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适用于微克级流量的流量测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038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适用于微克级流量的流量测量组件,包括测量元件、陶瓷电连接器、流道组件。测量元件用于感受被测流体流量,将流量信号转化为变化的电阻阻值信号,进而转化为电压模拟量的变化;陶瓷电连接器用于承载测量元件,通过陶瓷材料上的导电薄膜将测量元件所测信号输出,同时与流道组件配合,起到承压与密封作用;流道组件承载被测流体,形成层流换热通道,同时跟陶瓷电连接器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尺寸小、重量轻,适合于微克级气体的高精度测量。

A flow measuring component with sealing structure suitable for microgram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适用于微克级流量的流量测量组件
本专利技术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适用于微克级流量的流量测量组件,属于传感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流量传感器流量范围较大,基本在毫克以上,因此其流道结构设计为分流模式,通过测量分流后的气体流量,经过计算得整体气体流量。该种测量方法适合毫克级以上的流量测量。而对于微克量级的流量测量,采用分流会导致由于分流流量过小,无法测量流量且压损过大,影响下游工作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适用于微克级流量的流量测量组件,以便在满足高精度及微流量测量要求的同时,实现高可靠、低压损的结构设计。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适用于微克级流量的流量测量组件,包括:测量元件(1)、陶瓷电连接器(2)、流道组件(3);流道组件(3),包括外壳体和流体通道;测量元件(1)用于感受被测流体流量,形成流量信号,将流量信号转换为电压模拟量,通过陶瓷电连接器(2)输出;陶瓷电连接器(2)用于承载测量元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适用于微克级流量的流量测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元件(1)、陶瓷电连接器(2)、流道组件(3);/n流道组件(3),包括外壳体和流体通道;/n测量元件(1)用于感受被测流体流量,形成流量信号,将流量信号转换为电压模拟量,通过陶瓷电连接器(2)输出;陶瓷电连接器(2)用于承载测量元件(1);/n流道组件(3)的外壳体上设有环形跑道形状的凹槽,凹槽底部与流体通道连通;测量元件(1)通过与陶瓷电连接器(2)连接后形成测量单元;测量单元中测量元件(1)面向流道组件(3)中的流体通道,并伸入到流体通道中,测量单元和流道组件(3)外壳体通过电子束焊接方式进行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适用于微克级流量的流量测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元件(1)、陶瓷电连接器(2)、流道组件(3);
流道组件(3),包括外壳体和流体通道;
测量元件(1)用于感受被测流体流量,形成流量信号,将流量信号转换为电压模拟量,通过陶瓷电连接器(2)输出;陶瓷电连接器(2)用于承载测量元件(1);
流道组件(3)的外壳体上设有环形跑道形状的凹槽,凹槽底部与流体通道连通;测量元件(1)通过与陶瓷电连接器(2)连接后形成测量单元;测量单元中测量元件(1)面向流道组件(3)中的流体通道,并伸入到流体通道中,测量单元和流道组件(3)外壳体通过电子束焊接方式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适用于微克级流量的流量测量组件,其特征在于:测量元件(1),包括:四个温度敏感电阻和八个功能端;
四个温度敏感电阻,分别为薄膜电阻R1、薄膜电阻R2、薄膜电阻R3、薄膜电阻R4;
薄膜电阻R1作为上游测温电阻、薄膜电阻R2作为上游加热电阻,薄膜电阻R3作为下游加热电阻,薄膜电阻R4作为下游测温电阻;
八个功能端,上游测温电阻第一测量端、上游测温电阻第二测量端、上游加热电阻第一测量端、上游加热电阻第二测量端、下游测温电阻第一测量端、下游测温电阻第二测量端、下游加热电阻第一测量端、下游加热电阻第二测量端;
薄膜电阻R1的一端连接上游测温电阻第一测量端,薄膜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上游测温电阻第二测量端;
薄膜电阻R2的一端连接上游加热电阻第一测量端,薄膜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上游加热电阻第二测量端;
薄膜电阻R3的一端连接下游加热电阻第一测量端,薄膜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下游加热电阻第二测量端;
薄膜电阻R4的一端连接下游测温电阻第一测量端,薄膜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下游测温电阻第二测量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密封结构的适用于微克级流量的流量测量组件,其特征在于:陶瓷电连接器2,包括:传输基座、焊针、刚性连接圈;
传输基座,包括:导电薄膜层、陶瓷层;导电薄膜层加工在陶瓷层上;
陶瓷层上设置有微孔,焊针的一端通过钎焊的方式插入微孔中,焊针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新菊张恒吕泰增关威刘旭辉汪旭东龙军李秀堂石召新杨灵芝王平蒋庆华李恒建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