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蹦床及蹦床的支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791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蹦床的支腿结构,该蹦床包括框架,数个支腿结构,蹦床垫子,防护网和支撑杆;数个所述支腿结构均设在所述框架底部支撑所述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结构具有水平杆,设置在水平杆两端的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杆中部的第三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相对所述第三竖杆分别向蹦床垫中心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的顶部反向弯折。该蹦床安装省力方便,降低蹦床安装的难度,提高安装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蹦床及蹦床的支腿结构
本技术涉及蹦床
,具体地,涉及一种蹦床及蹦床的支腿结构。
技术介绍
蹦床作为一种娱乐设施,在游乐场所和私家庭院逐渐盛行起来。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又能强身健体,锻炼协调性,适合于大众群体,无需高超技巧。蹦床通常具有框架和通过柔性杆支撑在框架上的弹性垫子。框架一般为数段弧形钢管首尾连接围城的圆形。框架通过数个间隔设置的支腿支撑而距离地面一定的距离上。常用蹦床的支腿一般呈U形设置,例如中国专利CN201811085896.2,CN201820385787.1,CN201810108618.8中公开的蹦床支腿都是有水平支撑杆和设置在水平支撑杆两端的两竖直支撑杆组成的U形结构。两竖直支撑杆分别支撑相邻的弧形钢管。另外,中国技术专利CN205598497U公开了一种可拆卸蹦床支撑架,蹦床为圆蹦床,包括钢管框架和蹦垫,钢管框架由间隔的支撑架支撑,支撑架包括通过插接连接在一起的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中间支撑杆和底部连接杆,左支撑杆、右支撑杆为“L”形,连接杆为“V”形,“V”形的两边与地面接触,在“V”形的折点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蹦床的支腿结构,该蹦床包括框架,数个支腿结构,蹦床垫子,防护网和支撑杆;数个所述支腿结构均设在所述框架底部支撑所述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结构具有水平杆,设置在水平杆两端的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杆中部的第三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相对所述第三竖杆分别向蹦床垫中心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的顶部反向弯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蹦床的支腿结构,该蹦床包括框架,数个支腿结构,蹦床垫子,防护网和支撑杆;数个所述支腿结构均设在所述框架底部支撑所述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结构具有水平杆,设置在水平杆两端的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平杆中部的第三竖杆,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相对所述第三竖杆分别向蹦床垫中心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的顶部反向弯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蹦床的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的顶部配合的配合筒,所述配合筒在所述框架上的安装方向为所述第一竖杆和所述第二竖杆的顶部的延伸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蹦床的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由数段弧形钢管首尾连接而成的圆形,相邻所述弧形钢管的连接处分别设有配合的第一插接筒和第一插接头;该第一插接头插入该第一插接筒中,且二者通过钉销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蹦床的支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钢管在连接处设有第二插接筒,该第二插接筒位于所述第三竖杆的顶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三竖杆的顶部插入该第二插接筒。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琪王建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建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