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立式及俯卧式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92075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24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立式及俯卧式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系统,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设有与标准蛙泳臂部运动轨迹一致的滑槽,所述滑槽将第一层板分隔为滑槽内侧板及滑槽外侧板,所述滑槽内侧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层板连接,滑槽外侧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层板连接,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手柄机构,所述手柄机构底端设有摩擦件,所述摩擦件可与固定在第二层板的摩擦垫接触,用于模拟臂部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所述滑槽一侧设有限位件,用于限制学员训练时上臂与肩部的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训练装置不仅能对臂部运动轨迹进行训练,还能够训练臂部力量,训练效果好。

A training device for arm movement track of breaststroke and a training system for arm movement track of vertical and prone breaststro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立式及俯卧式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系统
本技术涉及体育训练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及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蛙泳是游泳姿势之一,人体俯卧水面,两臂在胸前对称直臂侧下屈划水,两腿对称屈伸蹬夹水,似青蛙游水,蛙泳较省力,易持久,实用价值大,常用语渔猎、泅渡、救护、水上搬运等,同时,也是游泳初学者的学习项目。蛙泳是竞技游泳项目之一,对于泳姿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只有正确的泳姿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速度,蛙泳时臂部动作是提供水中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从动作技术要求来讲,蛙泳手臂动作分为:1、分手抓水;2、高肘划水;3、怀中抱水;4放松前伸四部分组成,整个划水轨迹,从俯视角度看,类似一个大“桃”形(或者叫做“倒心形”)。其中,需要游泳者使用爆发力的阶段是:“高肘划水”与“怀中抱水”两个环节。“分手抓水”环节用力较小,“放松前伸”环节,最为轻松。从精益求精、科学训练来讲,“高肘划水”结束时的动作技术要求是:1、两肘部外展,从水平视角看,略高于肩部;且两大臂张开角度与游泳前进方向同步对称分别成80°夹角。臂部动作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蛙泳动作技术的完整性,也决定着蛙泳肢体动作与呼吸动作的协调配合效果,进而在整体动作效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时,主要由教练教授学员标准动作,然后学员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练习,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现实游泳教学过程中,初学者,动作做的不到位或者超越科学规范动作范畴是非常常见的现象。需要学员、教练反复练习、纠正、再练习、再纠正,历经多个轮回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耗费时间长,培训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可以有效帮助学员按照标准臂部运动轨迹进行训练,而且可以模拟在水中的受力情况,训练效果更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设有与标准蛙泳臂部运动轨迹一致的滑槽,所述滑槽将第一层板分隔为滑槽内侧板及滑槽外侧板,所述滑槽内侧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层板连接,滑槽外侧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层板连接,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手柄机构,所述手柄机构底端设有摩擦件,所述摩擦件可与固定在第二层板的摩擦垫接触,用于模拟臂部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所述滑槽一侧设有限位件,用于限制学员训练时上臂与肩部的角度。通过设置滑槽,可规范学员训练时的臂部移动轨迹,通过设置摩擦件和摩擦垫,可模拟臂部受到水的阻力,对臂部同时进行力量训练,训练效果好。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部、第二滑槽部、第三滑槽部及第四滑槽部,所述第一滑槽部与蛙泳分手抓水时的标准运动轨迹一致,所述第二滑槽部与蛙泳高肘划水时的标准运动轨迹一致,所述第三滑槽部与蛙泳怀中抱水时的标准运动轨迹一致,所述第四滑槽部与蛙泳双手放松前伸时的标准运动轨迹一致,所述第一滑槽部及第二滑槽部设有多个,用于满足不同身高臂长学员的训练需求。进一步的,所述手柄机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上连接有轴承,轴承两端的滑动轴轴段设有限位台,两个限位台用于对轴承进行限位,防止轴承从滑槽中脱离,所述轴承的外圈圆周面与滑槽槽面接触,手柄通过轴承与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摩擦件为L型杆,所述L型杆固定在滑动轴端部,所述摩擦垫设置在第二滑槽部和第三滑槽部所对应的位置,手柄机构在第二滑槽部和第三滑槽部内滑动时,L型杆和摩擦垫产生摩擦力,用于模拟蛙泳高肘划水和怀中抱水时产生的水的阻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穿过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所述连接螺钉上旋紧有连接螺母,连接螺钉的螺钉帽与第一层板表面接触,连接螺母压紧第二层板。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采用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两端通过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设置的插接口与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插接连接,所述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上设有多排插接口,用于弧形杆在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上位置的调节。