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手臂力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7998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游泳训练设备技术领域,涉及蛙泳手臂力量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倾斜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设有滑动条、垂直贯穿滑动条的伸缩杆和以滑动条为轴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导轨;滑动条内部设有贯穿滑动条侧壁的齿轮槽;导轨上配合设置手套,手套沿导轨做滑动运动,手套通过球窝结构与伸缩杆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支撑练习者躯干、膝盖和脚踝,使练习者身体保持蛙泳俯卧漂浮姿态,在蛙泳姿势下完成手臂力量训练,使力量训练的针对性增强,同时也锻炼了练习者躯干核心力量及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并且该装置还可以帮助练习者模拟蛙泳腿部动作,训练效果好,且具有一专多能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蛙泳手臂力量训练装置
本技术属于游泳训练设备
,涉及蛙泳手臂力量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蛙泳作为一种简单易学的基础泳姿,是人们进行游泳活动的入门姿势。在陆地上进行蛙泳基础动作的训练,适合于初学者掌握正确的姿势,为下一步过渡到水中训练打下基础。在蛙泳初期教学过程看,练习者手臂动作姿势还未巩固,随着训练量的增加,练习者手臂肌肉疲劳,动作出现不协调,此时,就容易使蛙泳手臂动作变形,最后导致手臂动作姿势的不准确。目前大多数游泳专项力量训练设备,主要训练手臂部肌肉群的直线向心或离心力量,而对于蛙泳手臂动作所需要的肌肉曲线旋转力量的训练收效甚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蛙泳手臂专项力量训练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蛙泳力量训练设备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蛙泳手臂力量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倾斜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位于支撑板中间沿倾斜方向设置的滑动条、垂直贯穿滑动条的伸缩杆和以滑动条为轴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导轨,滑动条内部设置有贯穿滑动条侧壁的齿轮槽,齿轮槽沿支撑板倾斜方向设置,齿轮槽下部设置有啮合齿轮的齿,上部设置有限定齿轮运动的限位片;齿轮位于伸缩杆的中间,与伸缩杆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两侧分别为可伸缩的横杆,横杆端部为球窝接头的滑动球;两个导轨的轨道内部分别设置有与轨道相适配的滑块,滑块与球铰连接机构通过螺纹相连接,球铰连接结构通过螺钉固定在手套的底部,手套沿导轨做滑动运动;手套的侧部设置有球窝接头的球窝,手套通过球窝结构与伸缩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沿滑动条轴线方向设置,第二支撑架靠近第一支撑架一端设置有躯干支撑板,躯干支撑板上表面与导轨上缘水平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手套上表面覆盖有固定手部的护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架另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脚踝支撑轴,第二支撑架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膝盖支撑垫。进一步地,所述躯干支撑板、膝盖支撑垫和脚踝支撑轴表面均设置有弹性软垫。进一步地,所述手套的前端通过前阻力带与滑动条上端连接,手套的后端通过后阻力带与滑动条下端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支撑练习者躯干、膝盖和脚踝,使练习者身体保持蛙泳俯卧漂浮姿态,在蛙泳姿势下完成手臂力量训练,使力量训练的针对性增强,同时也锻炼了练习者躯干核心力量及身体姿态控制能力,并且该装置还可以帮助练习者模拟蛙泳腿部动作,训练效果好,且具有一专多能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训练装置的手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训练装置的滑动部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训练装置的滑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中各标记如下:1支撑板、101第一支撑架、2导轨、3手套、31滑块、32球铰连接机构、33球窝、34护手、4滑动条、41齿轮槽、42限位片、5伸缩杆、51齿轮、52滑动球、6第二支撑架、7躯干支撑板、8膝盖支撑垫、9脚踝支撑轴、10前阻力带、11后阻力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蛙泳手臂力量训练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01和第二