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602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蹦床,包括:框架件、支腿管、跳布及连接件,所述跳布的边缘通过若干个连接件安装于框架件上,所述支腿管安装于框架件的下方,所述跳布与连接件两者中,至少一者是弹性件,所述框架件包括若干个框架管段,每两相邻的框架管段之间形成可折叠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框架件之间通过若干个对锁机构连接,所述框架件内设有若干个用于收容对锁机构的通孔,每个对锁机构包括一个对锁螺母及一个对锁螺栓,所述对锁螺母及对锁螺栓两者中,其中一者与连接件相连接,另一者与框架件相抵接,从而大大提高了蹦床的安全性能。

A kind of Folding Trampo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蹦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育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蹦床。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蹦床是一种占用空间较大的物件,因此如果将其组装好后再运输的话,将会对运输带来较大的困难,如果直接不组装而是将零部件运输给客户的话,虽然降低了运输难度,但是增加了客户的组装难度,因此为了既能降低客户的组装难度,又能降低运输难度,业界想出了折叠式蹦床。请参阅中国专利第201822043842.1号,其揭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折叠式蹦床,该种折叠式蹦床的缺陷在于:其仅仅只能将支脚管进行折叠,而不能将框架件进行折叠,因此其占用的空间还是很大,运输还是很不方便。请参阅中国专利第201620756118.1号,其揭示了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折叠蹦床,其可以将整个框架件进行多次折叠,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输难度,也降低了操作工人的组装难度,客户收到货后仅需将折叠后的框架件张开即可,但是我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该种折叠式蹦床存在安全隐患,框架件从折叠状态到打开状态时,弹性布被拉伸,当框架件再从打开状态到折叠状态时,弹性布被拉伸的力会有可能意外作用于操作者身上,对操作者造成伤害,另外该种结构的蹦床如果尺寸稍大的话,一个操作者无法对框架件进行折叠或打开操作,需要多人同时操作,另外该种结构的蹦床其弹性布的松紧度无法根据实际使用者的不同而进行调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折叠式蹦床。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折叠式蹦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式蹦床,包括:框架件、支腿管、跳布及连接件,所述跳布的边缘通过若干个连接件安装于框架件上,所述支腿管安装于框架件的下方,所述跳布与连接件两者中,至少一者是弹性件,所述框架件包括若干个框架管段,每两相邻的框架管段之间形成可折叠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框架件之间通过若干个对锁机构连接,所述框架件内设有若干个用于收容对锁机构的通孔,每个对锁机构包括一个对锁螺母及一个对锁螺栓,所述对锁螺母及对锁螺栓两者中,其中一者与连接件相连接,另一者与框架件相抵接。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折叠式蹦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弹力绳,所述跳布的边缘设有若干个搭扣,所述对锁螺栓上设有穿孔,所述弹力绳依次穿过跳布边缘的搭扣及对锁螺栓上的穿孔从而在跳布与框架件之间形成蛇形走样。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折叠式蹦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弹簧,所述跳布的边缘设有若干个搭扣,所述对锁螺栓上设有穿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搭扣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对锁螺栓上的穿孔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折叠式蹦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对锁螺母与框架件的外侧壁相抵接或与框架件的通孔的孔壁相抵接。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折叠式蹦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孔呈圆形设置。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折叠式蹦床进一步设置为:每两相邻的框架管段中,其中一段框架管段上设有第一连接件,另一段框架管段上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通过销轴或螺栓连接从而使两段框架管段形成可折叠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折叠式蹦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跳布及框架件均呈圆形设置。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折叠式蹦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架管段的数量为四段。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折叠式蹦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腿管与框架件之间为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折叠式蹦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腿管与框架件之间为可折叠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折叠式蹦床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蹦床增加了对锁机构,从而使得蹦床中的弹性件只有在蹦床框架件完全打开时才处于绷紧状态,在蹦床折叠和打开的操作过程中,弹性件处于相对较松的状态,因此避免了弹性件在折叠和打开的操作过程中对操作者带来意外伤害,本专利技术中的蹦床,其弹性件的松紧度可根据具体使用者的不同作调节,而且弹性件的更换也是相当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蹦床最终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蹦床第一步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蹦床第二步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弹力绳处于相对较松的状态。