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58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包括表带主体,所述表带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护腕机构,所述护腕机构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贴合条,所述贴合条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束带,所述护腕机构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一号束带,所述表带主体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扣环,所述扣环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圈,所述表带主体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表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设有组合式填充机构、护腕机构与活动连接机构,能够更好地对表盘与手腕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并能在满足表带基本功能的同时兼顾护腕功能,还可以在表带向下环绕时使其更加贴近手腕以保证佩戴稳定,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watch band with wrist guar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
本技术涉及手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
技术介绍
手表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显示时间的“表头”束在手腕上,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手表也包含了很多其他功能,表带作为手表的一部分同样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现有的手表带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使用时容易在表盘背面存在较大的空隙导致佩戴不稳,其次,无法很好的兼顾保护手腕的功能,还有,表带向下环绕后与手腕之间容易存在较大的空隙,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包括表带主体,所述表带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护腕机构,所述护腕机构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贴合条,所述贴合条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束带,所述护腕机构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一号束带,所述表带主体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扣环,所述扣环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圈,所述表带主体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表盘,所述表带主体与表盘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机构,所述表带主体的中部外表面开设有插孔,所述表盘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组合式填充机构,所述组合式填充机构的上端四周外表面均设置有橡胶颗粒,所述组合式填充机构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软毛层,所述软毛层的上端设置有刺毛层,所述表带主体与活动连接机构之间设置有活动轴。上述的表带主体建议采用防滑软性材料,这样有利于提升适应性。优选的,所述组合式填充机构与表盘之间设置螺纹后盖,所述组合式填充机构的前端外表面通过螺纹后盖与表盘的后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组合式填充机构的数量为若干组。优选的,所述护腕机构的两端外表面均通过贴合条与表带主体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表带主体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活动轴与活动连接机构的内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扣环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插销。优选的,所述表带主体与护腕机构的数量均为两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通过设置的组合式填充机构,能够更好地对表盘与手腕之间的空隙进行填充,具有一定的便利,通过设置的护腕机构,能够在需要时对手腕起到有效的保护,不需要时则不会影响到手表的正常佩戴,有利于人们的使用,活动连接机构的设置,能够在表带向下环绕时更好地降低与手腕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得佩戴更加牢固,整个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的图1中表盘7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的图1中组合式填充机构8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的图1中护腕机构6的展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的图1中活动连接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橡胶圈;2、表带主体;3、活动连接机构;4、插孔;5、扣环;6、护腕机构;7、表盘;8、组合式填充机构;9、软毛层;10、橡胶颗粒;11、刺毛层;12、贴合条;13、一号束带;14、二号束带;15、活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包括表带主体2,表带主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护腕机构6,护腕机构6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贴合条12,贴合条12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束带14,护腕机构6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一号束带13,表带主体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扣环5,扣环5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圈1,表带主体2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表盘7,表带主体2与表盘7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机构3,表带主体2的中部外表面开设有插孔4,表盘7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组合式填充机构8,组合式填充机构8的上端四周外表面均设置有橡胶颗粒10,组合式填充机构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软毛层9,软毛层9的上端设置有刺毛层11,表带主体2与活动连接机构3之间设置有活动轴15。组合式填充机构8与表盘7之间设置螺纹后盖,组合式填充机构8的前端外表面通过螺纹后盖与表盘7的后端外表面活动连接,组合式填充机构8的数量为若干组,有利于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间隙大小;护腕机构6的两端外表面均通过贴合条12与表带主体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利于更便捷的进行拆装使用;表带主体2的一端外表面通过活动轴15与活动连接机构3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利于更好地向下进行环绕;扣环5的中部外表面设置有插销,有利于保证固定效果;表带主体2与护腕机构6的数量均为两组,有利于提升使用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在使用时可以先将表盘7贴在手腕处,然后将表带主体2绕过手腕并穿过扣环5,接着在选择合适的插孔4来进行固定,最后再将多出的表带主体2插入橡胶圈1固定住即可完成佩戴,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有些使用者的手腕比较细,导致表带主体2的最小收缩半径也无法使得表盘7很好的贴合,针对这一问题则可以通过组合式填充机构8来改善,因为组合式填充机构8本身是多层结构组合到一起的,所以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表盘7与手腕的空隙大小进行调整,只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组合式填充机构8,然后通过软毛层9与刺毛层11的贴合即可固定住,并且组合式填充机构8本身就是与表盘7的后盖连在一起的,这样就可以保证组合式填充机构8整体使用时的牢固性,从而保证佩戴时更加稳固,在进行篮球类运动时,因为需要佩戴护腕所以要将手表取下,针对这一问题则可以通过护腕机构6来使得手表具备护腕的功能,使得保护手腕的同时还可以及时查看时间,实际操作时只需要先将护腕机构6展开,然后再将护腕机构6顺着手腕进行贴合,最后再将二号束带14与一号束带13环绕在手腕即可,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手腕部位有效的保护起来,当不需要使用时将护腕机构6反向卷起,最后再由贴合条12固定住即可,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手表本身的正常使用,在手表正常佩戴时需要保证表盘7朝上,然后再将表带主体2向下进行环绕,但是现有表带主体2与表盘7之间的连接结构会导致与手腕的间隙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则可以通过活动连接机构3来改善,因为表带主体2是通过活动连接机构3与表盘7进行连接的,而表带主体2与活动连接机构3之间又是通过活动轴15进行连接的,这样一来就使得表带主体2向下环绕时可以更加贴近手腕,从而使得整个手表佩戴时可以更加稳固,整个操作简单快捷,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包括表带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主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护腕机构(6),所述护腕机构(6)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贴合条(12),所述贴合条(12)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束带(14),所述护腕机构(6)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一号束带(13),所述表带主体(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扣环(5),所述扣环(5)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圈(1),所述表带主体(2)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表盘(7),所述表带主体(2)与表盘(7)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机构(3),所述表带主体(2)的中部外表面开设有插孔(4),所述表盘(7)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组合式填充机构(8),所述组合式填充机构(8)的上端四周外表面均设置有橡胶颗粒(10),所述组合式填充机构(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软毛层(9),所述软毛层(9)的上端设置有刺毛层(11),所述表带主体(2)与活动连接机构(3)之间设置有活动轴(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护腕结构的手表带,包括表带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主体(2)的外表面设置有护腕机构(6),所述护腕机构(6)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贴合条(12),所述贴合条(12)的一侧设置有二号束带(14),所述护腕机构(6)的另一侧内表面设置有一号束带(13),所述表带主体(2)的一端外表面设置有扣环(5),所述扣环(5)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圈(1),所述表带主体(2)的另一端外表面设置有表盘(7),所述表带主体(2)与表盘(7)之间设置有活动连接机构(3),所述表带主体(2)的中部外表面开设有插孔(4),所述表盘(7)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组合式填充机构(8),所述组合式填充机构(8)的上端四周外表面均设置有橡胶颗粒(10),所述组合式填充机构(8)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软毛层(9),所述软毛层(9)的上端设置有刺毛层(11),所述表带主体(2)与活动连接机构(3)之间设置有活动轴(15)。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琳夏明宝赵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宝讯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