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79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蹦床,涉及充气娱乐设施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台阶本体和开设在台阶本体侧面的通气孔,台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遮板,遮板的表面紧贴在通气孔所在的台阶本体的内壁上,遮板盖设在通气孔上,遮板与通气孔所在的台阶本体的内壁铰接,铰接位置处在通气孔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充气台阶内部的空气外排,减轻儿童登上充气台阶时的下陷感,减少儿童登上充气台阶摔倒的效果。

An inflatable trampo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蹦床
本技术涉及充气娱乐设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气蹦床。
技术介绍
充气蹦床是用于供儿童玩耍的娱乐场地。充气蹦床一般放置于露天室外。参照图1和图2,现有的充气蹦床通常包括充气底座1、围栏2、鼓风机3和充气台阶4。围栏2固接于充气底座1表面上,并与充气底座1的内部连通。充气底座1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鼓风机3的出口与进气管开口的一端固接。方便儿童登上充气底1的充气台阶4固接于充气底座1的侧面,充气台阶4内部为空腔。充气台阶4朝向充气底座的一面开设有通气孔42,通气孔42与充气台阶4的空腔连通。充气台阶4通过通气孔42与充气底座1的内部连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充气蹦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儿童需要先登上充气台阶4,再登上充气底座1。在儿童登上充气台阶4时,由于儿童的重力会压迫充气台阶4内部的空气从通气孔排出,充气台阶4的上表面会发生凹陷。儿童会有一种明显的下陷的感觉,由于儿童不具备较好的平衡感,儿童在登上充气台阶4时,遭受到下陷的现象,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而跌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蹦床,当儿童登上充气台阶时,减少充气台阶内部的空气外排,减轻儿童登上充气台阶时的下陷感,降低儿童登上充气台阶摔倒的可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充气蹦床,包括台阶本体和开设在台阶本体侧面的通气孔,所述台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遮板,遮板的表面紧贴在通气孔所在的台阶本体的内壁上,遮板盖设在通气孔上,遮板与通气孔所在的台阶本体的内壁铰接,铰接位置处在通气孔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气体从通气孔进入到台阶本体的内部时,遮板受到气体的推力,使遮板在铰接位置转动。当气体充满台阶本体的内部时,不再有气体从通气孔进入到台阶本体的内部,此时遮板不再受到气体的推力,遮板受到自身的重力的影响,遮板会在铰接位置转动,重新盖设在通气孔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凸块,两个凸块固接在台阶本体的内壁上,两个凸块之间穿设有转轴,转轴固接在遮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遮板与通气孔所在的台阶本体的内壁铰接的方式比较简单,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与维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在台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挡板的表面固接在通气孔所在的台阶本体的内壁上,挡板的侧面与遮板的侧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台阶本体充满气体时,此时遮板正盖设在通气孔上。当有儿童登上台阶本体时,台阶本体内部的空气有外排的趋势,台阶本体内部的空气只能沿着遮板与挡板之间的间隙,再经过遮板与通气孔所在的台阶本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最终从通气孔排出。台阶本体内部的空气排出的路程较长并且复杂,所以台阶本体内部的空气不易排出。儿童登上台阶本体时的下陷感会减小,有效的减少了儿童跌倒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板背离通气孔的一面固接有挡片,挡片盖设在挡板上,挡片与挡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遮板盖设在通气孔上时,台阶本体内部的气体要排出去,需要经过挡板与挡片之间的缝隙,再经过遮板与挡板之间的间隙,然后再经过遮板与通气孔所在的台阶本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最终从通气孔排出。台阶本体内部的空气排出的路程更长并且更复杂,所以台阶本体内部的空气更不易排出。儿童登上台阶本体时的下陷感会更小,进一步有效的减少了儿童跌倒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固接在遮板上,扭簧的另一端固接在凸块上,扭簧处于平衡状态时,扭簧使遮板盖设在通气孔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向台阶本体内部充气完毕时,遮板也可以通过受到扭簧的扭转力,使遮板重新盖设在通气孔上。