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式热空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00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管式热空调设备,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热管式热空调设备,包括制热容器、连接管路、散热器和风机,制热容器设有与制热容器的内部空腔分别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并用于容置和蒸发热媒介质,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用于供热媒介质在连接管路内循环,散热器位于制热容器的上方,并与连接管路连接,用于将热媒介质的热量传递至散热器,风机靠近散热器设置并用于将散热器的热量排出。上述的热管式热空调能够提供舒适、安全的用户体验。

A kind of heat pipe type heat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管式热空调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管式热空调设备。
技术介绍
热空调是一种常见的供暖设备。现有的热空调通常产生高温低湿度的空气进行供暖,但是会对环境及人体会产生极为不适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热管式热空调设备,其能够提供了舒适、安全的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管式热空调设备,包括制热容器、连接管路、散热器和风机,所述制热容器设有与所述制热容器的内部空腔分别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并用于容置和蒸发热媒介质,所述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用于供所述热媒介质在所述连接管路内循环,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制热容器的上方,并与所述连接管路连接,用于将所述热媒介质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器,所述风机靠近所述散热器设置并用于将所述散热器的热量排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器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外侧的散热片,所述本体具有第一连接口和与所述第一连接口相对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式热空调设备还包括柜体,所述制热容器、所述连接管路、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柜体内。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柜体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朝向所述出风口并通过所述出风口将所述散热器的热量排出。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柜体设置有吊架,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吊架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式热空调设备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制热容器内,并用于检测所述制热容器内的热媒介质的液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式热空调设备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制热容器内,并用于检测所述制热容器内的压力值。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式热空调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制热容器内,并用于检测所述制热容器内的温度值。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管式热空调设备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连接管路连接,用于为所述热媒介质的流动提供动力。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热管式热空调:制热容器用于容置并蒸发该热媒介质,气态的热媒介质进入到连接管路中,并在散热器的作用下相变为液态。同时,传递热量至散热器,并通过风机将热风排出扩散,进而起到热空调的效果。热媒介质相变为液态的位置大致在散热器或者连接管路上接触散热器的位置,该位置高于制热容器,即由气态相变为气态的热媒介质相对于制热容器而言具有一定势能,液态的热媒介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连接管路回到制热容器中。在供热运行时,热空调内部形成的循环完全由热媒介质产生相变由自身动力周而复始的自然运动循环,整套热空调管路无泵,因此无辅助电耗。同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热管技术,能够保证温度和湿度,使得制热更舒适,从而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与上述不同的另一种热管式热空调设备,包括制热容器、连接管路、散热器、风机和真空泵,所述制热容器设有与所述制热容器的内部空腔分别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并用于容置和加热热媒介质,所述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用于供所述热媒介质在所述连接管路内循环,所述真空泵与所述连接管路连接,用于为所述热媒介质的流动提供动力,所述散热器与所述连接管路连接,用于将所述热媒介质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器,所述风机靠近所述散热器设置并用于将所述散热器的热量排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制热容器用于容置并加热该热媒介质,在真空泵的作用下热媒介质进入到连接管路中,并在散热器的作用下相变为液态。同时,传递热量至散热器,并通过风机将热风排出扩散,进而起到热空调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热管技术,能够保证温度和湿度,使得制热更舒适,从而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管式热空调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热管式热空调设备10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热管式热空调设备100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散热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柜体的热管式热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热管式热空调设备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的制热容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管式热空调设备200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热管式热空调设备;101-热媒介质;110-制热容器;112-第一端口;114-第二端口;120-连接管路;121-第一管路;122-第二管路;130-散热器;131-本体;132-第一连接口;133-第二连接口;140-风机;150-柜体;151-进风口;152-出风口;153-百叶窗;154-吊架;155-控制面板;156-按键;157-柜门;158-推动轮;160-真空泵;171-液位传感器;172-温度传感器;173-压力传感器;174-电热管;200-热管式热空调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式热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容器、连接管路、散热器和风机,所述制热容器设有与所述制热容器的内部空腔分别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并用于容置和蒸发热媒介质,所述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用于供所述热媒介质在所述连接管路内循环,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制热容器的上方,并与所述连接管路连接,用于将所述热媒介质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器,所述风机靠近所述散热器设置并用于将所述散热器的热量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式热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容器、连接管路、散热器和风机,所述制热容器设有与所述制热容器的内部空腔分别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并用于容置和蒸发热媒介质,所述连接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接,用于供所述热媒介质在所述连接管路内循环,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制热容器的上方,并与所述连接管路连接,用于将所述热媒介质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散热器,所述风机靠近所述散热器设置并用于将所述散热器的热量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式热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式热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外侧的散热片,所述本体具有第一连接口和与所述第一连接口相对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式热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式热空调设备还包括柜体,所述制热容器、所述连接管路、所述散热器和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柜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式热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朝向所述出风口并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兵鄂文峰张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军科四合环境科技黑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