感器、液压杆以及万向轮,所述活动盖安装于壳体上,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传感器嵌装于活动盖内,且位于其前端,所述滑轨嵌装于壳体内部,且位于其左右两侧,所述滑块位于壳体内部,且嵌装于滑轨内,一对所述电动的推杆安装于壳体内部,其底端与壳体内壁面相连接,所述放置板安装于壳体内部,且左右两端与滑块相连接,其后端与电动推杆伸缩端相连接,所述放置板顶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放置孔,且放置孔贯穿于放置板,所述推动板安装于放置板上,且位于其前端,所述承载板安装于壳体内部,且位于其底端,所述固定架安装于壳体底端,所述底座位于壳体下方,所述液压杆安装于底座上,且嵌装于底座顶端,其伸缩端贯穿固定架与壳体底端相连接,所述万向轮安装于底座底端,且分布于四个角。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顶端设有固定垫,该固定垫用于固定试管底端,以及起到防滑作用,避免在试管倾斜时掉落。优选的,所述推动板上设有两对结构相同的密封垫,安装于推动板上,且位于推动板四周,该密封垫用于密封。优选的,所述承载板顶端开设有若干个结构相同的凹槽,该凹槽与贯穿放置板的放置孔位置相对应。优选的,所述放置孔内壁设有海绵层,该海绵层用于保护试管,避免在倾斜或者移动过程中,因碰撞等外界因素对试管造成损伤。优选的,所述活动盖内侧设有LED照明灯,该LED照明灯用于照明。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设计合理,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操作,方便拆卸与安装,解决了现有的试管在加液或者取液的时候要用手倾斜试管,使用时需用手把试管一个一个拿下来,加上液或者取出液时都需要用一只手将试管倾斜,另一只手拿着加液器也需倾斜加液,用完再将试管放回,操作麻烦,效率极低,也不能进行避光保护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活动盖;3、滑轨;4、滑块;5、推动板;6、放置板;7、承载板;8、电动推杆;9、固定架;10、底座;11、传感器;12、液压杆;13、万向轮;14、固定垫;15、密封垫;16、海绵层;17、LED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列为本案中的放置板以及壳体形状以及材质的说明;放置板:由合金材料制成,该放置板呈矩形片状,安装于壳体内部,其顶端开设有若干个放置孔,且该放置孔贯穿放置板。壳体:由合金材料制成,该壳体呈无盖、无前壁面矩形箱体,后壁面顶端与活动盖后壁面底端活动连接。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及编码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再对电气控制做说明。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根据说明书附图1-4可知,本案是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其主要包括:壳体1、活动盖2、滑轨3、滑块4、推动板5、放置板6、承载板7、一对结构相同的电动推杆8、固定架9、底座10、传感器11、液压杆12以及万向轮13,连接关系如下:活动盖2安装于壳体1上,且与其活动连接,传感器11嵌装于活动盖2内,且位于其前端,滑轨3嵌装于壳体1内部,且位于其左右两侧,滑块4位于壳体1内部,且嵌装于滑轨3内,一对电动的推杆安装于壳体1内部,其底端与壳体1内壁面相连接,放置板6安装于壳体1内部,且左右两端与滑块4相连接,其后端与电动推杆8伸缩端相连接,放置板6顶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放置孔,且放置孔贯穿于放置板6,推动板5安装于放置板6上,且位于其前端,承载板7安装于壳体1内部,且位于其底端,固定架9安装于壳体1底端,底座10位于壳体1下方,液压杆12安装于底座10上,且嵌装于底座10顶端,其伸缩端贯穿固定架9与壳体1底端相连接,万向轮13安装于底座10底端,且分布于四个角。通过上述总体情况可知,在使用的时候,首先通过万向轮13将试管架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通过控制液压杆12的伸缩来控制试管架的高度,当传感器11感知人体在上方划过时,打开活动盖2,再通过电动推杆8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部的滑轨3、滑块4的配合,将放置板6推出壳体1,通过与承载板7的配合,对试管底端进行加固,使其进行倾斜,并且检验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操作习惯,通过控制电动推杆8的伸缩来控制试管的切斜角度,当检验完毕后,通过控制电动推杆8将放置板6推送至原位,并关闭活动盖2,将试管中的样品进行保存,解决了现有的试管在加液或者取液的时候要用手倾斜试管,使用时需用手把试管一个一个拿下来,加上液或者取出液时都需要用一只手将试管倾斜,另一只手拿着加液器也需倾斜加液,用完再将试管放回,操作麻烦,效率极低,也不能进行避光保护的问题。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承载板7顶端设有固定垫14,该固定垫14用于固定试管底端,以及起到防滑作用,避免在试管倾斜时掉落。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推动板5上设有两对结构相同的密封垫15,安装于推动板5上,且位于推动板5四周,该密封垫15用于密封。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承载板7顶端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包括:壳体(1)、活动盖(2)、滑轨(3)、滑块(4)、推动板(5)、放置板(6)、承载板(7)、一对结构相同的电动推杆(8)、固定架(9)、底座(10)、传感器(11)、液压杆(12)以及万向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2)安装于壳体(1)上,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传感器(11)嵌装于活动盖(2)内,且位于其前端,所述滑轨(3)嵌装于壳体(1)内部,且位于其左右两侧,所述滑块(4)位于壳体(1)内部,且嵌装于滑轨(3)内,一对所述电动的推杆安装于壳体(1)内部,其底端与壳体(1)内壁面相连接,所述放置板(6)安装于壳体(1)内部,且左右两端与滑块(4)相连接,其后端与电动推杆(8)伸缩端相连接,所述放置板(6)顶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放置孔,且放置孔贯穿于放置板(6),所述推动板(5)安装于放置板(6)上,且位于其前端,所述承载板(7)安装于壳体(1)内部,且位于其底端,所述固定架(9)安装于壳体(1)底端,所述底座(10)位于壳体(1)下方,所述液压杆(12)安装于底座(10)上,且嵌装于底座(10)顶端,其伸缩端贯穿固定架(9)与壳体(1)底端相连接,所述万向轮(13)安装于底座(10)底端,且分布于四个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科用可倾斜试管架,包括:壳体(1)、活动盖(2)、滑轨(3)、滑块(4)、推动板(5)、放置板(6)、承载板(7)、一对结构相同的电动推杆(8)、固定架(9)、底座(10)、传感器(11)、液压杆(12)以及万向轮(1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盖(2)安装于壳体(1)上,且与其活动连接,所述传感器(11)嵌装于活动盖(2)内,且位于其前端,所述滑轨(3)嵌装于壳体(1)内部,且位于其左右两侧,所述滑块(4)位于壳体(1)内部,且嵌装于滑轨(3)内,一对所述电动的推杆安装于壳体(1)内部,其底端与壳体(1)内壁面相连接,所述放置板(6)安装于壳体(1)内部,且左右两端与滑块(4)相连接,其后端与电动推杆(8)伸缩端相连接,所述放置板(6)顶端设有均匀分布的放置孔,且放置孔贯穿于放置板(6),所述推动板(5)安装于放置板(6)上,且位于其前端,所述承载板(7)安装于壳体(1)内部,且位于其底端,所述固定架(9)安装于壳体(1)底端,所述底座(10)位于壳体(1)下方,所述液压杆(12)安装于底座(10)上,且嵌装于底座(10)顶端,其伸缩端贯穿固定架(9)与壳体(1)底端相连接,所述万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娜曹利君李会晓李雪超尚慧杰薛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