同时也解决了遮板的自身重力不能克服转轴与凸块之间的摩擦而使遮板不能重新盖设在通气孔上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台阶本体的上表面紧贴有遮盖布,遮盖布盖设在通口处,遮盖布的边缘缝制有拉链,遮盖布通过拉链与台阶本体上表面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台阶本体内部的遮板不能正常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拉开拉链,掀起遮盖布,工作人员的手通过通口进入到台阶本体内部,对遮板进行修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盖布选用透明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工作人员对遮板工作状态的观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盖布的边缘布设有遮盖拉链的盖布,盖布成环状,盖布的内边缘固接在遮盖布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避免了儿童登上台阶本体,踩到拉链,被硌疼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布朝向台阶本体的一面固接有魔术贴母面,魔术贴母面沿盖布的外边缘环状布设,在台阶本体的上表面固接有环状的魔术贴子面,当盖布处在遮盖拉链时,魔术贴母面与魔术贴子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避免了盖布被风掀起,对拉链起不到遮盖的作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有效减少了有儿童登上台阶本体时,台阶本体内部的空气外排的现象,减轻了儿童遭受到下陷的感觉,避免了儿童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而跌倒的情况;2.台阶本体内部的空气排出的路程较长并且复杂,所以台阶本体内部的空气不易排出。儿童登上台阶本体时的下陷感会减小,有效的减少了儿童跌倒的情况;3.通过扭簧,遮板具有自动盖设在通气孔上。同时也解决了遮板的自身重力不能克服转轴与凸块之间的摩擦而使遮板不能自动盖设在通气孔上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台阶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充气台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的为了显示遮板的充气台阶剖视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的遮板与挡板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的充气台阶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的台阶剖视图。图8是本实施例中的遮盖布的剖视图。图中,1、充气底座;2、围栏;3、鼓风机;4、充气台阶;41、台阶本体;411、通口;412、遮盖布;413、拉链;42、通气孔;43、遮板;431、凸块;432、转轴;433、扭簧;44、挡板;45、挡片;46、盖布;47、魔术贴母面;48、魔术贴子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充气蹦床,包括台阶本体41和开设在台阶本体41侧面的通气孔42(参考图2)。参照图3和图4,在台阶本体41的内部设置有遮板43,遮板43呈矩形。参照图4,遮板43的表面紧贴在通气孔42所在的台阶本体41的内壁上,遮板43盖设在通气孔42上。遮板43与通气孔42所在的台阶本体41的内壁铰接,铰接位置处在通气孔42上方。参照图4,为了实现遮板43与通气孔42所在的台阶本体41的内壁铰接,遮板4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凸块431,两个凸块431固接在台阶本体41的内壁上,两个凸块431之间穿设有转轴432,转轴4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蹦床,包括台阶本体(41)和开设在台阶本体(41)侧面的通气孔(42),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本体(41)的内部设置有遮板(43),遮板(43)的表面紧贴在通气孔(42)所在的台阶本体(41)的内壁上,遮板(43)盖设在通气孔(42)上,遮板(43)与通气孔(42)所在的台阶本体(41)的内壁铰接,铰接位置处在通气孔(42)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蹦床,包括台阶本体(41)和开设在台阶本体(41)侧面的通气孔(42),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本体(41)的内部设置有遮板(43),遮板(43)的表面紧贴在通气孔(42)所在的台阶本体(41)的内壁上,遮板(43)盖设在通气孔(42)上,遮板(43)与通气孔(42)所在的台阶本体(41)的内壁铰接,铰接位置处在通气孔(4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4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凸块(431),两个凸块(431)固接在台阶本体(41)的内壁上,两个凸块(431)之间穿设有转轴(432),转轴(432)固接在遮板(4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本体(41)的内部设置有挡板(44),挡板(44)的表面固接在通气孔(42)所在的台阶本体(41)的内壁上,挡板(44)的侧面与遮板(43)的侧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气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43)背离通气孔(42)的一面固接有遮盖挡板(44)的挡片(45),挡片(45)盖设在挡板(44)上,挡片(45)与挡板(44)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舟金士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鸿鼎利泰充气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