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声场定向的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086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声场定向的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涉及声学技术领域,能够缓解单一辅Mic后续提取分离时所产生的声音忽大忽小的情况,使之更好的应用于大型现场场景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采集设备中的主麦克风启动后,开启辅麦克风;通过所述主麦克风采集用户对视方向上的声音,并对用户非对视向上的声音进行屏蔽;对所述主声音信号进行提取分离处理,得到主声音,同时从所述辅助声音信号获取辅助声音;将所述主声音和所述辅助声音通过用户终端的扬声器播放。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大型现场场景的声源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声场定向的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AR/VR中的声学
,尤其涉及一种全声场定向的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AR/VR技术的发展,各大国内外的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发布了自己的AR/VR硬件设备。AR/VR技术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在现实环境中加载虚拟信息,来帮助人类完成工作。特别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3GPP所定义5G标准中的eMBB是其中之一的重要场景。实现场景上对应的是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所以5G时代的到来更加速了VA/V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5G这个“催化剂”促使下,“虚拟现实”无可厚非的成为了AR/VR发展落地的重头戏。而如何提供更加真实的“实时观看”体验,成为了主要的研究目的。这其中,与影像同步的声学方案,成为一个主要研究课题。目前,“实时观看”的视频部分主要采用实感摄像头捕捉3D画面,音频部分是用实感摄像头每秒X帧的输出从而达到模拟声场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用摄像头在某个定点的位置将现场的音视频录制下来,再增加延时delay。但这种方案的问题在于,采集的地点是固定的;那么用户即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声场定向的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采集设备中的主麦克风启动后,开启辅麦克风;/n通过所述主麦克风采集用户对视方向上的声音,并对用户非对视向上的声音进行屏蔽;/n对所述主声音信号进行提取分离处理,得到主声音,同时从所述辅助声音信号获取辅助声音;/n将所述主声音和所述辅助声音通过用户终端的扬声器播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声场定向的声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设备中的主麦克风启动后,开启辅麦克风;
通过所述主麦克风采集用户对视方向上的声音,并对用户非对视向上的声音进行屏蔽;
对所述主声音信号进行提取分离处理,得到主声音,同时从所述辅助声音信号获取辅助声音;
将所述主声音和所述辅助声音通过用户终端的扬声器播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主麦克风采集用户对视方向上的声音,并对用户非对视向上的声音进行屏蔽,包括:
所述主麦克风随所述采集设备在预设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扇面旋转,在扇面旋转的过程中,获取所述主麦克风采集的主声音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设备中安装一个主麦克风和至少2个辅麦克风,左耳和右耳处的位置上分别安装至少一个辅麦克风,且辅麦克风朝向外部,分别用于采集左侧和右侧的环境声音;
其中,在所述至少2个辅麦克风采集的辅助声音信号的过程中,不随所述主麦克风扇面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到启动信号后,选择所述主麦克风的档位,并启动所选择档位的主麦克风,其中,按照麦克风拾音孔直径分为至少4个档位,包括:A(拾音孔直径24mm),B(拾音孔直径12mm),C(拾音孔直径6mm)、D(拾音孔直径3mm)四个档位规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所述用户终端的换挡指令,根据所述换挡指令切换所述主麦克风的档位。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康李保民张燕华中南范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宁智能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