一种立式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系统,包括所述的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所述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竖向设置且均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下方设有台阶结构,用于满足不同身高体型学员的训练需求。学员站立在台阶结构上即可进行训练,操作方法简单易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板设有头部对准孔,头部对准孔外周涂覆有头部指示线,所述头部指示线下方设有肩部指示板,用于学员训练时将头部和肩部放置在准确的位置。一种俯卧式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系统,包括所述的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及身体支撑装置,所述身体支撑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身体,所述支撑板与支脚固定连接,支撑板端部设有头部支撑环,所述头部支撑环用于支撑头部,所述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与身体支撑板呈夹角分布,夹角为25°-30°。学员采用俯卧姿势进行训练,更加真实的模拟了实际蛙泳的情况,训练效果好。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一体式连接的第一杆段及第二杆段,所述第一杆段为螺纹杆,第一杆段垂直穿过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第一杆段上旋紧有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压紧第一层板,第二杆段与第一杆段呈夹角设置,夹角与第一层板或第二层板与身体支撑板的夹角相等,用于对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进行支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训练装置,通过设置滑槽,可以使学员训练时按照标准的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进行臂部运动,保证了学员训练动作的规范性,提高了训练质量。2.本技术的训练装置,通过设置摩擦垫和手柄底部的摩擦件,可以使手柄沿滑槽的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阻力,模拟了蛙泳时臂部在水中受水的阻力的情况,能够在保证臂部运动轨迹规范的同时,对臂部力量进行训练。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手柄与滑槽滑动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橡胶垫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其中,1.第一层板,1-1.滑槽内侧板,1-2.滑槽外侧板,2.第二层板,3.滑槽,3-1.第一滑槽部,3-2.第二滑槽部,3-3.第三滑槽部,3-4.第四滑槽部,4.连接螺钉,5.手柄,6.滑动轴,7.挡台,8.轴承,9.L型杆,10.橡胶垫,11.弧形杆,12.插接口,13.竖梁,14.支座,15.横梁,16.支撑梁,17.斜撑梁,18.连接螺柱,19.连接螺母,20.头部对准孔,21.头部指示线,22.肩部指示板,23.台阶结构,24.身体支撑板,25.支脚,26.头部支撑环,27.凹口,28.第一杆段,29.第二杆段,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设有与标准蛙泳臂部运动轨迹一致的滑槽,所述滑槽将第一层板分隔为滑槽内侧板及滑槽外侧板,所述滑槽内侧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层板连接,滑槽外侧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层板连接,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手柄机构,所述手柄机构底端设有摩擦件,所述摩擦件可与固定在第二层板的摩擦垫接触,用于模拟臂部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所述滑槽一侧设有限位件,用于限制学员训练时上臂与肩部的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层板及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设有与标准蛙泳臂部运动轨迹一致的滑槽,所述滑槽将第一层板分隔为滑槽内侧板及滑槽外侧板,所述滑槽内侧板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层板连接,滑槽外侧板通过第二连接件与第二层板连接,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手柄机构,所述手柄机构底端设有摩擦件,所述摩擦件可与固定在第二层板的摩擦垫接触,用于模拟臂部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所述滑槽一侧设有限位件,用于限制学员训练时上臂与肩部的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部、第二滑槽部、第三滑槽部及第四滑槽部,所述第一滑槽部与蛙泳分手抓水时的标准运动轨迹一致,所述第二滑槽部与蛙泳高肘划水时的标准运动轨迹一致,所述第三滑槽部与蛙泳怀中抱水时的标准运动轨迹一致,所述第四滑槽部与蛙泳双手放松前伸时的标准运动轨迹一致,所述第一滑槽部及第二滑槽部设有多个,用于满足不同身高臂长学员的训练需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机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底端固定连接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上连接有轴承,轴承两端的滑动轴轴段设有限位台,两个限位台用于对轴承进行限位,防止轴承从滑槽中脱离,所述轴承的外圈圆周面与滑槽槽面接触,手柄通过轴承与滑槽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为L型杆,所述L型杆固定在滑动轴端部,所述摩擦垫设置在第二滑槽部和第三滑槽部所对应的位置,手柄机构在第二滑槽部和第三滑槽部内滑动时,L型杆和摩擦垫产生摩擦力,用于模拟蛙泳高肘划水和怀中抱水时产生的水的阻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蛙泳臂部运动轨迹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飞平云霄刘晓屹牟大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