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部件结构体及适用其的线性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369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22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结构体(100)的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内侧板部(110);环形外侧板部(120),其具有与所述内侧板部(110)相同的中心;以及多个螺旋形弹性板部(130),其与所述内侧板部(110)及所述外侧板部(120)连接并具有弹性力;所述环形外侧板部(120)包括:多个第一区域(A1),其包括与所述多个螺旋形弹性板部(130)的末端相连接的区域;以及多个第二区域(A2),其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区域(A1)之间;所述第一区域(A1)的外侧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区域(A2)的外侧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部件结构体及适用其的线性振动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性部件结构体及适用其的线性振动马达。更加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包括变形的结构的弹性部件在内且振动效率增加了的线性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在智能手机等的移动终端实现用于通话接入等接口以及用于将键盘输入、事件发生、运行应用程序等接入使用者的振动功能(触觉型的,Haptic)。实现所述振动功能的振动马达作为将电磁力转换为机械驱动力而使得振动产生的装置,根据驱动方式和形态大致可以分为平板型(flat/cointype)振动马达和线性(lineartype)振动马达。平板型振动马达的情况,使得由内部质量体的旋转导致的振动产生,具有残存有因旋转而产生的惯性的特性,在需要快速反应速度的装置中主要利用没有旋转惯性的线性振动马达。另外,线性振动马达被设计为因线圈和磁铁产生的电磁力和弹性部件所提供的物理弹性力具有相互共振特性,如果具有可变特性的特定频率的电源施加至线圈而产生电磁力,那么产生的电磁力和磁铁的磁力相互作用,从而作为弹性部件的弹性力得到支撑,同时动子沿上下方向振动。但是,振动强度在线性振动马达的动子沿上下方向振动的过程中增加的情况,存在产生动子的振动噪声的问题。因此,为了使得动子的上下运动顺畅进行,提出一种将占据较大空间的弹性部件焊接于上面及下面而确保上侧及下侧的振动空间的方案,但是在焊接过程中发生弹性部件的边缘区域翘起的现象,反而产生使得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效率降低的问题。因此,要求一种可以高效确保线性振动马达的内部空间并使得动子的上下运动顺畅进行的弹性部件及适用其的线性振动马达。本专利技术涉及所述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想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是,在线性振动马达的动子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减少物理冲突的发生。本专利技术想要解决的又另一技术课题是调节弹性部件的外侧支撑区域的宽度,从而在驱动线性振动马达时降低对弹性部件产生的应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课题并非只限定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课题,还可以包括基于以下的记载对于一般的技术人员来说明确的其他技术课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结构体的特征在于,包括:环形内侧板部;环形外侧板部,其具有与所述内侧板部相同的中心;以及多个螺旋形弹性板部,其与所述内侧板部及所述外侧板部连接并具有弹性力;所述环形外侧板部包括:多个第一区域,其包括与所述多个螺旋形弹性板部的末端相连接的区域;以及多个第二区域,其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区域之间;所述第一区域的外侧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外侧尺寸。根据一个实施例,包括:凹槽,其在所述环形外侧板部的第一区域内侧面具有规定的曲率半径。根据一个实施例,以所述环形内侧板部的中心为基准,所述环形外侧板部的第一区域形成的最小角度可以是形成于第一假想线和第二假想线之间的角度,所述第一假想线从所述环形内侧板部的中心连接所述凹槽的中心点,所述第二假想线从所述环形内侧板部的中心连接所述螺旋形弹性板部的外侧孔末端的中心点。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螺旋形弹性板部以所述环形内侧板部的中心为基准形成等间距并相连。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内侧板部、所述环形外侧板部及所述螺旋形弹性板部可以由相同的物质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个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包括所述一个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结构体。在又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的环形外侧板部与所述支架焊接,与所述支架焊接的焊接点的最少个数可以与所述螺旋形弹性板部的个数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防止在将弹性部件焊接于线性振动马达内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弹性部件的变形,保持已设定的弹性部件的共振频率。另外,通过使得焊接弹性部件的区域的宽度大于其他区域,从而降低对弹性部件产生的应力,增大线性振动马达的寿命可靠性。另外,通过使得焊接弹性部件的区域的宽度更大,从而确保线性振动马达的动子上下运动的内部空间,防止动子的物理冲突。