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试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88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试管架,包括主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包括矩形框架、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所述矩形框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纵横交叉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内,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将矩形框架的内部空间分割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隔槽,所述隔槽的窄边内径不小于标准规格血培养瓶的外径;所述试管架还包括试管插架,所述试管插架设置在矩形框架的左侧外部和/或右侧外部和/或后侧外部,所述试管插架与矩形框架相互连接,试管插架的底面板封闭,顶面板设有多个插管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体积小,容量大,每个隔槽内均可以放多个普通试管或放置1个血培养瓶,可以满足临床护士采集血液标本的需求。

Multifunctional test tube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试管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管架,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合在医院抽血检查场合使用的多功能试管架,属于实验室用具

技术介绍
试管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用品,在教学实验场合和医院抽血检查场合都要用到试管架。目前市场中的常规试管架整体固定,在需要放置大量试管时,就需要用到大容量的试管架来存放试管,而大容量的试管架携带不方便,并且需要较大空间的来存储,而且另外,现有的试管架结构单一、用途单一,只能放置少量几种规格的试管,很难满足临床采样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适合在医院抽血检查场合的多功能试管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试管架,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体积小,容量大,每个隔槽内均可以放多个普通试管或放置1个血培养瓶,可以满足临床护士采集血液标本的需求。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多功能试管架,包括主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包括矩形框架、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所述矩形框架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纵横交叉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内,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将矩形框架的内部空间分割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隔槽,所述隔槽的窄边内径不小于标准规格血培养瓶的外径;所述试管架还包括试管插架,所述试管插架设置在矩形框架的左侧外部和/或右侧外部和/或后侧外部,所述试管插架与矩形框架相互连接,试管插架的底面板封闭,顶面板设有多个插管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试管插架的底面板上设有多个定位凹坑,定位凹坑数量与插管孔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定位凹坑中心与插管孔中心同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试管插架与矩形框架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试管插架与矩形框架相连接的侧面外壁上设有卡条,所述矩形框架的对应侧面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条嵌接配合的卡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条和卡槽均为水平横向设置,矩形框架左侧面和右侧面外壁上的卡槽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矩形框架后侧面外壁上的卡槽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条和卡槽均为竖向设置,所述卡槽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个侧面外壁上的卡条和卡槽均至少设置两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条和卡槽为燕尾形或T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架体整体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材料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体积小,容量大,通过在主架体内设置多个隔槽,每个隔槽内均可以放多个普通试管或放置1个血培养瓶,可以满足临床护士采集血液标本的需求。2)、本技术通过在主架体周围设置试管插架,可以在试管插架上放置需要竖直放置的试管,满足多样性需求。3)、本技术将主架体和试管插架设置成可拆卸组合的形式,便于根据实际需求组合试管架,而且储放运输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架体、1.1-矩形框架、1.2-纵向隔板、1.3-横向隔板、1a-隔槽、1b-卡槽、2-试管插架、2a-插管孔、2b-卡条、2c-定位凹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试管架,包括主架体1和试管插架2,所述主架体1包括矩形框架1.1、纵向隔板1.2和横向隔板1.3,所述矩形框架1.1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纵向隔板1.2和横向隔板1.3纵横交叉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1.1内,纵向隔板1.2和横向隔板1.3将矩形框架1.1的内部空间分割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隔槽1a,所述隔槽1a的窄边内径不小于标准规格血培养瓶的外径;所述试管插架2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1.1的左侧外部、右侧外部和后侧外部,试管插架2与矩形框架1.1相互连接,试管插架2的底面板封闭,顶面板设有多个插管孔2a。由于每个隔槽1a内均至少可以放置一个标准规格的血培养瓶,这样的容积就足以放置1~9个普通试管,而病人的血液检查所需要用到的试管数量一般来说不会超过9个,也就是说,一个病人的所有试管都可以放置在同一个隔槽1a内,这样可方便整理、归纳,而且同样体积的多功能试管架与传统试管架相比,能够放置更多的试管,从而满足大容量使用需求。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试管插架2的底面板上设有多个定位凹坑2c,定位凹坑2c数量与插管孔2a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定位凹坑2c中心与插管孔2a中心同轴。如此设置,使得本试管架适用于放置一些需要保持竖直的试管【如血沉管,其内壁上的抗凝剂要求与血样均匀混合,一般不适于倾斜放置】。本技术中,所述主架体1整体采用透明的亚克力材料制成,这样可以方便地检视试管。此外,所述插管孔2a的上端开口边沿设有圆角,以使试管容易放入插管孔2a内。实施例2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试管架,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试管插架2与矩形框架1.1可拆卸连接。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2中,所述试管插架2与矩形框架1.1相连接的侧面外壁上设有卡条2b,所述矩形框架1.1的对应侧面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卡条2b嵌接配合的卡槽1b;所述卡条2b和卡槽1b为燕尾形或T型。通过将主架体1和试管插架2设置成可拆卸组合的形式,便于根据实际需求组合试管架,而且储放携带时还可以拆开放置,使用方便,克服了现有大容量的试管架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本实施例2中,所述卡条2b和卡槽1b均置有两条且均为竖向设置,所述卡槽1b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如此设置,试管插架2可以从上向下插,与矩形框架1.1装配连接比较方便,而且由于卡槽1b下端封闭,只要托住主架体1就可以将整个试管架拿起来,携带方便。另外,所述卡条2b和卡槽1b也可以水平横向设置,矩形框架1.1左侧面和右侧面外壁上的卡槽1b前端开口、后端封闭,矩形框架1.1后侧面外壁上的卡槽1b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上述具体实施例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范畴内,可以出现各种变形及修改,凡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所做的润饰、修改或等同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功能试管架,包括主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1)包括矩形框架(1.1)、纵向隔板(1.2)和横向隔板(1.3),所述矩形框架(1.1)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纵向隔板(1.2)和横向隔板(1.3)纵横交叉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1.1)内,纵向隔板(1.2)和横向隔板(1.3)将矩形框架(1.1)的内部空间分割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隔槽(1a),所述隔槽(1a)的窄边内径不小于标准规格血培养瓶的外径;所述试管架还包括试管插架(2),所述试管插架(2)设置在矩形框架(1.1)的左侧外部和/或右侧外部和/或后侧外部,所述试管插架(2)与矩形框架(1.1)相互连接,试管插架(2)的底面板封闭,顶面板设有多个插管孔(2a)。/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试管架,包括主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1)包括矩形框架(1.1)、纵向隔板(1.2)和横向隔板(1.3),所述矩形框架(1.1)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纵向隔板(1.2)和横向隔板(1.3)纵横交叉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1.1)内,纵向隔板(1.2)和横向隔板(1.3)将矩形框架(1.1)的内部空间分割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隔槽(1a),所述隔槽(1a)的窄边内径不小于标准规格血培养瓶的外径;所述试管架还包括试管插架(2),所述试管插架(2)设置在矩形框架(1.1)的左侧外部和/或右侧外部和/或后侧外部,所述试管插架(2)与矩形框架(1.1)相互连接,试管插架(2)的底面板封闭,顶面板设有多个插管孔(2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插架(2)的底面板上设有多个定位凹坑(2c),定位凹坑(2c)数量与插管孔(2a)数量一致并一一对应,定位凹坑(2c)中心与插管孔(2a)中心同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插架(2)与矩形框架(1.1)可拆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桂香蔡盈张春侠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