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98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所述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第一通道;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凸台为一体成型;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的侧壁装配总间隙为H,H的宽度为0mm‑0.15mm。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具有使用方便、密封效果好等优点。

Pipeline conn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路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路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系统,其用于连接冷媒管路的管路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设有各自的通路,两个连接块通过紧固件连接后实现通路的对接连通。当通路内加载具有一定压力的冷媒时,密封件离紧固件远的一侧在内压轴向力作用下有被迫分离的趋势,容易翘起,若密封件回弹量不足以弥补连接块的分离量,造成泄露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管路连接结构,该管路连接结构有效降低管路泄露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管路连接结构,所述管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第一通道;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凸台为一体成型;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的侧壁装配总间隙为H,H的宽度为0mm-0.15mm。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的接触面,近紧固件一侧包括位于所述定位凸起侧壁的第一配合面和位于所述定位槽侧壁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之间间隙为0mm-0.075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长度方向,所述定位凸起和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紧固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紧固件的另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凸起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第一过孔,所述定位槽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配合在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内的所述紧固件相连,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一通道之间,所述第二过孔位于所述定位槽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块包括第一侧表面和与第一侧表面大体平行设置的第二侧表面,所述定位槽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槽为圆形槽且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过孔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定位凸起为圆柱体且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过孔的中心轴线平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位凸起为三个且在所述第二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上间隔设置,所述定位槽为三个且三个所述定位凸起分别配合在三个所述定位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定位环槽,所述第二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定位环台,所述第二定位环台配合在所述第一定位环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管路连接结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配合在所述第一定位环槽内且夹持在所述第二定位环台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定位环槽的底壁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密封圈为膨胀石墨垫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定位环槽形成在所述第一凸台的端面,所述第二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设有围绕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定位环台形成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所述第二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具有紧密配合的防翘凸起和防翘凹槽,阻碍了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旋开,因此密封件回弹量足以弥补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分离量,泄漏风险大大降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D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管路连接结构1、第一连接块100、凸台101、第一通道110、第一定位环槽120、第一凸台130、第一过孔140、定位凸起180、第一配合面181、第二连接块200、第一侧表面201、第二侧表面202、第二通道210、第二定位环台220、第二凹槽230、第二过孔240、定位槽280、第二配合面281、紧固件300、密封圈400、定位凸起180与定位槽280的侧壁装配总间隙H、定位凸起180与定位槽280一侧的侧壁间隙H1、定位凸起180与定位槽280另一侧的侧壁间隙H2。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相关技术中的管路连接结构,两个连接块通过螺栓连接,当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冷媒时,由于二氧化碳的工作压力较大,导致两个连接块远离螺栓的一侧预紧力较大,靠近螺栓的另一侧预紧力较小,这样两个连接块远离螺栓的一侧易发生翘起,从而导致管路连接结构发生泄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1。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1包括第一连接块100、第二连接块200和紧固件300。第一连接块100设有第一通道110。第二连接块200设有第二通道210,第二通道210与第一通道110连通,第一连接块100朝向第二连接块200的表面包括凸台101,凸台101设有定位凸起180,第二连接块200朝向第一连接块100的表面包括定位槽280,定位凸起180配合在定位槽280内,定位凸起180与凸台101为一体成型。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通过紧固件300相连。定位凸起180与定位槽280的侧壁装配总间隙为H,H的宽度为0mm-0.15mm。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定位凸起180与定位槽280的侧壁装配总间隙H等于定位凸起180与定位槽280一侧的侧壁间隙H1与定位凸起180与定位槽280另一侧的侧壁间隙H2之和。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路连接结构1,通过设置定位凸起180和定位槽280,在通过紧固件300连接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时,可以利用定位凸起180和定位槽280对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在竖直方向的转动自由度进行定位,相比相关技术中的管路连接结构,可以避免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发生相对转动而产生错位,便于第一连接块100和第二连接块200的顺畅安装,便于提高管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第一通道;/n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凸台为一体成型;/n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n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的侧壁装配总间隙为H,H的宽度为0mm-0.1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第一通道;
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表面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二连接块朝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表面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凸起配合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凸台为一体成型;
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所述紧固件相连;
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的侧壁装配总间隙为H,H的宽度为0mm-0.1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槽的接触面,近紧固件一侧包括位于所述定位凸起侧壁的第一配合面和位于所述定位槽侧壁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与所述第二配合面之间间隙为0mm-0.07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块的长度方向,所述定位凸起和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紧固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位于所述紧固件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设有第一过孔,所述定位槽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通过配合在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内的所述紧固件相连,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一通道之间,所述第二过孔位于所述定位槽和所述第二通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李理董军启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