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并非受限于以上所言及的效果,基于下面的记载,一般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理解未提到的其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现有的弹性部件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现有的弹性部件焊接至线性振动马达的支架的状态的图。图3a及图3b是现有的弹性部件焊接至线性振动马达的支架的实物照片。图4a及图4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结构体的图。图5a及图5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结构体的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结构体焊接至线性振动马达的支架的状态的图。图7是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弹性部件的线性振动马达的截面图。标号说明1:现有的弹性部件1a:螺旋形弹性板部1b:环形外侧支架2、200:支架100:弹性部件结构体110:环形内侧板部120:环形外侧板部130:螺旋形弹性板部1000:线性振动马达10:支架11:定子支撑部20:外壳30:定子32:线圈34:线圈磁轭40:动子50:基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整个说明中,相同参照标号指代相同构成要素。参照和附图一起进行详细叙述的实施例可以明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特征以及实现所述优点和特征的方法。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为由以下所说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及的许多构成要素的不同组合而构成的多种形态,因此,提供所说明的实施例只是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并非意图将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只限定于实施例。如果没有其他定义,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及科学术语在内)可以被用作在本专利技术所属
具有一般知识的技术人员所共同理解的意思。另外,通常使用的词典中所定义的术语,如果没有明确、特别地进行定义,则不以上地、过度地进行解释。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用于说明实施例,并非想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限制。本说明书中,只要在语句中没有特别提及,单数也包括复数。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包括”及/或“包括…的”所提及的构成要素、步骤、操作及/或元件不排除一个以上的其他构成要素、步骤、操作及/或元件的存在或追加。图1是示出现有的弹性部件1的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现有的弹性部件1焊接至线性振动马达的支架2的状态的图。参照图1,现有的弹性部件1的多个螺旋形弹性板部1a以相同的间距形成圆弧的同时和环形外侧支架1b连接。另外,弹性部件1的外径为相同的圆形。参照图2,将现有的弹性部件1焊接至线性振动马达的支架2的情况,在区域P进行利用热的焊接(例如,激光焊接),所述区域P与多个螺旋型弹性板部1a及环形外侧支架1b相连接的区域邻接。但是,在通过向弹性部件1施加热而使得和支架2焊接的过程中,因为瞬间施加的高温的热导致在环形外侧支架1b和多个螺旋形弹性板部1a相连接的区域产生部分区域变形的问题。图3a及图3b是现有的弹性部件1焊接至线性振动马达的支架2的实物照片。参照图3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性部件结构体,其包括:/n环形内侧板部(110);/n环形外侧板部(120),其具有与所述内侧板部(110)相同的中心;以及/n多个螺旋形弹性板部(130),其与所述内侧板部(110)及所述外侧板部(120)连接并具有弹性力;/n所述环形外侧板部(120)包括:/n多个第一区域(A1),其包括与所述多个螺旋形弹性板部(130)的末端相连接的区域;以及/n多个第二区域(A2),其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区域(A1)之间;/n所述第一区域(A1)的外侧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区域(A2)的外侧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711 KR 10-2018-00806431.一种弹性部件结构体,其包括:
环形内侧板部(110);
环形外侧板部(120),其具有与所述内侧板部(110)相同的中心;以及
多个螺旋形弹性板部(130),其与所述内侧板部(110)及所述外侧板部(120)连接并具有弹性力;
所述环形外侧板部(120)包括:
多个第一区域(A1),其包括与所述多个螺旋形弹性板部(130)的末端相连接的区域;以及
多个第二区域(A2),其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区域(A1)之间;
所述第一区域(A1)的外侧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区域(A2)的外侧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部件结构体,其包括:
凹槽(H),其在所述环形外侧板部(120)的第一区域(A1)内侧面具有规定的曲率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部件结构体,其中,
以所述环形内侧板部(110)的中心(O1)为基准,
所述环形外侧板部(120)的第一区域(A1)形成的最小角度(θ1)与形成于第一假想线(L1)和第二假想线(L2)之间的角度相同,所述第一假想线(L1)从所述环形内侧板部(110)的中心(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锡焕
申请(专利权)人:MPLUS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