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蹦床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通过L型扳手调节对锁螺母后,弹力绳处于绷紧的状态。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对锁机构与弹力绳及框架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蹦床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6中:1、框架件,10、框架管段,11、通孔,12、外侧壁,2、支腿管,3、跳布,30、搭扣,4、连接件,5、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7、销轴,8、对锁机构,80、对锁螺母,81、对锁螺栓,810、圆形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蹦床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折叠式蹦床,包括:框架件1、支腿管2、跳布3及连接件4,所述跳布3的边缘通过连接件4安装于框架件1上,所述支腿管2安装于框架件1的下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跳布3及框架件1均呈圆形设置,所述跳布不具有弹性,所述连接件4为弹力绳,所述支腿管2与框架件1为可折叠连接,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跳布3及框架件1也可为其他形状,所述跳布3为弹性件,所述连接件4不具有弹性或者所述跳布3及连接件4均为弹性件均可实现本专利技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腿管2与框架件1也可为螺纹连接,同样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框架件1包括四个框架管段10,每两相邻的框架管段10之间形成可折叠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两相邻的框架管段10中,其中一段框架管段10上设有第一连接件5,另一段框架管段10上设有第二连接件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6之间通过销轴7连接从而使两段框架管段10形成可折叠连接,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6之间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同样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弹力绳与框架件1之间通过若干个对锁机构8连接,所述框架件1内设有若干个用于收容对锁机构8的通孔11,每个对锁机构8包括一个对锁螺母80及一个对锁螺栓81,所述对锁螺母80及对锁螺栓81两者中,其中一者与弹力绳相连接,另一者与框架件1相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跳布3的边缘设有若干个搭扣30,所述对锁螺栓81上设有圆形穿孔810,所述弹力绳依次穿过跳布3边缘的搭扣30及对锁螺栓81上的圆形穿孔810从而在跳布3与框架件1之间形成蛇形走样,所述对锁螺母80与框架件1的外侧壁12或框架件1的通孔的孔壁(未图示)相抵接,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在对锁螺母80上设置圆形穿孔,让弹力绳依次穿过跳布3边缘的搭扣30及对锁螺母80上的圆形穿孔,将对锁螺栓81与框架件1的外侧壁12或框架件1的通孔的孔壁相抵接,同样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的折叠式蹦床从折叠状态到打开状态的操作过程为:首先将四段框架管段10折叠后的蹦床进行第一步打开,打开后,每两段框架管段10形成一个半圆形形状,整个框架件1形成两个半圆形形状,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蹦床,包括:框架件、支腿管、跳布及连接件,所述跳布的边缘通过若干个连接件安装于框架件上,所述支腿管安装于框架件的下方,所述跳布与连接件两者中,至少一者是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件包括若干个框架管段,每两相邻的框架管段之间形成可折叠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框架件之间通过若干个对锁机构连接,所述框架件内设有若干个用于收容对锁机构的通孔,每个对锁机构包括一个对锁螺母及一个对锁螺栓,所述对锁螺母及对锁螺栓两者中,其中一者与连接件相连接,另一者与框架件相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蹦床,包括:框架件、支腿管、跳布及连接件,所述跳布的边缘通过若干个连接件安装于框架件上,所述支腿管安装于框架件的下方,所述跳布与连接件两者中,至少一者是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件包括若干个框架管段,每两相邻的框架管段之间形成可折叠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框架件之间通过若干个对锁机构连接,所述框架件内设有若干个用于收容对锁机构的通孔,每个对锁机构包括一个对锁螺母及一个对锁螺栓,所述对锁螺母及对锁螺栓两者中,其中一者与连接件相连接,另一者与框架件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弹力绳,所述跳布的边缘设有若干个搭扣,所述对锁螺栓上设有穿孔,所述弹力绳依次穿过跳布边缘的搭扣及对锁螺栓上的穿孔从而在跳布与框架件之间形成蛇形走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弹簧,所述跳布的边缘设有若干个搭扣,所述对锁螺栓上设有穿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搭扣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对锁螺栓上的穿孔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天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