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倾斜设置有支撑板1,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位于支撑板中间沿倾斜方向设置的滑动条4、垂直贯穿滑动条的伸缩杆5和以滑动条为轴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导轨2,滑动条内部设置有贯穿滑动条侧壁的齿轮槽41,齿轮槽沿支撑板倾斜方向设置,齿轮槽下部设置有啮合齿轮51的齿,上部设置有限定齿轮运动的限位片42;齿轮位于伸缩杆的中间,与伸缩杆固定连接,伸缩杆的两侧分别为可伸缩的横杆,横杆端部为球窝接头的滑动球52;两个导轨的轨道内部分别设置有与轨道相适配的滑块31,滑块与球铰连接机构32通过螺纹相连接,球铰连接结构通过螺钉固定在手套3的底部,手套沿导轨做滑动运动;手套的侧部设置有球窝接头的球窝33,手套通过球窝结构与伸缩杆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架沿滑动条轴线方向设置,第二支撑架靠近第一支撑架一端设置有躯干支撑板7,躯干支撑板上表面与导轨上缘水平设置。另外,手套上表面覆盖有固定手部的护手34,便于手部运动。第二支撑架另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脚踝支撑轴9,第二支撑架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膝盖支撑垫8。当训练者使用时,躯干部俯卧在支撑板上,同时可将膝盖压在膝盖支撑垫上,而双脚向后伸展,利用脚踝支撑轴托起双脚。躯干支撑板、膝盖支撑垫和脚踝支撑轴表面均设置有弹性软垫,便于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时,训练者俯卧在支撑板上,手掌抓住手套,双手同时用力带动手套沿导轨进行循环划水动作,拉动手套时,连接两个手套的伸缩杆随手套间隔拉伸或缩短,同时利用齿轮在滑动条上进行前后往复运动,保持双手动作一致。实施例2如图6所示本技术蛙泳手臂力量训练装置,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手套的前端通过前阻力带10与滑动条上端连接,手套的后端通过后阻力带11与滑动条下端连接。与实施例1相比,本例所述技术方案中,手套与滑动条之间通过两条阻力带连接,当手臂向前伸展时,后阻力带拉伸,增大伸展阻力;当手臂向躯干收缩时,前阻力带拉伸,增大收缩阻力,可以更好地增大手臂部分的力量训练强度。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范围。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蛙泳手臂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101)和第二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101)上倾斜设置有支撑板(1),支撑板(1)上表面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位于支撑板(1)中间沿倾斜方向设置的滑动条(4)、垂直贯穿滑动条(4)的伸缩杆(5)和以滑动条(4)为轴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导轨(2),滑动条(4)内部设置有贯穿滑动条(4)侧壁的齿轮槽(41),齿轮槽(41)沿支撑板(1)倾斜方向设置,齿轮槽(41)下部设置有啮合齿轮(51)的齿,上部设置有限定齿轮(51)运动的限位片(42);齿轮(51)位于伸缩杆(5)的中间,与伸缩杆(5)固定连接,伸缩杆(5)的两侧分别为可伸缩的横杆,横杆端部为球窝接头的滑动球(52);两个导轨(2)的轨道内部分别设置有与轨道相适配的滑块(31),滑块(31)与球铰连接机构(32)通过螺纹相连接,球铰连接结构(32)通过螺钉固定在手套(3)的底部,手套(3)沿导轨(2)做滑动运动;手套(3)的侧部设置有球窝接头的球窝(33),手套(3)通过球窝结构与伸缩杆(5)滑动连接;/n所述第二支撑架(6)沿滑动条(4)轴线方向设置,第二支撑架(6)靠近第一支撑架(101)一端设置有躯干支撑板(7),躯干支撑板(7)上表面与导轨(2)上缘水平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蛙泳手臂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101)和第二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101)上倾斜设置有支撑板(1),支撑板(1)上表面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位于支撑板(1)中间沿倾斜方向设置的滑动条(4)、垂直贯穿滑动条(4)的伸缩杆(5)和以滑动条(4)为轴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导轨(2),滑动条(4)内部设置有贯穿滑动条(4)侧壁的齿轮槽(41),齿轮槽(41)沿支撑板(1)倾斜方向设置,齿轮槽(41)下部设置有啮合齿轮(51)的齿,上部设置有限定齿轮(51)运动的限位片(42);齿轮(51)位于伸缩杆(5)的中间,与伸缩杆(5)固定连接,伸缩杆(5)的两侧分别为可伸缩的横杆,横杆端部为球窝接头的滑动球(52);两个导轨(2)的轨道内部分别设置有与轨道相适配的滑块(31),滑块(31)与球铰连接机构(32)通过螺纹相连接,球铰连接结构(32)通过螺钉固定在手套(3)的底部,手套(3)沿导轨(2)做滑动运动;手套(3)的侧部设置有球窝接头的球窝(33),手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波于波扬秦振聚宋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